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之間」薩伊夫.加里波第個展安卓藝術登場!「菌絲體」創作掀視覺衝擊

2024/04/30 文字編輯|陳宜慧

如何將菌絲體變成藝術創作?熱衷生態學的印尼藝術家藝術家薩伊夫.加里波第(Syaful Garibaldi),向來擅於從微生物的世界中發掘靈感,並透過各種媒材打造極具有機感的藝術創作。繼2018年「∞ 無窮」個展後,今年5月10日至6月20日,他再度於安卓藝術推出最新個展「之間」(In Between),此次不只呈現藝術家的克力繪畫,雷射刻印作品,亦將展出藝術家以菌絲體合成物製成三根長逾5米的柱狀裝置作品,為觀者帶來近距離的視覺衝擊。

繼2018年的「∞ 無窮」後,安卓藝術再度邀來印尼藝術家薩伊夫.加里波第(Syaful Garibaldi)來台展出最新個展「之間」(In Between),並呈現藝術家在多種媒材上的最新探索和創作。 圖/安卓藝術提供
繼2018年的「∞ 無窮」後,安卓藝術再度邀來印尼藝術家薩伊夫.加里波第(Syaful Garibaldi)來台展出最新個展「之間」(In Between),並呈現藝術家在多種媒材上的最新探索和創作。 圖/安卓藝術提供

一次次對生命輪迴的記錄

即將登場的薩伊夫.加里波第(Syaful Garibaldi)個展「之間」(In Between)由東南亞藝術專家龔若靈策劃,將呈現藝術家在多種媒材上最新的探索和創作,讓觀者更深入感受自然與生命經驗交融後以藝術詮釋的精彩對話。

回溯Garibaldi在大學期間學習的農業學研究以及之後進修的版畫,兩者巧妙融合成他獨特的創作視角。因此,多年來他深入觀察微觀世界中的各種生物,並透過個人筆觸在紙張與畫布上呈現真菌等各種微生物生命週期過程中的斑斕細節。同時也藉由對死亡、腐敗與再生的漫長觀察與思考,使其創作也蛻變成對生命輪迴的記錄。

2018年「薩伊夫.加里波第:無窮」展覽現場。 圖/安卓藝術提供
2018年「薩伊夫.加里波第:無窮」展覽現場。 圖/安卓藝術提供

2018年「薩伊夫.加里波第:無窮」展覽現場。 圖/安卓藝術提供
2018年「薩伊夫.加里波第:無窮」展覽現場。 圖/安卓藝術提供

左為《無題》 Untitled  2024 Acrylic and ink on canvas 180 x 146 cm,右為《無題》 Untitled  2024 Acrylic and ink on canvas 180 x 146 cm。 圖/安卓藝術提供
左為《無題》 Untitled 2024 Acrylic and ink on canvas 180 x 146 cm,右為《無題》 Untitled 2024 Acrylic and ink on canvas 180 x 146 cm。 圖/安卓藝術提供

無限細小、脆弱,又無比堅硬龐大

在最近幾年的創作中,Garibaldi將目光移向了結構更加複雜的菌絲體。在這種直徑僅數微米的微生物上,藝術家發現了其矛盾而複雜屬性:它可以釋放化學物質促進生物的分解,同時以可以合成高強度而底污染的建築材料。

藝術家有感於菌絲體「既是無限細小與脆弱的,又可以是無比堅硬而龐大的。」為此他透過多種媒材的創作展現菌絲體靈動多變的面向。在「無題」系列壓克力繪畫作品裡,他繪製了菌絲體在自然中的盤根錯節的複雜形態,並以雷射刻印手法在菌絲體構成的人造皮革上,展現菌類的各色形態。值得期待的是,此次展覽將展出以菌絲體合成物製成的三根長逾5米的壯觀柱狀裝置,給予觀者更直觀的視覺衝擊。

或許,在肉眼以外,我們也能因Garibaldi所定格的生物樣態,感受萬物在自然中持續分解又不斷融合的流動之美。

《無題》 Untitled  2024 Acrylic and ink on canvas 146 x 213 cm。 圖/安卓藝術提供
《無題》 Untitled 2024 Acrylic and ink on canvas 146 x 213 cm。 圖/安卓藝術提供

「之間」薩伊夫.加里波第個展

日期:2024年5月10日-2024年6月20日

時間:週二至週六13:00–18:00

地點:安卓藝術(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20號1樓)

2024展覽

2025高雄teamLab共創!未來園6/7開展,8大玩樂攻略總整理

2025高雄teamLab共創!未來園6/7開展,8大玩樂攻略總整理

2025/06/17
2024南村有光「監測移轉」1/8開展!以AI即時分析打造光的穿越時空旅程

2024南村有光「監測移轉」1/8開展!以AI即時分析打造光的穿越時空旅程

2024/01/08
屏東穿山甲鳳梨田地景!以雙層巴士遊185縣道秘境

屏東穿山甲鳳梨田地景!以雙層巴士遊185縣道秘境

2024/02/07

最新文章

2025基隆潮藝術邁入第十年!19組藝術團隊齊聚山、海、城三大展區。
 圖/2...

2025基隆潮藝術9/26登場!19組藝術團隊齊聚山、海、城三大展區

2025/09/09
第一屆台灣國際攝影節「民主的相機」C-LAB盛大開幕!
 圖/Chris Ch...

台灣國際攝影節三大主題展登場!攝影大師羅伯.法蘭克作品首度在台展出

2025/09/08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圖|第三屆馬祖國際...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以藝術體驗四鄉五島魅力

2025/09/08
馮國瑄|1989年在花蓮海邊出生,西螺長大,目前住台北大稻埕。近年獲得打狗鳳邑文...

信仰包含著傳統,但信仰不會限縮於傳統價值觀——馮國瑄

2025/09/07
在舞蹈中人類化為鹿靈,引導祖靈回到人間與送返冥界。

日本鹿舞:人鹿神融為一體,在夜裡和諧地像場夢

2025/09/06
倪瑞宏|1990年生於臺北,領有仙女證書的藝術家,創作橫跨書寫、繪畫、雕塑、裝置...

女神就像溫暖長輩,共鳴與陪伴身為女性的自己——倪瑞宏

2025/09/06
基隆主普壇,開龕門、豎燈篙、主普壇開燈至中元普度等重要儀式皆在此進行。

雞籠中元祭:從對立到和諧,映照人心與時代

2025/09/05
出國時喜歡跑廟看神明,圖中為日本京都的晴明神社。

神性就是相信內在智慧,不向外去尋求——Misc林佳齡

2025/09/05
邁克爾‧穆勒(Michael Müller)個展《關於繪畫的思考》於爍樂畫廊台北...

邁克爾 ‧ 穆勒《關於繪畫的思考》爍樂畫廊展出!一睹沒有邊界的畫布創作

2025/09/0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