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最好的10支筆】楊士慶╳樹枝筆:用選項以外的可能,推翻自己

2024/07/06 口述/楊士慶、文字整理/林亞璇

楊士慶|1991年生於新竹,平面設計師,插畫工作者。目前執行多檔展覽視覺規劃、書籍設計和音樂專輯設計,近期作品有第35屆金曲獎主視覺、第26屆台北電影節主視覺、張惠妹「ASMeiR 世界巡迴演唱會」視覺等。
楊士慶|1991年生於新竹,平面設計師,插畫工作者。目前執行多檔展覽視覺規劃、書籍設計和音樂專輯設計,近期作品有第35屆金曲獎主視覺、第26屆台北電影節主視覺、張惠妹「ASMeiR 世界巡迴演唱會」視覺等。

樹枝筆|喜歡「非筆」的筆,從工具讓自己跳脫畫法。此筆為大學恩師所贈,使用逾十年未曾「洗筆」,通常沾墨汁使用,畫出的線條曲折甚至帶點分岔,散發難以複製的趣味感。
樹枝筆|喜歡「非筆」的筆,從工具讓自己跳脫畫法。此筆為大學恩師所贈,使用逾十年未曾「洗筆」,通常沾墨汁使用,畫出的線條曲折甚至帶點分岔,散發難以複製的趣味感。

與其說從小喜歡畫畫,不如說我喜歡逛書局買,在超大鉛筆盒裡塞滿各種筆的安全感。開始畫畫後,我很快就知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同學的畫都很工整漂亮,我畫的永遠歪七扭八,也漸漸產生一種反骨心態——既然畫不「好」,那就畫只有我能畫的東西吧。那個心境是從羨慕、自我懷疑到自得,成為一路相伴的興趣。

我從來沒有覺得畫畫可以變成養活自己的技能,直到進入崑山科大視傳系,教授要我嘗試將繪畫與平面設計結合。那時我根本不知道怎麼做,只是每天每天大量地、沒有目的性地畫畫和編排,直到某天教授說,他覺得我已經能掌握這件事了。

現在我依然習慣畫在紙上,掃描進電腦裡再整理訊息、安置版型;畫畫是全然放開框架的創作狀態,設計則是刪減收斂的過程。我也偏好用非典型「筆」創作;像是樹枝、橡皮擦、牙刷等等。創作的獨特性,從怎麼握筆、握什麼樣的筆就開始了,握筆方式會帶來不同的感受和創作狀態,那跟手握滑鼠在電腦上選設定好的粗細、拉出鋼筆感的線條,是完全不一樣的。設計師保有的感性,讓我得以開發「選項以外」的可能。

楊士慶心愛的畫畫工具:炭筆、水筆與樹枝。
楊士慶心愛的畫畫工具:炭筆、水筆與樹枝。

現在偶爾不為工作拿起畫筆,下筆的瞬間就覺得狀態不對——雜念太多了。想要畫出一條線,和十年前的那一條線是完全不一樣的。回想起高中畢業時辦了個展,那時秉持著「以後應該會當藝術家,一直畫下去吧」的心態,在展間裡貼滿了畫作,一心只想分享自己的作品。要傳遞的訊息是什麼、應該怎麼整理和被呈現、會是誰來看展⋯⋯這些現在理所當然的思考,當年幾乎完全沒想過。

任何有手繪元素、可以進入創作狀態的案子,我都做得蠻開心的,也會反思有沒有達到未曾觸及的境界——但如果連最初創作的心境都失去了,還有資格要求「更好」嗎?

明天我就要出發去歐洲一個半月,這趟旅行是我給自己的機會,想要找回以前創作的感覺。這幾年案量很大,在回頭看作品時,漸漸意識到自己會直覺做出比較安全、有機會被客戶買單,但內心深處其實有點猶豫、甚至恐懼的決定。

我也會檢視以前的作品,看到曾經過度設計、想耍酷的痕跡,渴望用浮誇華麗的作法去說服市場。現在當我想要嘗試更簡單、回歸本質性的東西時,客戶反而會懷疑你花的力氣,所以某種程度上,我在推翻與對抗的,是過去的楊士慶。

楊士慶寫字如畫,他喜歡水筆的圓潤與份量感。
楊士慶寫字如畫,他喜歡水筆的圓潤與份量感。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0「最好的10支筆」

在數位化時代,已有許多工具可取代實體紙筆,然而握筆時的親密手感與創作直覺,始終難得。本期邀請仍常握筆的人們,分享他們與筆共處的日常;筆可以是讓心穩實的安心符;可以帶著手開發思緒未及的荒地;可以引導一場專注自我的對話,一段沈浸樂趣的時光。

攝影:張天駿

責任編輯:林亞璇

Issue110

【最好的10支筆】Andr╳Giorgione油畫筆:畫畫是我的冥想,怪獸是我的音樂

【最好的10支筆】Andr╳Giorgione油畫筆:畫畫是我的冥想,怪獸是我的音樂

2024/07/07
【最好的10支筆】許悔之╳一掃千軍:無所得,最不可言說的快樂

【最好的10支筆】許悔之╳一掃千軍:無所得,最不可言說的快樂

2024/07/05
【最好的10支筆】李育昇╳使用三十年水彩筆:畫出服裝輪廓,⽤筆為⼑開路

【最好的10支筆】李育昇╳使用三十年水彩筆:畫出服裝輪廓,⽤筆為⼑開路

2024/07/07
Issue110

最新文章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

2025 Camping Asia 打造一場跨域的表演藝術盛會

2025/11/20
「山之所藏」女性藝術聯展於2025年12 月 6 日至2026年1月10日在安卓...

菲律賓女性藝術家聯展《山之所藏》12月登場!以山為靈感重構創作語言

2025/11/20
2024年「靈動的目光」於臺灣燈會展出,製作團隊親訪多位傳統工藝匠師,將這些在地...

2025「靈動的目光」光雕再現南美館,綻放最臺南的文化能量

2025/11/20
許瑞奇提前兩年便開始做《好孩子》的角色功課,他不僅成為阿真的臨時司機,陪她跑場與...

《好孩子》真實故事改編真情感動金馬影展 許瑞奇成金馬影帝黑馬

2025/11/20
劇場導演 瑪麗・施利夫 Marie Schleef 。©TPAC Photo b...

導演 瑪麗・施利夫 Marie Schleef:從劇場微觀世界的真實

2025/11/19
奇美博物館明年1月29日起全新推出VR沉浸式體驗《消失的法老》(The Hori...

奇美博物館全新VR體驗《消失的法老》明年1月登場!讓人一秒置身古埃及

2025/11/18
《大海浮夢》劇照,夏曼. 藍波安(右)帶著兒子造船。圖/目宿媒體提供

紀錄片《大海浮夢》 夏曼.藍波安以身體創作的達悟詩篇

2025/11/18
奈良美智嘉義!12/12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開展。圖|奈良美智特展

奈良美智嘉義!12/12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開展

2025/11/18
從文藝復興走入當代未來!高美館年度大展《馮.沃爾夫的花園堡壘》展出中。
 圖/...

高美館《馮.沃爾夫的花園堡壘》三大展區、近70件作品呈現「新文藝復興」

2025/11/1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