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北當代藝術館「關係人」展覽以三大主題、14組藝術家反思 #MeToo 運動

2024/05/31 陳宜慧

面對#MeToo浪潮,如何用藝術形式進行討論與表達?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於2024年6月1日至9月8日推出「關係人」展覽,由蔡佩桂擔任策展人,邀集14組藝術家,依據探索、回應和修復三大主題,將展覽空間化身為議題的容器,透過展覽、工作坊和影展等形式,深入探討身體與情感的細緻處,並回應權力的不對等。

一場探索、回應與修復「關係人」之旅!反思#Me Too運動下的社會現象與多層關係。
 圖/Chris Chen提供
一場探索、回應與修復「關係人」之旅!反思#Me Too運動下的社會現象與多層關係。 圖/Chris Chen提供

我們都身處其中!每個人都是「關係人」

展覽「關係人」歷經半年多的創製,邀來14組藝術家展出,並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補助。此展以每個人都是「關係人」來回應此運動,不只是因為面對社會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也因為每個人都在關係中生存,都是「有關係的人」。英文展名因而取為Interested Persons,以法律用語上的利害關係,期待召喚有所感應的參與者,連結美感之「脫利益的利益」那層意義。

策展人蔡佩桂表示,展覽以探索、回應、修復三個主題,但並非以線性劃分,而是將三個態度跟做法之間互相支撐、穿插而成。此外,在這次展覽設計中還囊括關係人影展「日常學電影院」,並自6月2日起共放映11場12部電影,其中包括《世界上最爛的人》、《女性日常》、《時差書寫》等,並搭配不同講者,讓大眾在觀影之後也能有更多視角的思考面向。

蔡佩桂亦表示,「我希望在進去展間探索跟人相關的問題前,能先把我們的尺度打開,創造人跟萬物之間的溝通。」因此,在展間前,會率先以鄒欣寧和高俊宏共同創作的作品《你的樹盟友》,經由觀者的觸摸,讓感應裝置發出森林聲響,進而產生修復的意義。

精選展覽6大亮點作品

亮點作品1:洪鈞元《和解》

藝術家因自身破碎原⽣家庭的成長背景,造就其長期以來的創作錄像作品皆帶有強烈的內在情感問題。此作《和解》展示了關係人的「臉面」群像,先以「重演」方式描述各自的創傷故事,再透過多頻道的展陳,強化每位參與者的生命力。

洪鈞元表示,「這件作品延續我過去在成長經驗裡的生命創傷,要如何面對與修復,同時藉此關係,產生某種生命經驗的重疊。」其中,《和解》特別聚焦了一位帶有生命創傷經驗的女性,影像中她會透過回想某些事件背後有意義的數字,去回應創傷經驗。同時也邊看著鏡子(沒有看著畫作),邊畫下自己的面容,創造出圖片本身的抽象性。此外,她也寫了一段,有點奇幻、超現實的自我書寫並以旁白呈現創傷修復這件事情。

蔡佩桂亦補充說到,「在5個頻道中出現很多面容,這些臉孔似乎記載了這個人的生命歷練,但他的言說能力又相當的薄弱,因而在這種欲言又止中,可能是我們跟人之間依附的關係,也希望從此開始重新探索。」

洪鈞元《和解》。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洪鈞元《和解》。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亮點作品2: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給女兒的一封信》

此作共同梳理台灣#MeToo運動的歷史及相關社會回應,並以《給女兒的一封信》探討兩代人如何討論性別敏感議題,透過行動、文件、紀錄和造型藝術等方式,探索身體與權力關係。

展間內包含五件作品,多因兩代之間在難以啟齒去談論me too、身體、情感問題時,以寫一封信的方式做為解套。寫信僅是一個概念,作品中除了書寫,還囊括歌唱,也透過將網路收集的匿名故事重新撰寫後,以朗誦的影像呈現。讓大眾透過同理心的投射情境,感受最真切的情緒起伏。同時,也藉由一張床底下的複雜心境,呈現各種沉積在心底的狀態。最後,展間內也提供一個獨立的房間,讓大眾在歷經這些難以言喻的感受過後,可入內寫信並寄送給想到傳遞的對象。

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給女兒的一封信》。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給女兒的一封信》。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給女兒的一封信》。 圖/Chris Chen提供
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給女兒的一封信》。 圖/Chris Chen提供

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給女兒的一封信》。 圖/Chris Chen提供
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給女兒的一封信》。 圖/Chris Chen提供

亮點作品3:余彥芳《身體描述》

余彥芳的《身體描述》是從舞蹈界的近身經歷出發,探討身體感知與權力滲透。做為舞者,余彥芳擅於覺察自己的身體,她表示,「當語言是用來描述一種身體的感覺與改變時,舞者的敏銳度跟文字所結合起來的原創力,其力量就會變得非常巨大。」而在這樣的假設前提下,她採訪了表演藝術界演員們,並透過訪談他們的經驗轉化成此次作品。

事實上,在me too的事件發生後,大眾都瞭解到證據難以取得,而在這次的作品中,即是舞者透過他們的身體描述去闡述創傷的證據;比如多年後才發現到自己無法被碰觸脖子,是來自過往的性創傷。因此余彥芳透過將訪談轉化成簡短的文字後,銘刻在物件之上,去呈現證據一直都在的現象。同時也邀請觀者走進第二展間(需預約)去體驗個人的身體練習,也間接去瞭解這些深陷其中的人們的心境。最後,在第三展間,則提供了一個可書寫及錄音的空間,讓大家可以去代謝掉這個沉重的狀態,把傷心的東西留在這裡。

余彥芳《身體描述》。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余彥芳《身體描述》。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余彥芳《身體描述》。 圖/Chris Chen提供
余彥芳《身體描述》。 圖/Chris Chen提供

余彥芳《身體描述》。 圖/Chris Chen提供
余彥芳《身體描述》。 圖/Chris Chen提供

亮點作品4:倪祥《停工》

倪祥向來很喜歡工地的狀態,尤其是文明的都市裡,那種尚未完工、還沒有監視器、管理員的無秩序感,而此次的《停工》也以幽默的方式暗示了權力的循環性和永續性。倪祥表示,「在我個人的經驗中瞭解到的me too都是在教育現場所發生的事件。我覺得權力就像雕像,有一種暴露的狀態,因此我將其拆成獎盃的各個部分。」他透過散落各處的放大版日常物件,如筷子、面紙盒等,傳達慾望來自日常的景況,同時也藉由不停的凝視,造就物資本身產生變形的情境,讓遊走其間的觀者,與之產生強烈的連結。

此外,蔡佩桂也補充說到,「這件作品呈現了權力不對等的社會巨大工地,這個工程它暫時停工,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有一個機會省思透過物件比例大小縮放所營造出來的一個超現實的空間,讓我們去想象我們可能不小心在哪個部分,就參與了權力製造。」

倪祥《停工》。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倪祥《停工》。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倪祥《停工》。 圖/Chris Chen提供
倪祥《停工》。 圖/Chris Chen提供

亮點作品5:走路草農/藝團《磨而不合》

走路草農/藝團的《磨而不合》是一部充滿詩意與哲理的藝術作品,深入探討了個體如何在社會中自處以及面對他者的過程。在展覽策劃前期即邀請詩人帶領民眾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把自己生命當中的創傷經驗書寫下來,並寫在鋁箔紙當中,最後揉成小球,並放入管中,因此當它互相摩擦時,便會產生像海浪的聲音。

走路草農/藝團表示,「其實我們在思考自己到底有什麼立場去討論創傷,後來發現不管是談戀愛或情傷都想去看海,因此這部一個小時的影像裡,有我們環島一圈收集到的海景,同時也刻意在這個海平線上設置了同樣高度的裝置。此裝置內除了剛提到的鋁箔,還有鋼珠與人造玻璃。透過這個創作,我們邀請大家來此放空,但與其是放空,其實是在傾聽自己,讓生命經驗湧現腦海之中。」

走路草農/藝團《磨而不合》。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走路草農/藝團《磨而不合》。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亮點作品6:女性自我代表團、廖建忠《日常學 電影院》

女性自我代表團與廖建忠共創的《日常學 電影院》藉由一個大型的影像空間,展示19位不同年齡、職業和生活經驗的女性生活和回憶,構建一個抽象的日常世界,讓觀者填入自己的想法和回憶。

女性自我代表團+廖建忠《日常學 電影院》。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女性自我代表團+廖建忠《日常學 電影院》。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預告之階》,邀請觀眾前往二樓展區的《賽爾弗遊樂園》(Feat. 阿木司)與《日常學 電影院》。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預告之階》,邀請觀眾前往二樓展區的《賽爾弗遊樂園》(Feat. 阿木司)與《日常學 電影院》。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透過三大主題的爬梳,深入探討#MeToo議題多面向

此外還有李奧森的《突然消失的情境》系列作品探討了戰爭、國際關係的角力和仇恨犯罪所帶來的女性集體消失現象,描繪了不同文化和社會情境陰影下的力量和抗衡;跨藝PLAY打造的《賽爾弗遊樂園》(Feat. 阿木司),以中性孩子賽爾弗的生活故事為主軸,透過「奇妙身體花園」、「愛尼寶貝」、「わぷぐえWAPUGUE」、「永晝.永夜」與「小職員的生存之道」五組遊戲,引導參與者深入探討#MeToo議題的多個層面。而鄒欣寧和高俊宏的《你的樹盟友》藉由植物感應裝置,引導觀眾與樹木互動,體驗自然的回應與探索內在的聲音。

李奧森《突然消失的情境》。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李奧森《突然消失的情境》。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鄒欣寧、高俊宏《你的樹盟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鄒欣寧、高俊宏《你的樹盟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跨藝PLAY 《賽爾弗遊樂園》(Feat. 阿木司)。 圖/Chris Chen提供
跨藝PLAY 《賽爾弗遊樂園》(Feat. 阿木司)。 圖/Chris Chen提供

吳俞萱的《影詩沙龍》是一個結合影像與詩文的展演工作坊,邀請觀眾一起看電影,並透過討論和閱讀詩歌,獲得新的見解和啟發;Lihan.umaw游恩恩+Temu.masin徐智文的《毛茸茸的身體線索》探索性別與身體的關係;李慈湄的《意識與聆聽─集體合聲之網》透過聆聽和發聲重建內在連結,進而意識到暴力和控制可能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微妙細節;市村美佐子的《「恐懼,釋放吧」:女性無住屋者藝術實踐分享&紙偶製作工作坊》探討無住屋者的生存權利問題,並通過紙偶製作工作坊讓人們思考藝術行動的意義,探索平等、共存和相互尊重的價值觀。

《關係的實驗步驟》,集結了展覽中五件活動性作品之文件,分別來自李慈湄、吳俞萱、市村美佐子、曾靖雯、Lihan.umaw 游恩恩+Temu.masin 徐智文五組藝術家。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關係的實驗步驟》,集結了展覽中五件活動性作品之文件,分別來自李慈湄、吳俞萱、市村美佐子、曾靖雯、Lihan.umaw 游恩恩+Temu.masin 徐智文五組藝術家。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關係人》展覽

日期:2024年6月1日—9月8日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相關展覽與活動資訊請見官網: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

最新文章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2022臺北獎首獎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堆疊日常飲食消費微景...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第17屆主題以文房四寶中的「紙」為主角,主辦單位在展場和作品中藏有許多相關元素,...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展覽以基隆的城市地景為展覽靈感,隨著城鎮依山勢起伏,與海洋緊密相連等因素,塑造了...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遠東大馬戲團在曾經的中山兒童樂園體育館演出。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馬戲表演者的專注會感染現場觀眾。圖為「時間的風景」演出景象。攝影/吳伽莉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南方珍珠耀眼綻放!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登場!...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誠品電影院獨家特企「台灣青年導演劇情短片輯」即日起登場!耿軍導演金馬贏家《漂亮朋...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