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掉在半路的小數點」徐瑞謙個展双方藝廊12月登場!挑戰材料與空間界限

2024/12/09 文字編輯/陳宜慧

如何以創作喚起物質的精神性?徐瑞謙全新個展「掉在半路的小數點」 於12月7日至2025年1月24日在双方藝廊展出,此次徐瑞謙將展出10餘件雕塑作品,並以其一貫的極簡手法,運用不鏽鋼、石膏、布料、鋁等工業材料,呈現出簡潔的輪廓與幾何構成,不只透過創作挑戰對材料與空間的再詮釋,同時也以其一貫的極簡手法探索物質的精神性。

「掉在半路的小數點」徐瑞謙個展双方藝廊12月7日至2025年1月24日登場。 圖/双方藝廊提供
「掉在半路的小數點」徐瑞謙個展双方藝廊12月7日至2025年1月24日登場。 圖/双方藝廊提供

從物質到精神:徐瑞謙以藝術探索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1994 年出生於徐瑞謙,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目前創作於臺北。徐瑞謙向來擅以創作回應,對於觸碰與動作後對物質產生影響的好奇,不只透過作品試圖喚起物質的精神性,並在來回的構作與探索間,逐步勾勒出物本質的輪廓。

此次在双方藝廊登場的「掉在半路的小數點」展覽,主要展現徐瑞謙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與彈性空間的深刻反思。只因對藝術家而言,材料與物件如同空間中游移的掉落「小數點」,亦象徵著生活中的碎屑與不確定性。而這些材料被賦予了動態角色,在彈性空間中自由移動、拼湊,如同散落的碎片,挑戰著整數規範的嚴謹性。

展場一隅。 圖/双方藝廊提供
展場一隅。 圖/双方藝廊提供

展場一隅。 圖/双方藝廊提供
展場一隅。 圖/双方藝廊提供

作品「空白與靜物-3」。 圖/双方藝廊提供
作品「空白與靜物-3」。 圖/双方藝廊提供

作品「漏斗裡的顆粒」。 圖/双方藝廊提供
作品「漏斗裡的顆粒」。 圖/双方藝廊提供

作品「空白與靜物-1」、「空白與靜物-2」。 圖/双方藝廊提供
作品「空白與靜物-1」、「空白與靜物-2」。 圖/双方藝廊提供

作品「空格-1」。 圖/双方藝廊提供
作品「空格-1」。 圖/双方藝廊提供

藝術家以身體感知引領創作

本次展覽《掉在半路的小數點》探尋著時間、移動與靈感,展現藝術家對生活中變遷與重構的深刻理解,以身體感知引領創作,介入環境,細微地觀察、拆解、轉化與重構,在作品、觀者與空間之間提出多重可能性,重新審視物質與行為的關係。《海綿筆記》系列作品運用不鏽鋼鑄造的海綿塊、磨刀石塊、石膏塊、鋼條與布料等,組成水平與垂直延展陳列的幾何構造,彷彿在探索空間中的張力與平衡,強調人造物質與自然元素之間的對比與互動。

「海綿筆記-1」。 圖/双方藝廊提供
「海綿筆記-1」。 圖/双方藝廊提供

「海綿筆記-1」。 圖/双方藝廊提供
「海綿筆記-1」。 圖/双方藝廊提供

「海綿筆記-2」。 圖/双方藝廊提供
「海綿筆記-2」。 圖/双方藝廊提供

「海綿筆記-3」。 圖/双方藝廊提供
「海綿筆記-3」。 圖/双方藝廊提供

作品《弧線》則是運用鐵、鋁與不鏽鋼進行簡潔柔和的線條弧度延展,並陳列於平坦的金屬基座上,營造出一種動靜之間的平衡感。藝術家以黑色的金屬管材與光滑的金屬板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使觀者在寧靜的外觀中感受到強烈的張力與壓縮,彷彿物體在空間中可能隨時移動。同時也讓觀者透過如片段般拼湊的作品,記錄著生活中的不確定性,並在轉變中留下痕跡。

這是一段虛實交錯的感知旅程,不只讓人體驗物質的脆弱與張力,同時也藉由藝術家的創作感受生活各種隱含的深層意義。

作品「弧線」。 圖/双方藝廊提供
作品「弧線」。 圖/双方藝廊提供

徐瑞謙個展「掉在半路的小數點」

日期:12月7日—2025年1月24日

時間:週二—週六12:00-18:00

地點:双方藝廊

官網:https://www.doublesquare.com.tw/en

藝術家個人網站:https://www.hsujuichien.com/exhitbition

双方藝廊

巴黎奧運前「燠運之夏—我的生活競技場」登場!10位藝術家一展運動美學

巴黎奧運前「燠運之夏—我的生活競技場」登場!10位藝術家一展運動美學

2024/06/26
融入剪紙!黃海欣雙個展「In the gym / On the road」双方藝廊10/12登場

融入剪紙!黃海欣雙個展「In the gym / On the road」双方藝廊10/12登場

2024/09/27
双方藝廊10週年聯展《非双》集13位跨世代藝術家一展時代縮影

双方藝廊10週年聯展《非双》集13位跨世代藝術家一展時代縮影

2025/09/02

最新文章

圖/索卡藝術提供

《尚未命名的抵達》梁凱棋×溫晉豪雙個展台南索卡藝術9/20登場

2025/09/19
羅大佑以EP致敬鄧雨賢,兩代音樂巨匠跨時空對話。記者王聰賢/攝影

音樂傳承的使命 羅大佑致敬鄧雨賢 兩代音樂教父跨時空對話

2025/09/19
「聲子蟲」主創吉他手柯明,擅以空間感營造氣場,傳達悠遠長流的演奏風格。

以音樂衡量家的基準,超越言語的表達——聲子蟲柯明

2025/09/19
從小就被鼓勵透過各種創作方式玩耍,畫畫是鄭敬儒隨性私密的個人筆記。

拿著畫筆互看,帶著家的安心感創作——deca joins 鄭敬儒

2025/09/19
一嶼ISland 呈獻臺灣攝影家「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以老相...

「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一嶼登場!以老相機觀景窗捕捉光影記憶

2025/09/18
國際重量級作家金英夏,首度來到屏東,10月4日11點在恆春文化中心舉辦講座。圖/...

2025南國漫讀節來到恆春 重量級作家金英夏、吳若權歡慶建城150周年

2025/09/18
李元佳個展文心藝所展出!以點的宇宙為核心,一睹藝術家從臺北到坎布里亞四大時期的極...

「李元佳個展」文心藝所登場!以點為宇宙, 一展四大時期極簡抽象旅程

2025/09/17
第三屆《森林夜遊》於9/22至10/6 登場!以「光的藏身處」為題,邀大眾一起尋...

2025《森林夜遊》9/22嘉義登場!9組創作者╳9個場域╳開箱5棟建築

2025/09/17
巴勒斯坦雙人組Basel Abbas與Runa Aburaham,作品由三個多屏...

藝術評論家曾文泉/2025愛知三年展:在灰燼與玫瑰之間的時刻

2025/09/16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