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設計師王文心:接納不同時間變化,讓地景與人相遇

2024/07/22 文/王文心

作為景觀設計師,經常得面對不同空間尺度的案子,有的大如跨區域的河川水岸,處理的是環境物候與整體生態空間;抑或小如住宅裡的迷你陽台,觀照的是人與植物間的親密尺度。不論大小,我喜歡擷取最初相遇的感受,並依照它們所處環境脈絡中思索提問。

我嘗試在個體與整體的時空裡來回閱讀,希望透過這樣的理解,呈現花園本身樣貌,接納不同時間變化,它們是自由且自在的;也因此我期待這樣的花園能夠與人們直接溝通,它有著親密感,能為人帶來放鬆與平靜,即便很多時刻只是無所思、無所想的盯著它們看。

王文心|從農業化學走到地景,畢業於英國雪菲爾大學與倫敦建築聯盟學院,並於Gustafson Porter + Bowman擔任景觀設計師,參與多項國際景觀設設計案。回台後成立工作室,從事環境藝術創作及地景設計,作品探討地景與時間的循環關係,希望透過揭示環境本質,帶到人與自然交織共生的場域。
王文心|從農業化學走到地景,畢業於英國雪菲爾大學與倫敦建築聯盟學院,並於Gustafson Porter + Bowman擔任景觀設計師,參與多項國際景觀設設計案。回台後成立工作室,從事環境藝術創作及地景設計,作品探討地景與時間的循環關係,希望透過揭示環境本質,帶到人與自然交織共生的場域。

我在英國工作時的老闆Kathryn Gustafson,她對環境的細膩思考,影響我對於空間環境與尺度的敏感性。印象深刻有一回討論「水的表情」,她的雙手在空中來回比劃,並打出不同情景下各式水的節奏,提醒我們水的表情不僅是顏色、質地,亦是不同速度與聲音的組合體,讓我對於設計與感官體驗有更深層體會。

藝術家創造的花園更令我著迷——莫內位於法國吉維尼的花園,不同季節與時刻的光影,植物們也依時序變化,每次造訪我都駐足許久,藝術家描繪的風景與我當下看到的樣貌,在腦中不停堆疊與對話;導演賈曼(Derek Jarman)在他生命的盡頭前,在英國肯特郡的海岸邊,把一個位於核電廠與老燈塔旁,長年面對強勁海風與烈日直擊,看似荒涼貧瘠,也常常寸草不生的卵石灘,利用適合的植物、漂流木、石頭和鏽鐵等,創造出一座花園。藝術家透過他們的感知、生命經驗與陽光植物土壤,打造了最獨特的景觀,為我們帶來美好的體驗。

王文心景觀作品

#01 野花園 / 台北 / 2021

台北植物園的野花園展設計,以台灣北部七十多種原生植物為主角,訴求多樣性,試圖創造最接近植物自然生長環境的花園。野花園發起人伍淑惠帶著團隊前往野外觀察,但植物在野外和人為環境中長成情況可能截然不同,這種不確定性讓野花園有著高度的實驗性。這段經歷讓我深刻感受植物的動態變化與蘊含的美感經驗——例如台灣蒲公英只有上午會開花、午後會閉合,如果都是下午造訪,也許根本不會發現它們存在,花園的每一刻都如此不同。

#02 檔案花園 / 馬祖 / 2023

馬祖時有強風、岩石裸露,植物僅能生長於岩縫與土層較厚之處,面對嚴苛環境所展現的生存方式,是作品的主要概念。在南竿的梅石區,從擾動既有水泥地面開始,堆砌安排破碎後不規則的混凝土塊,讓植物依照生長特性配置在裂縫與間縫中。過程中體會最深的是,透過現地實際操作與植物一同經驗濱海環境,展覽在最熱的時節開始,於最冷的寒風中結束,植物隨著時間生長,與當地產生共振、溝通,也看見生命的形式。展後植物供民眾認養 ,延續它們的生活。

03 No.24 花園 / 台北 / 2022

前年底,我認養一處工作室附近的閒置空地,期望將之整理成充滿多樣性且依時序變化的花園。當手伸進土壤開始照料時才體會每個細節,如水、病蟲害與植物之間的消長,過程中失敗的與不知道的遠比成果來的多。不過當看到種下的山馬茶、冬青等漸漸茁狀,油點草與野牡丹藤很喜歡那塊地;每年都會在附近築巢的白頭翁,築巢的材料從紅色塑膠繩轉為枯枝與棉絮,今年則是枯枝與其他自然物的合體,這些小小轉變,讓我們好像還有能量面對未知的難題。

開心生長的油點草。
開心生長的油點草。
(由左至右)2022至2024年白頭翁築巢景象的轉變。
(由左至右)2022至2024年白頭翁築巢景象的轉變。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1「把自己活成一座花園」

不論個人空間或公共場域,有意識的培養綠意,似乎已是全民共識。本期專題展開不同尺度的現代花園,從城市陽台到鄉下農場,從商空景觀到公園地景,我們看見植物不只是裝飾,而是共同生活的夥伴。如何看待和養成花園,就是與自然、與自我的相處之道。

圖片提供:王文心

責任編輯:林亞璇

推薦閱讀

在花園裡享受寧靜,萬物是相連的循環——阿里山HANA Kitchen

感官花子:在庭園景觀帶入東方書畫意境,創造能量交流

Issue111

感官花子:在庭園景觀帶入東方書畫意境,創造能量交流

感官花子:在庭園景觀帶入東方書畫意境,創造能量交流

2024/07/21
在南法農場,長出不一樣的眼睛——陶藝家徐子盛

在南法農場,長出不一樣的眼睛——陶藝家徐子盛

2024/07/21
在花園裡享受寧靜,萬物是相連的循環——阿里山HANA Kitchen

在花園裡享受寧靜,萬物是相連的循環——阿里山HANA Kitchen

2024/07/22

最新文章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