【擊中我們的30部台灣漫畫】編輯陳雨柔: 陪著我轉大人,記錄我與我之外的每個當下
本文選自《500輯》Issue99「擊中我們的30部台灣漫畫」
這十年間台灣漫畫正以沒有既定形狀的無拘狀態,在提高能見度與國際化的同時,與讀者維繫著難以取代的親密感與共鳴。適逢去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開幕,「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緊接著在一月底到來,台灣漫畫的能量與討論度持續燃燒。本期《500輯》邀請十位讀者/創作者分享近期最愛的三部作品,蒐集每一個被漫畫擊中或拯救的瞬間,用30部私推書單向讀者分享台漫世界的多元姿態。
可能跟我這一輩漫畫讀者的經驗大同小異,整個中小學時期我都窩在九〇年代仍隨處可見的租書店讀日本少女漫畫。嚴格說起來,這個嗜好在高中即因更加沉重的課業壓力中斷了。升上大學之後,雖偶爾會去學校旁邊的白鹿洞,翻看《NANA》或《Solanin》,但那都是看了電影才對原著漫畫產生興趣。所以當《東京日日》裡頭,松本大洋描述一位遇上創作瓶頸的漫畫家青木,形容與自己不合的責任編輯是:「她不就是那種原本想跑文藝線的那一掛編輯嘛!」總覺得他口中的那種編輯就是我,血統並不純正。
由此,對於台灣漫畫的關注只能來得更晚且特定。回顧書架,會對2015年慢工文化出版的《忍冬訊號R.C.A.》感興趣,一開始也不是對於漫畫情有獨鍾,而是在RCA台灣廠房工作的女工中,看見了友輩母親犧牲青春與健康的身影。就像在《暫時先這樣》看見了那個離開家,在台北隨著學業與工作搬遷,時而湊合著時而滿足的自己。也在讀《癌症好朋友》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到那個離家又返家,身為女兒才會與家人出現的小小齟齬。《T子%%走》與《廢廢子の充氣大冒險!》則分別標誌了因應交友軟體出現,身體與社會主流價值觀或順應或拮抗的兩極。然後,便是溫柔承接性少數身體與性的《直到夜色溫柔》。
如果說《孩子們的遊戲》與《櫻桃小丸子》讓小時候的我覺得並不孤單,從二十幾歲才開始陸陸續續讀的這些台灣漫畫,則是陪著我轉大人,記錄下我與我之外的,一直過去的每個當下。
陳雨柔的私推台漫
01《成為你聖人》/黃海欣著,個人出版
去年由同行友人在Not Big Issue 小誌/獨立刊物市集購入的小誌。藝術家黃海欣在36頁的篇幅中,記錄她參與內觀營的10天。說到內觀,不免讓人想到平靜、連結與愛。而黃海欣所描繪的內觀,則是由韓團春夢展開。在短則25分鐘,長則數小時的打坐中,與隨時冒出腦內的雜念以及因著「業」累積的身體疼痛共處。更何況是一邊學習疼痛等同於舒適的平等心,一邊仍不免要與同儕比較一番的執迷不悟。
02《三個不結婚的女人》/日下棗著,網路連載
漫畫家日下棗於2022年開始在網路平台漫畫星連載的四格漫畫。一開始是因為工作關係而讀,一讀卻一發不可收拾。故事描寫三位性格、興趣與職業各異的三姊妹,不交男友也不結婚的單身日常。以一回四格,每週更新兩回的速度,漫畫家透過完整的角色形塑、精準又嘈點滿滿的劇情,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呈現出對戀愛與結婚不感興趣的單身男女,每一天究竟在熱衷什麼。
03《海倫娜與大野狼先生》/布里斯著,台灣角川
獲得2023年度金漫大獎的作品,畫風溫馨可愛,故事深刻地勾勒出創作之於創作者,以及之於讀者的意義。作者成功縫合了海倫娜失去家人的敘事線,同時也以讀者海倫娜與繪本作家大野狼先生的相遇,帶出大野狼先生的創作瓶頸,與創作及閱讀究竟能帶著兩個角色,如何與傷痛共處進而成長。是一部層次鮮明,不小心就會被劇情與畫面觸動落淚的作品。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issue99
最新文章
-
楊德昌《一一》全新4K修復版9/19上映!預售原文海報緊急加印1125 套
2025/08/29 -
北藝中心化身派對仙山!2025 潮臺北《士林仙界大派對》8/30、8/31登場
2025/08/28 -
亂流:半睡飛行夢8/29北師美術館登場!展館化身機場,反思「飛行」的意義
2025/08/28 -
日本NIKO NIKO TAN TAN 攜新作ft.台灣饒舌歌手POPO J 8月登上台灣舞台
2025/08/27 -
2025FOCASA馬戲藝術節10月前進高雄!集結三頂巨型馬戲篷、101場演出
2025/08/27 -
展覽《如如》Harper Ouk╳ 蔡宜芳以創作詮釋動靜間稍縱即逝的詩意風景
2025/08/26 -
席德進「履痕深烙」國美館8/23登場!百件作品深探台灣藝術發展軌跡
2025/08/26 -
韓國藝術家Kim Sunwoo首次來台個展登場!走進渡渡鳥的奇幻冒險地圖
2025/08/25 -
藝術家Fulin首次個展《Steam and hairball》登場!將世俗「可愛」再解讀
2025/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