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共製《蝙蝠祭》8月北藝中心登場!走進無蝙蝠世界遊逛「未來夜市」
蝙蝠給人一種不安的恐懼感,但如果蝙蝠消失了會怎麼樣?歷時三年發展,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攜手倫敦國際戲劇節跨國共製,臺灣藝術家顧廣毅與英國藝術家羅伯特・強森(Robert Charles Johnson)共創作品《蝙蝠祭》(Bat NightMarket)已於英國倫敦完整呈現。這是倫敦國際戲劇節成立75年來,首度出現臺灣藝術家作品,此作結合沉浸體驗、互動裝置與食物設計等,並將於8月31日在臺北藝術節登場!現場採免費預約入場,7月1日晚上六點正式開放報名。
一窺《蝙蝠祭》創作概念
2021年北藝中心和倫敦國際劇場藝術節邀約臺灣藝術家顧廣毅創作,他則邀來英國藝術家羅伯特.強森一起共同創作,由強森負責整體視覺、裝置與展場設計,而顧廣毅則是擔任作品概念、各攤位概念與作品文本的創作。此作於疫情期間發想醞釀,過去曾有三階段發表,包含2022年台灣科學教育館〈蝙蝠筵席實驗室〉、2023年倫敦國王學院之倫敦科學藝廊〈蝙蝠早午餐實驗室〉,以及2023年在台北試演場的〈蝙蝠盛宴——第三階段呈現〉。
《蝙蝠祭》主要邀請觀眾走進一個蝙蝠已經完全滅絕的未來世界,不只透過一系列感官體驗去重新認識蝙蝠(一個已經滅絕的生物),也藉此帶領觀眾反思在COVID-19疫情過後,蝙蝠這個物種正在面臨的滅絕危機及生態問題,同時也回顧疫情間各種食物種族歧視,及消逝的亞洲飲食文化等,甚至思考亞洲移民在西方世界所面對的生存困境。
顧廣毅表示,整部作品設定時空為2035年,蝙蝠因生態浩劫而滅絕,人們透過生物科技打造蝙蝠食用肉,有人吃蝙蝠,也有人怕蝙蝠,進一步思考蝙蝠與人的共存關係。顧廣毅亦指出,「這幾年因為疫情,人們對於蝙蝠總是感到恐懼,認為是不好的生物,但其實蝙蝠在生態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能傳授種子和花粉,是維持生態平衡的要角,也是需要保護的物種。」
為此《蝙蝠祭》從東南亞夜市、亞洲野味海鮮市場、歐美國家市集裡的亞洲小吃攤販等作為想像起點,將攤販形式轉化成一個未來版本的市集。而現場演出亦將結合互動式體驗、視覺藝術裝置、沉浸式表演,引領觀眾從未來看現在,從中更加認識蝙蝠的重要性。但有別於倫敦版本,顧廣毅也透露會順應場地而有所調整臺灣版,因為在不同場地的演出,都是獨一無二的呈現。
參與《蝙蝠祭》倫敦首演的臺北藝術節策展人林人中也表示,此次演出場地在倫敦科學館的展覽空間,當觀眾漫步在夜市的攤位與攤位之間,除了趣味性,也有藝術與科技跨界結合的意義。「每一個攤位都呈現一道以蝙蝠為主題的創意料理,加上六位表演者湊巧都是亞裔出身,食物設計亦由台灣食物設計師陳小曼擔任,觀眾可以吃到用西瓜做成的蝙蝠血糕、特調的蝙蝠檸檬珍珠茶、用南瓜做成的蝙蝠肉刈包等純素創意料理,並從中引導觀眾深入探索蝙蝠的生態與文化意涵。」
這是一場跨越國界與文化的藝術盛宴,觀者不只能藉此深入瞭解蝙蝠,同時亦可思考人類如何在未來與自然共存。
▧ 臺灣藝術家顧廣毅
1985年出生於台北,碩士畢業於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社會設計研究所、國立陽明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研究所,同時具有牙醫師、生物藝術家、社會設計師、教師等多重身分。他將多重領域的專業,運用在藝術創作上,長年關注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使他的作品顯得格外不同。
▧ 英國藝術家羅伯特・強森(Robert Charles Johnson)
畢業於荷蘭愛因霍芬設計學院社會設計研究所碩士,為Studio Ficta工作室創辦人,2022年於倫敦設計博物館駐館。他擅長電影、互動設計和設計研究,關注範圍包括人類學、生態學等,他也擅長透闊虛構寫作,塑造角色和對話,作為設計與研究工具,以獨特的敘事方法,突顯人們在勞動、材料與循環經濟中的廢棄物處理等社會議題。
2024臺北藝術節《蝙蝠祭》日期:8月31日
時間:10:00-15:00(展覽/每一小時一場)18:30(演出)(免費參與)
報名:https://tpac.org.taipei/festival-taipei/2024/program/972 (7月1日18:00起)
最新文章
-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