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族群議題、二戰歷史到文化明星,從歐美到台灣書市,傳記發展的4點觀察

2025/01/24 文/林亞璇

對讀者來說相對陌生的「版權代理」公司,是國內外出版社的橋樑,居中引薦、配對、溝通書籍版權。作為國內四大版權代理公司之一,「光磊」以引進歐美外文書為主力,熟知本地出版社需求與市場行情,也致力將台灣作品輸出國外。在與國外經紀公司、國內出版社的頻繁交流中,光磊非虛構組組長李宜臻觀察到,雖然相較於小說、自助書(self-help)等文類,傳記回憶錄在買氣上為小宗,歐美書市仍有許多帶有獨特議題、值得一讀的作品,近年也有越來越多台灣出版社跳脫政商名流的傳記主流,開發更多元的題材與切角。

光磊國際版權公司引進歐美帶有獨特議題、值得一讀的傳記與回憶錄作品。圖/林亞璇攝影
光磊國際版權公司引進歐美帶有獨特議題、值得一讀的傳記與回憶錄作品。圖/林亞璇攝影

觀察1:美國是傳記盛產地

美國在1917年設立普立茲傳記文學獎,2023年另設自傳文學獎,顯見此種文類的資深與蓬勃。當中許多傳記源自研究者或論文成果——美國擁有豐富的歷史檔案,這些史料提供梳理人物故事、時代脈絡的題材,進而發展成基於學術研究的傳記寫作,再改寫為符合大眾需求的讀物。

若要細究傳記與回憶錄的差異,在普立茲獎傳記/自傳評審的指導方針中指出,傳記(尤其是評傳)必須有客觀文獻佐證,而回憶錄則不需要,體現出兩者最大不同在於其客觀性與視角。傳記是藉由一人的經歷去理解其所處的時代與環境;回憶錄則更偏向個人日記,專注於特定的階段或主題,這種主題性的切入,讓回憶錄更能夠直接與讀者產生共鳴、引發思考,甚至感到某種慰藉。相較之下,傳記因為涵蓋更完整、考究更嚴謹,可能比回憶錄少了一分親密感,卻有更立體的人物面向。

觀察2:族群議題、二戰歷史、文化明星成主題

美國的傳記與回憶錄,除了好萊塢演藝明星、知名企業家外,有不少涉及邊界、移民或黑人酷兒等社會議題。歐洲的回憶錄則表現其限定的歷史經驗,例如大量圍繞二戰與納粹集中營的書寫,反映歐洲對轉型正義的重視。

常見題材還有如藝術家、思想家、電影導演、F1賽車手、體育選手等人的傳記,像C羅、費德勒、NBA球星的書,一推出就會有固定粉絲群購買,因為他們的影響力跨越體育領域,甚至延伸到流行文化。在歐美也有一些專注於樂團傳記的出版社,專出如披頭四、Pink Floyd、ABBA合唱團等樂團的故事。

觀察3:買氣關鍵在於經驗共鳴度

國外的出版市場傳記與回憶錄早已蔚為主流,而台灣則相對冷門,雖然很常收到外國傳記的版權詢問,但傳記並不是一種好賣的文類。原因來自人物知名度在外地與台灣的落差,或是生命經驗太獨特或太個人,無法與讀者產生共鳴。帶有議題性的傳記很需要社會具有認知與討論基礎,讀者才會產生興趣,也可能由本地作家的角度書寫探討,會更具說服力與吸引力。

版權代理商向出版社引薦傳記和回憶錄時,通常會嘗試在書中找出與亞裔或台灣讀者可能產生共鳴的元素,是否有心理勵志的內容、經驗是否具有普遍性,探討的主題也很重要,像容貌焦慮、母女關係、酷兒議題等,都可能成為吸引台灣讀者的亮點。且傳記與投資書等文類相比較無時效性,甚至在時間拉長下,更能彰顯其難得的紀錄與參照價值。

觀察4:台灣書市可見更多元傳記題材

傳記題材的流行,往往取決於當時社會對某些聲音的需求,或是否願意重新審視某些過去忽視的議題,例如在BLM(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後,與黑人種族議題相關的回憶錄大量出現,近年也有許多有關國際衝突如烏俄戰爭、以巴衝突的回憶錄,甚至有俄國傘兵的戰爭日記。

在台灣書店可以看到越來越多傳記與回憶錄的身影,此現象很大程度來自出版社編輯的選書眼光與對時代氛圍的敏銳度。例如衛城文化規劃的「女性生命史」系列;二十張出版近年推出多本亞裔作家的自傳與回憶錄;奇光出版與堡壘文化則可見關注體育選手的傳記故事,這部分也是台灣以前相對稀少的。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24「讀傳記,經歷不只一種人生」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是多維度的,充斥各種色彩的——去了解一個人,本身就是有趣的。

當社群時代的自我揭露變得輕易、碎片且具表演意圖,傳記與回憶錄以事實為基礎,收攏個人經歷與觀點,成為理解時代、議題、族群、思想的線索,也引人回望自身養成的痕跡。讀傳記,是穿梭在他人視野間,開拓更立體的世界觀。

◎責任編輯:林亞璇

推薦閱讀

我們需要的傳記:從威爾史密斯、坂本龍一到亞裔自傳,出版社的10本私心推薦

譚光磊|藏身在出版界的奇幻阿宅 眾多翻譯暢銷書背後的版權經紀

最新文章

國語作業簿主理人賴皮 MR. SKIN,首席查水表專員,全台跑透透到家你放歌。 ...

《國語作業簿》首推全台巡演計劃!5/16起走訪8大城市再掀華語金曲熱潮

2025/05/07
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圖|甲上娛樂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深掘宮﨑駿動畫宇宙對世界的關懷

2025/05/07
2025 NTT Arts NOVA—史蒂芬妮.雷克舞團《舞動狂響》,舞者們以各...

鼓聲與身體的狂歡!澳洲蒂芬妮.雷克《舞動狂響》5/10、5/11 臺中登場

2025/05/06
來場博物館裏的體驗派對!大溪木博館10週年館慶 5/17登場。
 圖/桃園市立...

大溪木博館十週年!集四大特展、市集、工作坊,來場博物館裏的體驗派對

2025/05/05
ARTbook《廣場》書封。

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藝文產業裡的Cool Kids,重新想像藝術與資本的互動

2025/05/02
日本飲用水品牌Aqua Clara與設計公司HONOKA打造「Trace of ...

2025米蘭家具展,三個品牌觀察:在習以為常中重新發現的設計力

2025/05/02
nafl|₁₀nE a fabric laboratory,由陳小爵、許芝瑞、劉...

專訪織品實驗室nafl:看見製造的限制,然後破解它

2025/05/02

專訪創作品牌noii noii:用誠實的創作,重新介紹自己

2025/05/02
林怡芬|畢業於京都藝術大學陶藝系、東京設計師學院視覺傳達系,從平面插畫、立體雕塑...

Born in Harmony——藝術家林怡芬:我的內心,擁有了穿越的力量

2025/05/02
富藝斯現代及當代藝術香港春季拍賣,薈萃東西方藝術大師傑作!精選亮點拍品於5月3及...

富藝斯香港春拍台北預展登場!集喬治·康多等近百件現當代藝術亮相

2025/04/30
法裔美籍藝術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將於5月7日在TAO AR...

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5月TAO ART登場!以畫作穿越感官幻境

2025/04/29
紀錄片《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圖|BBC Studios

《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5/11上線!感受韓國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2025/04/28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本土創作者持續為孩子寫故事。記者王聰賢/攝影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 董事長張杏如:讓孩子看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

2025/04/26
2025廳院選《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照。 攝影|Johan Persson

橫掃歐美劇場大獎!《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舞台劇7月國家戲劇院亞洲首演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以四大展覽揭幕,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圖/新...

新北市美術館鶯歌開館!現場直擊四大展覽爬梳城市前世今生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月底開幕,劉和然董事長在記者會上期許這是一個全民的美術館。圖/王聰賢...

新北市美術館開啟市民美學新頁 董事長劉和然:在地與世界交匯的全民藝術平台

2025/04/24
從選美比賽到傳統祭儀!「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用影像對話身分認同與文化...

「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MoCA登場!以錄像探索原民身份文化

2025/04/24
創作才女 LÜCY 第二張專輯海內外好評不斷,《晚安巡演》足跡遍布12個城市並持...

比專輯更私密的演出!才女 LÜCY《晚安巡演》6/20 Zepp New Taipei開唱

2025/04/2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