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6個神秘微縮裝置,一切取決於觀看視角:鄧肯蒙特弗全新個展《秘術之所》MoCA Studio登場

2022/03/04 沈佩臻

藝術家鄧肯借鑒了木偶劇等元素。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藝術家鄧肯借鑒了木偶劇等元素。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英國藝術家鄧肯蒙特弗(Duncan Mountford)全新個展《秘術之所》即日起於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登場。「一切取決於觀看視角。」藝術家以英國神秘思潮結合歷史與當代軍事領域為靈光,展開6個神秘微縮空裝置,與透過眼前輪廓破碎的線索,觸碰觀者思考開關,展開與作品之間的對話與感知,如同來場探向未知境界的冒險體驗。

藝術家鄧肯生於英國利物浦,擁有鄧肯身具豐富英國內外展覽經驗,2013年起任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客座教授。鄧肯著迷於「微縮世界」,且對英國神祕學、當代軍事產生濃厚興趣,以兩個彼此迥異的知識領域,進而反思那群時常深陷於己知的角色們,其中也包含藝術家,鋪陳出本次創作的動機。

英國藝術家鄧肯蒙特弗(Duncan Mountford)。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英國藝術家鄧肯蒙特弗(Duncan Mountford)。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正如引言「一切取決於觀看視角」,6個看似獨立的小房間藏身於展覽現場,每個空間借鑒了博物館實景、木偶劇、電影佈景等元素,刻意構築出不完整的狀態,避免對空間和觀看視角輕鬆解讀,觀眾只能透過門、窗窺視探索每個房間,每道迴廊盡頭都有扇禁閉的門,無止盡的迴廊,象徵審訊和官僚的慣性,而門上有窗戶能窺見更遠的空間。

在展場中不表明空間起源與背景,讓觀眾成為作品的積極參與者。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在展場中不表明空間起源與背景,讓觀眾成為作品的積極參與者。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發想過程中,他以英國幽靈市景的印象對應台灣相似的場所,廢墟般的結構標示著不明確的未來。相比那些指出我們已來到歷史終結的聲明,以往被作嘲諷對象的科幻小說如今似乎更能夠清晰地捕捉現狀。而迴廊的概念始於一段探勘利物浦廢墟的記憶,包含政府單位、面談室、能從半開的門縫外窺視入內的空間。

裝置的內容和意象除了閒置空間的親身體驗,也受英國60、70年代那個藝術家成形年代的電視節目和電影所影響。在這些虛構中,夾板和模型召喚出的替代現實用以想像力來完成場景,誕生了不一樣的世界。此外,所受影響也來自台灣一些被閒置的工業或軍用建築,這樣的空間作為思辨敘事開端施展著其獨特魅力。此裝置帶有自傳成分,交織英國記憶與現居台灣的生活經驗。

裝置內容帶有自傳成分,交織起英國記憶與台灣生活。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裝置內容帶有自傳成分,交織起英國記憶與台灣生活。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藝術家在展場中試圖建立觀眾與每間微縮空間的互動關係,從眼前所見的破碎線索,啟發觀眾自我思考的能力,觸動拼湊出每件空間背景敘事的意念,展開與作品間的對話與情緒感知,至於關於每個空間的起源、背景等皆無任何指示、訊息及方向,觀眾成為作品的積極參與者。

展覽現場刻意構築出不完整的狀態,避免觀者對空間輕鬆解讀,深刻觸發思考與感知。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展覽現場刻意構築出不完整的狀態,避免觀者對空間輕鬆解讀,深刻觸發思考與感知。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Duncan Mountford鄧肯蒙特弗《秘術之所》

展期|3/2(三)至 4/10(日)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 MoCA Studio(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非遊記」展出中:11組台泰藝術家雙軌展演,以歌謠為邊陲勞動者發聲

MoCA「非遊記」展出中:11組台泰藝術家雙軌展演,以歌謠為邊陲勞動者發聲

2022/05/12
當代館主題大展《轉接器》MoCA登場:攜手洪建全基金會合辦,11位台灣當代創作者、3組表演團體展演

當代館主題大展《轉接器》MoCA登場:攜手洪建全基金會合辦,11位台灣當代創作者、3組表演團體展演

2022/08/12
超出建築 田中央+七位藝術家聯展!當代藝術館2/11-4/23:蔡明亮、聶永真、黃聲遠等共築當代建築群像

超出建築 田中央+七位藝術家聯展!當代藝術館2/11-4/23:蔡明亮、聶永真、黃聲遠等共築當代建築群像

2023/02/13

最新文章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