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安卓藝術李政勇,談藝術家石晉華:他讓我想起每個「第一次」的自己

2024/09/04 文/林亞璇

終於登頂,除了喘息我們沒有對話

心中連一個話語也沒有了

進入天空,俯視所有走過的山和水的步伐

所有的辛苦與美麗是不成比例的

— 石晉華,《走筆#163(岡仁波齊峰轉山)》

石晉華的作品就是他。是生活的痕跡,信仰的實踐,活著的自處。作為台灣當代少數的觀念行為藝術家,他患有糖尿病而受限的身心,因藝術而得主動性與超然;他將照看身體的苦悶紀律,轉化為重複的創作行為與信念,累積了《一千日》《身體銘痕》等以及「走筆」系列近兩百件作品。

45歲時石晉華認識了安卓藝術創辦人李政勇,成為開拓彼此專業成就與生命視野的家人。今年六月石晉華因車禍意外離世,雖知道他已在創作中想像過無數次生命彼岸的風景,李政勇仍深感不捨,「他的單純與誠實,總是提醒我要為自己保留某塊純粹。」

台灣觀念行為藝術家石晉華。
台灣觀念行為藝術家石晉華。

同行的夥伴

2008年李政勇第一次看到石晉華的作品《穿量計畫》,對於他以自己身體顛覆測量尺度的概念印象深刻,隔年他們在藏家陳泊文的介紹下認識。一次深入聊天,兩人發現彼此都有感於台灣當代藝術圈的困境與不足,都有著想努力創造不同價值的念頭。「這場談話十幾年來一直存在心底,讓我們知道要怎麼走下去,知道自己要走的路上有伴。」

2010年李政勇創立安卓,隔年石晉華成為藝廊代理的第一位藝術家,當時李政勇有過很多掙扎不安,「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能力把他做好?可以怎麼做?」他們先花整整三年籌備出版石晉華第一本正式作品集,將藝術家的創作主題與脈絡梳理紀錄,再一起籌劃了安卓實體空間的首檔展覽——石晉華個展《走過一年》。那時的合作狀態對現在的李政勇來說近乎奢侈,「那是我心態最純粹、肩膀最輕鬆的時候,有大把時間與藝術家密切專注的討論,共同激盪創作,那始終是這15年合作中最深刻、珍貴的一次。」

2011年石晉華個展《走過一年》,左起為陳泊文、石晉華、李政勇。
2011年石晉華個展《走過一年》,左起為陳泊文、石晉華、李政勇。

單純的人,叛逆的心

藏傳佛教是石晉華的心靈支撐,藝術創作是他的生活出口,性格中孩童般的純真,讓他的創作意念純粹而強烈,用無法計量的時間——幾乎一生去投入。「他沒有算計效益和市場需求的小聰明,看來極傻的大智若愚,始終很打動我。」20年來石晉華將每日注射胰島素、檢驗血糖所產生的廢棄物蒐集成袋,以紅色針線串連成「念珠」,於生命結束之時打結,做成《珍珠念珠》這件作品,象徵生命本是一場創作與循環。

以身體與生命創作的藝術家,他的產出從何定價?李政勇有件堅決不賣的作品——《一千日》,是石晉華持續一千天,每日唸「南無地藏王菩薩」一千遍,以血滴在紙上留下紀錄與持念次數。「那種恆耐如同我們都喜歡的導演塔可夫斯基在電影《犧牲》中所述;你的堅持未必能改變世界,但你自己必然在本質上產生變化。」

《一千日》,石晉華持續一千天、以血滴在紙上留下持念次數。
《一千日》,石晉華持續一千天、以血滴在紙上留下持念次數。

藝術家的進化

單純的另一面是叛逆直進,石晉華早期的作品多帶有濃厚的批判與質疑,近年潛心於宗教,讓他將外放的不滿內化為自我修煉,發展了20年的「走筆」系列尤能看出演進。貫徹將一支筆使用殆盡的「送行」,早期多以平面的重複線條構成;2010年始用鉛筆刮剮紙面、形塑有如立體雕塑的張力,2016年《走筆 # 163》石晉華以走筆朝聖岡仁波齊峰,將行走中與鉛筆的對話化作山徑,長出打破時空的敘事維度,與觀者的心神同行。2019年更發展出四幅深邃莊嚴的墨色系列。

隨著時間,石晉華對生命終有時的探問越走越深。2021年他端著裝滿墨的缽在白布上來回行走,墨水灑出即加入清水,直至缽中澄清——持缽與墨跡,象徵拿捏著心,修行淨化,終於自在的過程。「這件作品《墨行》和《走鉛筆的人》、《行路一百公里》,都讓創作行為從手延展到整個身體,觸碰到不同的內涵和形式表現。石晉華始終專注且勇敢地在一個點上不停鑽研,越鑽越深,越做越明,成為撼動觀者的深刻力量。」

《走筆#113 (摧心肝)》,藝術家想著母親艱苦的心境所作,以刀片削下的鉛筆屑像扎在心上的刺,也讓李政勇想起母親相似的處境和性格。
《走筆#113 (摧心肝)》,藝術家想著母親艱苦的心境所作,以刀片削下的鉛筆屑像扎在心上的刺,也讓李政勇想起母親相似的處境和性格。
描繪夜景的《走筆_173 霽月吹雪圖》,是走筆系列的突破之作。
描繪夜景的《走筆_173 霽月吹雪圖》,是走筆系列的突破之作。
《墨行》,石晉華持滿墨的缽在白布上來回行走,直至缽中澄清,象徵修行的過程。
《墨行》,石晉華持滿墨的缽在白布上來回行走,直至缽中澄清,象徵修行的過程。

永遠的初心

石晉華天馬行空的感性,偶爾也讓李政勇招架不住,幸而個性上的相似讓他能夠換位理解。「我內心深處其實非常渴望做自己,很羨慕身為藝術家的他可以全然實踐這件事,那讓我想支持他堅持走自己的路。而他的實驗精神與忠於自我,總是在經營畫廊的過程裡提醒我,永遠要為自己保留某塊純粹。」

石晉華和李政勇的緣分,奇妙到近乎神聖。他是安卓第一位代理的藝術家;畫廊首個實體空間由他的個展揭幕;安卓第一次出國參展、進入香港巴塞爾,都帶著他的作品。2010年兩人在台中國美館討論著代理細節,李政勇記的很清楚,「我告訴他,我沒辦法保證把你推到多成功的地方,但我絕對不會違背良心和專業,做出對不起藝術家的事。」

15年,安卓已經走成一間代理40多位藝術家、穿梭在國際藝博的藝廊,而石晉華的未曾缺席,始終穩固著李政勇的初心。「他總是讓我想起,每個『第一次』的自己。」

2012至2017年間,石晉華持筆來回走畫,完成《行路一百公里》。
2012至2017年間,石晉華持筆來回走畫,完成《行路一百公里》。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4「綿延不盡,生命的探勘者」

如果人生總要面對無從復返的告別,該拿我們的相遇和回憶如何是好?

此期專題透過親近之人的視角,看見他們的家人與摯友;一位登山家、音樂人、藝術家,如何留下綿長的影響——可能開啟我們的視野與勇氣,分享支撐熱愛的養分,創造令人全然屏息於藝術的經驗。原來生命從未逝去,而是不斷延續。

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責任編輯:林亞璇

推薦閱讀

徐思潔╳高銘薇,談登山家張元植:誠實善良,勇敢選擇想做的事

最新文章

2025廳院選《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照。 攝影|Johan Persson

橫掃歐美劇場大獎!《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舞台劇7月國家戲劇院亞洲首演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以四大展覽揭幕,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圖/新...

新北市美術館鶯歌開館!現場直擊四大展覽爬梳城市前世今生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月底開幕,劉和然董事長在記者會上期許這是一個全民的美術館。圖/王聰賢...

新北市美術館開啟市民美學新頁 董事長劉和然:在地與世界交匯的全民藝術平台

2025/04/24
從選美比賽到傳統祭儀!「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用影像對話身分認同與文化...

「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MoCA登場!以錄像探索原民身份文化

2025/04/24
創作才女 LÜCY 第二張專輯海內外好評不斷,《晚安巡演》足跡遍布12個城市並持...

比專輯更私密的演出!才女 LÜCY《晚安巡演》6/20 Zepp New Taipei開唱

2025/04/24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一起思考「幾個波浪號才對~」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幾個波浪號才對~探索訊息的多義性

2025/04/24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四檔展覽揭開序幕!其中由新北藝術團體「新店男孩」攜手年輕藝術團...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登場!攜手XTRUX建構虛實流域

2025/04/23
礁溪老爺酒店年度企畫「閱讀與旅行--12位旅人,12場文學行動」,多位講者出席記...

環遊世界80盤 詹宏志:從廚房遠眺美食的地平線

2025/04/23
李安最具自傳色彩的系列作!國家影視聽中心特別放映「父親三部曲」,金馬影帝郎雄精湛...

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2025/04/23
詩人吳晟出版新書,是他對土地對樹木的深情。圖/有鹿提供

詩人吳晟半生不忘種樹 新書以詩、散文、政策 與樹約定

2025/04/22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