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大型回顧展香港M+登場!逾400件展品一探傳奇人生
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1917–2019)首個大型回顧展「貝聿銘:人生如建築」於6月29日至2025年1月5日在香港M++西展廳展出。做為20世紀和21世紀深具影響力的建築巨擘,此展以六大主題近距離探索貝聿銘的生活和工作,並展出逾 400 件展品,包括一系列來自機構或私人收藏的繪圖手稿、建築模型、相片、錄像和其他檔案紀錄,當中不少展品亦為首次公開亮相,是建築迷不可錯過的精彩展覽。
近距離一睹「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作品風采
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1917–2019)縱橫建築圈70載,在世界各地皆留下他所設計的精彩建築作品。貝聿銘曾說過:「建築是生活的一面鏡子。你只需要把目光投向建築物,感受過去的存在、一個地方的精神,它們是社會的反映。」因此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巴黎大羅浮宮現代化改造計劃、香港中銀大廈,到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這些地標皆奠定貝聿銘在建築史和流行文化的顯赫地位,同時也透過其跨文化視野為當代世界奠下了基礎。
此展覽籌備長達七年,由 M+設計及建築策展人王蕾、荷蘭鹿特丹 Nieuwe Instituut (New Institute) 館長兼藝術總監陳伯康共同策展。策展人表示:「貝聿銘的建築汲取地區元素,卻塑造全球文化。 其建築體現藝術和文化理想,同時透過對話和合作塑造了城市的天際線,帶來創新的建築形式和工程創舉。」現場不只深刻且仔細地描述貝聿銘出色的個人故事,同時也透過完整的闡述,揭示他漫長而樂觀的一生中,所經歷的複雜性、挑戰和成就。
展覽六大主題一次看
此次展覽分為六大主題,近距離探索貝聿銘的生活和工作。這些主題不但充分展示貝聿銘獨特的建築手法,更將其作品與社會、文化及其人生軌跡交相對照,顯示建築和生活之密不可分。
主題一「貝聿銘的跨文化底蘊」主要展示貝聿銘成長和修讀建築學的經歷,為他日後能夠揮灑自如地 融會不同文化、結合傳統與現代,奠定堅實的基礎。主題二「房地產和都市重建」則揭示貝聿銘任職於紐約房地產商齊氏威奈公司這段鮮為人知的事業經歷,以及 1960 年代他在美國及後來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參與過的混合用途規劃、住屋和都市活化項目。
主題三「藝術與公共建築」則聚焦貝聿銘所設計的博物館,以及他與亨利.摩爾和趙無極等藝術家的緊密合作。在此部分可見他視博物館為公共空間,深信藝術與建築之間的對話十分重要, 也可見他對當代藝術的喜愛。主題四「權力、政治與賞識青睞」,揭示貝聿銘如何憑藉其精湛的建築技藝和解決問題的高明手腕, 以及對客戶需求的敏銳體察,在許多重要的委約項目中成為客戶信賴的合作夥伴。在他職業生涯中的這些重要項目,既獲得客戶支持,亦曾引起爭議。
主題五「物料改良與結構創新」展示貝聿銘及其團隊在採用物料和建築方法上不斷推陳出新,尤其是對混凝土、石材、玻璃和鋼材的運用,藉此造就建築設計上的創新。主題六「以設計重新解讀歷史」探討貝聿銘長期以來對於為不同歷史、傳統和生活方式設計現代建築作品的濃厚興趣,特別是與他故國有關的建築項目。他主要將文化和歷史建築原型去蕪存菁,從中獲得構思造型和空間的方針,以滿足現代的需要。
此外,展覽中亦展示11幅,出自7位國際攝影師囊括何兆南(香港)、久保田奈穗(紐約)、李國民(台北)、 喬瓦娜.席爾瓦(米蘭)、穆罕默德.薩姆吉(杜拜)、田方方(上海)和米田知子(東京/ 倫敦),在疫情期間拍攝的照片,藉此重新審視貝聿銘仍具影響力的作品。
攜手M+戲院播放貝聿銘相關劇情片、紀錄片!另推出展覽限定商品
呼應展覽M+戲院亦將於7月至9月推出放映活動,播放聚焦貝聿銘建築項目的劇情片與紀錄片。亮點包括見解精闢的紀錄片《貝聿銘‥華裔建築設計第一人》 (1997),由貝聿銘帶領觀眾細看他在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築項目,並暢談其人生和設計理念。
還有保羅韋浩雲執導、以美國德州的達拉斯市政廳(1966–1977)為場景的科幻經典《鐵甲威龍》 (1987);而活地亞倫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傻瓜大鬧科學城》(1973),則展示了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1961–1967)。M+亦將於 2024 年 7 至 12 月在大台階免費放映兩部紀錄片,講述貝聿銘在亞洲的建築項目,同時亦有一系列適合不同觀眾參與的工作坊將陸續舉行。
展覽同步出版《貝聿銘:人生如建築》,書中展示了貝聿銘的生活和職業生涯中或耳熟能詳、或鮮為人知的經歷,其中包含大量未曾出版的文獻、全新委約拍攝的照片、文章,以及不同學者和曾與貝聿銘共事的人所分享的軼事。而M+商店亦推出一系列以貝聿銘的建築項目為靈感的限定商品,當中包括玻璃花瓶、掛牆鐘、積木、環保袋、書籤及文件夾等。讓大眾在看展之餘,也能收藏建築大師的經典設計。
「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大型回顧展日期:2024 年 6 月 29 日—2025 年 1 月 5 日
地點:M+西展廳
官網:https://www.mplus.org.hk/tc/
最新文章
-
刺青師柯廷:被交予皮膚一部分的永遠,是工作最浪漫的地方
2025/02/22 -
燈光設計師建權:讓燈光成為敘事推手
2025/02/22 -
音樂人WADE DAO:創造音樂被聆聽的方式
2025/02/21 -
雲門舞集《定光》前進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新作《關不掉的耳朵》秋天首演
2025/02/21 -
撥動時間的痕跡!韓國藝術家莉景「時空蝕:光的間界」MoCA Studio展出
2025/02/21 -
電玩場景化身藝術創作!皮凱《疾破次元壁》個展Bluerider ART登場
2025/02/20 -
感受書篆藝術的深厚底蘊 「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公布四組競賽得獎名單
2025/02/20 -
2025高美館必看七大展覽!行者十步:蔡明亮、馮.沃爾夫的花園堡壘
2025/02/18 -
2025桃園燈會懶人包!18公尺主燈、小提燈、交通10+10重點總整理
2025/02/18 -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3/15亮相!兩座巨型蜘蛛雕塑重磅登台
2025/02/18 -
RELEASE; x 山陽山陰策劃!《リリース百科》以物件探索世界與自己的關係
2025/02/17 -
因著一塊門牌的牽引 溯源出書 蔣勳:地方寫出本地故事 讓觀光有文化根底
2025/02/17 -
瘋魔與混亂才能激盪出真我,在《酒神有沒有派對》經歷恐懼與慾望的旅行
2025/02/10 -
絲襪小姐20週年《伏流》演唱會2/15登場!何欣穗等八組神秘嘉賓同台
2025/02/07 -
創作歷程大公開!《羅迪尼.狄克森》全新人物誌畫冊、展覽路由藝術登場
2025/02/06 -
2025TIDF巡迴展四大城市接力放映!日本導演小田香4月來台映後座談
2025/02/06 -
京都祇園花街藝術博物館!8大主題體驗藝伎編織的優雅世界
2025/02/06 -
林懷民首度執導馬戲!FOCASA《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3/28臺南登場
2025/02/0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