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北美館「2024街事美術館」進駐中山堂!邀大眾重拾中正萬華台北城市記憶

2024/11/21 文字編輯/陳宜慧

一如走入歷史的「和平新生天橋」,臺北城裡從來不缺故事,只要願意回頭凝望,都能看見城市變遷下滿是紋理的時代感,以及不斷改變的進化。自11月16日至2025年3月2日登場的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街事美術館」計畫,今年進駐位於中正區的中山堂,以「城中轉身術」為主題,呼應熙攘流動的城市氛圍,不只邀請當地居民重探臺北在地的人文面貌,也讓大眾深入瞭解台北的美好。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  於11月16日至2025年3月2日在中山堂登場!邀大眾一同探索中正、萬華的城市歷史紋理。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 於11月16日至2025年3月2日在中山堂登場!邀大眾一同探索中正、萬華的城市歷史紋理。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所推出的「街事美術館」計畫,主題向來圍繞「臺北人的 365 日常」,並於每年選定一區域,走入社區進行藝術推廣公眾計畫,並邀請當地居民重探臺北在地的人文面貌。「2024 街事美術館」與臺北市中山堂管理所(中山堂)合作,聚焦中正及萬華區的歷史風華,並透過北美館典藏作品賞析與藝術工作坊,邀請大家探索當地的變遷與發展。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展場入口。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展場入口。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以北美館多件館藏喚起舊日記憶

中正區昔日建有臺北府城,代表著臺北發跡的起源;萬華區舊名為「艋舺」,曾有諺語「一府、二鹿、 三艋舺」,19 世紀後期臺灣的經濟中心漸向北移,艋舺便因而興起,奠定今日臺北發展的根基。作為臺 北最早發源地、豐碩的商賈文化、人文底蘊深厚的中正區和萬華區,迄今仍以城中和西門町商圈的華燈景象聞名。

今年「街事美術館」進駐位於中正區的中山堂,並以「城中轉身術」為主題,爬梳北美館館藏中與當地相關的典藏作品,並展出鄧南光《台北,北門口平交道》(1941)、張照堂《萬華 I》(1978)與龍思良《懷念西門町》(1993)3 件作品的原寸數位輸出,呈現臺北市因著交通、經貿要塞 而起的歷史景象;觀眾得以一窺區域過往的樣貌,喚起歷史意識與生活記憶,對照現今的生活及街景, 進而感受多樣變化的城市氛圍。

鄧南光,《台北,北門口平交道》,銀鹽相紙,40.6 × 50.8 cm,1941,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鄧南光,《台北,北門口平交道》,銀鹽相紙,40.6 × 50.8 cm,1941,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張照堂,《萬華 I》,銀鹽相紙, 40.6 × 50.8 cm,1978,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張照堂,《萬華 I》,銀鹽相紙, 40.6 × 50.8 cm,1978,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龍思良,《懷念西門町》,水彩、紙,74.5 × 101.5 cm,1993,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龍思良,《懷念西門町》,水彩、紙,74.5 × 101.5 cm,1993,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展場照。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展場照。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展場照。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展場照。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以錄像、桌遊打造藝術家工作坊!

此次展覽也同步也邀請到當代藝術家崔廣宇與許家禎,分別企劃多場在地的共創工作坊。藝術家崔廣宇引領居民觀察當地環境與日常街景的轉變,探索夢想與日常生活的交會,藉由藝術行動提出對於在地的再造之夢,呈現一系列關於生活奇想的錄像作品。

藝術家許家禎則透過實地踏查、田調訪談,蒐集承載老店商家的回憶之物,將其印製成卡牌,並藉由桌遊的互動,以提問和解析引導參與者一同探索城區的過往,進而拼湊出虛實交錯的集體記憶。讓大眾不只透過展覽回探過往,也能藉由各種藝術行動穿梭舊時光。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之「找回過去:卡牌遊戲工作坊」,藝術家許家禎與在地商家一同探索城區的過往。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之「找回過去:卡牌遊戲工作坊」,藝術家許家禎與在地商家一同探索城區的過往。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之「找回過去:卡牌遊戲工作坊」,藝術家許家禎與在地商家一同探索城區的過往。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之「找回過去:卡牌遊戲工作坊」,藝術家許家禎與在地商家一同探索城區的過往。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之「再造一次夣─崔廣宇的影像工作坊」,藝術家邀請在地居民共創錄像作品。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之「再造一次夣─崔廣宇的影像工作坊」,藝術家邀請在地居民共創錄像作品。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之「再造一次夣─崔廣宇的影像工作坊」,藝術家邀請在地居民共創錄像作品。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之「再造一次夣─崔廣宇的影像工作坊」,藝術家邀請在地居民共創錄像作品。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 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

日期:2024年11月16日—2025年3月2日

時間:週一至週五 9:30 至 17:00

地點:臺北中山堂 2 樓「第一展覽室」(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 98 號)

費用:免費開放

最新文章

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圖書中心全新開幕!打造藝術知識與美感的共享空間。
 圖/國美...

國美館藝術圖書中心亮相!全面空間改造、近16萬藏書打開閱讀新場域

2025/05/20
莫內《睡蓮》領銜、52件印象派真跡抵台。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展覽6/11登場!莫內《睡蓮》領銜、一次飽覽52件真跡

2025/05/19

《從前,有個奇麗馬》葉郎與王師對談電影與電影院的未來!

2025/05/19
好威近月首次發行日本片《青春末世物語》收穫了不少粉絲。圖/好威映象提供

{ 2023⇢2025。電影 }孫宗瀚:電影讓觀眾對於危機有更多想法

2025/05/18

香色主廚邱一中:在市場劇變中,找到自信的料理語言

2025/05/17
一心戲劇團《幻蘊迷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一心戲劇團攜手歐洲導演!巴洛克美學歌仔戲《幻蘊迷宮》6月衛武營登場

2025/05/16
藝術家王煜松作為「花蓮地震寫生團」代表,用最簡單的寫生方式,讓人們了解花蓮在地震...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下)

2025/05/16

鄭宜農:我想問出更好的問題,這讓我很快樂

2025/05/16
落日飛車與韓國 hyukoh 共組 AAA,推出共創專輯並展開巡演。圖片提供/落...

{ 2022⇢2025。巡演 }陳冠亨:沒有誰單戀誰,合作更有影響力

2025/05/16
張孝維希望步道咖啡可以讓客人暫時安頓下來,度量閱讀與自己、城市以及與這個世界的關...

{ 2022⇢2025。城市 }張孝維:空間的引導與安置,科技無法取代

2025/05/16
藝術家倪祥(右)的《大家都來看你了》展覽,將宛如廢棄物般的生活物件,重新堆型塑成...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上)

2025/05/15
吉卜力工作室最浪漫經典大作《心之谷》,今年適逢上映30週年將於5月29日重返台灣...

上映30週年!吉卜力浪漫經典《心之谷》5/29重返台灣大銀幕

2025/05/14
第36屆金曲獎主視覺。 圖/台視提供

第36屆金曲獎完整入圍名單公布:方大同獲評審團獎,李榮浩、蕭煌奇爭歌王

2025/05/14
small MUJI《Pizza Restaurant》。圖|MUJI

small MUJI紐約展5/16第五大道登場!田中達也19組無印良品的微縮世界

2025/05/13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ne拍攝心法

2025/05/09
以樸拙筆觸織就幻境花園,邀大眾展開一場與自然萬象共舞的旅程!高美館創作論壇《繁花...

從90年代插畫到巨幅創作!張立曄《繁花夢露》高美館展出近十年藝術旅程

2025/05/09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圖|...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

2025/05/09
2025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開幕!串聯臺灣與國際藝術交流。 圖/台北當代藝術...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眾開放中!現場直擊亮點展區一次看

2025/05/0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