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封面取自藝術家畫作!當代電影大師新專輯《你在注視那遙遠的地方》上架

2024/12/12 文字編輯/陳宜慧

曾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並摘下金音創作獎最佳搖滾歌曲的新生代獨立樂團「當代電影大師」,睽違三年發行的全新專輯《你在注視那遙遠的地方》已在各大音樂串流平台上架。這張長達 73 分鐘的新作邀請了製作人Everydaze、Thomas Chuang聯手打造,封面更以藝術家謝牧岐畫作《觀音山巒》,不僅反映當代電影大師音樂中的龐克、噪音、Brit-Pop的脈絡,亦隱晦地向透明雜誌、Radiohead、DIIV等經典樂團致敬的精神。

唱作才子 Everydaze擔綱製作!金獎搖滾樂團「當代電影大師」長篇新專輯《你在注視那遙遠的地方》,延續招牌雙重面向,展現新編制洗練風格。
 圖/當代電影大師提供
唱作才子 Everydaze擔綱製作!金獎搖滾樂團「當代電影大師」長篇新專輯《你在注視那遙遠的地方》,延續招牌雙重面向,展現新編制洗練風格。 圖/當代電影大師提供

集結過去三年思考!迴避主題、回歸本質

還記得當代電影大師2023年專場演出時的一段talking嗎?「我們想像的事情是,一開始都會很糟,但如果你一直做屬於你的東西,事情最後都會變好。這個好不是指全世界都會超級愛你,而是會有一小群人愛你,但他們愛得很深,愛得很有力量,那種力量會讓你,終於也能開始喜歡你自己,一直到最後,直到你不必證明任何事情,你還是能喜歡你自己。」

2019年正式出道的當代電影大師由主唱兼吉他手黃元懋、貝斯手曾上杰、吉他手田錡嘉、鼓手黃挺榕組成,向來以內斂低調的作風,以及充滿情緒張力的搖滾樂風深獲好評。而全新專輯《你在注視那遙遠的地方》整體並未聚焦於特定的概念或主題,而是將過去三年團員所思所想集結而成。

貝斯手上杰表示:「像是精選輯,收集了這段時間做的東西,最後是用我們此刻認定的好,把它整理成一個樣子。這個收集的過程就是眼光的展現、就是這個專輯的性格。」而這樣迴避主題的精神也反映在他們一向為歌曲命名的方式,如同 Word 自動將第一句歌詞視為歌名,也像許多藝術家常以「無題」為一系列作品命名的慣例,讓聽眾自行詮釋音樂裡蘊含的意念。

當代電影大師團照。 圖/當代電影大師提供
當代電影大師團照。 圖/當代電影大師提供

專輯封面以謝牧岐畫作致敬搖滾前輩!

專輯封面來自擅於從台灣藝術史中經典作品汲取靈感的台灣藝術家謝牧岐(1981—)畫作《觀音山巒》,該畫作將自己與眾前輩畫家描繪的觀音山拼貼而成,帶有致敬和對話的意味。將此作設計成封面,一方面呼應專輯標題曲在創作時的小名「山」,一方面也反映出當代電影大師總是清楚意識到自己音樂中的龐克、噪音、Brit-Pop的脈絡,同時也隱晦地向透明雜誌、Radiohead、DIIV等深愛的經典樂團致意。

當代電影大師《你在注視那遙遠的地方》封面1。 圖/當代電影大師提供
當代電影大師《你在注視那遙遠的地方》封面1。 圖/當代電影大師提供

當代電影大師《你在注視那遙遠的地方》封面2。 圖/當代電影大師提供
當代電影大師《你在注視那遙遠的地方》封面2。 圖/當代電影大師提供

《你在注視那遙遠的地方》與前作一樣採雙 CD 形式,全長達 73 分鐘,曲目安排上延續當代電影大師招牌的雙重面向,前半部冷硬尖銳,不斷拋出吶喊與質問的炸彈;後半部則相對溫暖綿長,滿溢個人浪漫情感。

而此次擔綱製作的創作歌手 Everydaze 與混音師 Thomas Chuang ,和樂團早在2022年即以〈野馬〉一曲合作過,此次則再續前緣。在製作過程上,最大的變化則來自兩年前新任吉他手錡嘉,經常以出人意表的演奏手法與思考,為當代電影大師的創作注入一股活水。新專輯中可聽見他以直覺出發的巧思、在機械化的鼓聲之上調製出多樣色彩,紀錄了他逐漸融入團隊的過程。此外,專輯還大量採用同步錄音,演奏難度也較以往更高。但縱使編曲層次較多,編制仍力求簡單,因此能為長時間的聆聽保留喘息的空間。

此外,新專輯還大量採用同步錄音,演奏難度也較以往更高。但即便編曲層次較多,編制仍力求簡單,因此能為長時間的聆聽保留喘息的空間,也讓人感受到另一種聽感的變化度。

獨立樂團

設計師Olivia Yao攜手新生代音樂創作者  將飾品個性詮釋權重新賦予給配戴者

設計師Olivia Yao攜手新生代音樂創作者 將飾品個性詮釋權重新賦予給配戴者

2022/07/26
2020屏東獨立音樂季登場!八十八顆芭樂籽、馬念先、怕胖團、TRASH等14組樂團墾丁開唱

2020屏東獨立音樂季登場!八十八顆芭樂籽、馬念先、怕胖團、TRASH等14組樂團墾丁開唱

2020/08/28
暫別演算法!樂團「大象體操」設官網,向全球樂迷敞開

暫別演算法!樂團「大象體操」設官網,向全球樂迷敞開

2021/08/19

最新文章

挪威小鎮尤坎利用反光鏡捕捉陽光,讓居民享受到日光。圖/Bjarte Fredhe...

回應生命——在歐洲發現光的意義/陳穎思

2025/11/05
陳詠華|在她的鏡頭中,刻畫著濃烈而曖昧的色彩,她巧妙地捕捉了詩意且細膩的影像。陳...

光線就是畫面的中軸——攝影師陳詠華

2025/11/05
蘇揚庭於金音獎的創作《聲 v.s. 光》,以遊戲搖桿和Finger Drummi...

讓燈靜止,有時需要勇氣——演唱會導演May Su蘇揚庭

2025/11/05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動臺灣影像藝術躍上國際舞台!蘇匯宇個展「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於波...

蘇匯宇「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波哥大現代美術館展出!12月重返臺北放映

2025/11/05
李亦凡,《鬱卒的平面》(影像示意圖),同展名新作。 圖/© 李亦凡提供

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馮希卡x李亦凡以錄像、人體雕塑直面數位焦慮

2025/11/04
睽違十年!比利時怪才編舞家楊.馬騰斯經典之作《再見狗日子》重啟,首度登台,集結8...

比利時編舞怪才名作《再見狗日子》11/7登場!以70分鐘跳躍挑戰舞蹈極限

2025/11/04
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將於2025年12月13日登場! 圖/臺中市...

中美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12月亮相!呈獻20國、70+組藝術家多元創作

2025/11/03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七周年特展《吟遊時空 — 霍剛、權純益》於自11月23日展至...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七周年特展《吟遊時空—霍剛、權純益
》11月登場

2025/11/03
2025 台北雙年展盛大開幕,邀集全球72 位藝術家探討「思慕」的無盡動能。
...

必看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北美館登場!集72位藝術家共譜思慕

2025/10/3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