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陳宜慧

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中提到,「攝影是某種殺戮、掠奪,與現代世界與現實、歷史、時間的掙扎。」究竟何謂攝影?何謂當代影像?是真相的採集、轉譯,亦或是觀念的延伸及想像?「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展覽,於3月29日至7月13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登場!現場展出杉本博司、周慶輝、謝三泰、石內都、森山大道、安娜‧里德勒等17位臺灣與國際藝術家的當代紀實影像,讓觀者透過三個子題的爬梳,一覽從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拍攝者、影像內涵與生成過程所產生的種種變化。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Chris Chen提供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Chris Chen提供

以3大子題揭示當代紀實攝影

從站上前線與煙硝直面以對的歷史紀實、到身處城市大街用光影梳理行色匆匆的社會縮影,自銀鹽相紙至加入AI助陣後的嶄新思維,當代攝影始終在拓寬疆界的路上持續探尋真實,在羅蘭.巴特的刺點中、在個人生活經驗裡,也在無法想像的他者與鄉愁間,以各種方式挖掘介於已知與未知光譜兩端下無盡的曖眛及可能。

只因現今的攝影,不僅是作為記錄現實的載體,亦能透過建構影像的敘事方式,將觀看轉化為思考的過程。特別是當代紀實攝影在進入數位影像時代後,部份攝影家改變或放慢先前報導攝影的拍攝節奏,不再強調捕捉決定性瞬間與衝突時刻,而以風格化的手法呈現其主觀世界。因此,北美館館內策展人余思穎,特別以「時代劇場」為題,策劃了此檔展覽,不只隱喻影像內在所建構的時空演繹,亦透過創作者、照相機功能、攝影與時間、影像生產間的關係,延伸出三個子題「隱形的主角」、「轉變與重生」及「視覺風景」,並藉此探究紀實影像之於社會的觀點、影響及意義。

盧純澤,《奇怪的球》,2004-2007,噴墨輸出,80 公分×108 公分。 圖/藝術家提供
盧純澤,《奇怪的球》,2004-2007,噴墨輸出,80 公分×108 公分。 圖/藝術家提供

徐冰,《蜻蜓之眼》,2017,影片,81分。 圖/藝術家提供
徐冰,《蜻蜓之眼》,2017,影片,81分。 圖/藝術家提供

精選亮點作品一次看

探尋隱藏的歷史與記憶

走入展場,迎面而來先以杉本博司《劇場》與《廢墟劇場》系列為開端,此作以長時間曝光捕捉影劇院放映電影的全程,透過泛白的螢幕對比幽暗的舞台與座席,折射出影像中關於時間、存在與消逝、虛實影像交會的向度,引領觀眾思考影像與觀看的本質。

北美館「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展場入口照。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展場入口照。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杉本博司,《廢墟劇場:法國巴黎東京宮37號廳》,2013,銀鹽相紙,42 公分×54 公分,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典藏。
 圖/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提供
杉本博司,《廢墟劇場:法國巴黎東京宮37號廳》,2013,銀鹽相紙,42 公分×54 公分,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典藏。 圖/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提供

接著,策展人邀請觀者透過凝視穿越時空的褶皺,重新想像遭受歷史事件迫害者的身影;因2025年做為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80周年,現場展出的石內都《ひろしま / 廣島》系列是從原爆受難者18000多件遺物中,所挑選拍攝而成。有些織品極其美麗,有些則充滿了血跡與哀傷,事實上,從2007年至今每一年都有捐贈的遺物,因此石內都每一年都會回去進行拍攝,之於她而言,廣島原爆至今仍未結束,她也藉由記憶的物件持續映照生命曾經的存在,並揭示戰爭的殘酷與無常。

石內都,《ひろしま/廣島》系列。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石內都,《ひろしま/廣島》系列。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石內都,《ひろしま/廣島》系列。 圖/Chris Chen提供
石內都,《ひろしま/廣島》系列。 圖/Chris Chen提供

石內都,《ひろしま/廣島》(#105 捐贈者: Nakajima, E.),2013,C-print,74 公分×108 公 分。 圖/藝術家、日本 The Third Gallery Aya提供
石內都,《ひろしま/廣島》(#105 捐贈者: Nakajima, E.),2013,C-print,74 公分×108 公 分。 圖/藝術家、日本 The Third Gallery Aya提供

至於何經泰《百年不斷的人神之約:排灣族五年祭》則是以濕版攝影,紀錄臺東排灣族土坂部落跨越世代的祭典及人物,其中也囊括三大家族的頭目;特別是這些傳統儀式一如無法重現的手工顯影過程,不僅是時間的印記,亦為文化的延續與回聲。此外,曾採訪白色恐怖倖存者、深刻理解此段歷史的影像缺席的謝三泰,以《火燒島:流麻溝十五號》透過「非劇照的劇照」,側寫同名電影於鏡頭外的場景,試圖想像未曾被見證的故事,藉此追溯過往政治犯監禁的遭遇。

何經泰《百年不斷的人神之約:排灣族五年祭》,2018,濕版攝影。 圖/藝術家、Chris Chen提供
何經泰《百年不斷的人神之約:排灣族五年祭》,2018,濕版攝影。 圖/藝術家、Chris Chen提供

何經泰《百年不斷的人神之約:排灣族五年祭》。 圖/Chris Chen提供
何經泰《百年不斷的人神之約:排灣族五年祭》。 圖/Chris Chen提供

謝三泰,《火燒島:流麻溝十五號》,2018,影片,10分45秒。 圖/藝術家提供
謝三泰,《火燒島:流麻溝十五號》,2018,影片,10分45秒。 圖/藝術家提供

謝三泰《火燒島:流麻溝十五號》。 圖/Chris Chen提供
謝三泰《火燒島:流麻溝十五號》。 圖/Chris Chen提供

紀錄到敘事的影像轉變

攝影者對特定議題的關注,從紀錄到敘事的變革,既是觀看方式的重塑,亦是社會意識的演進。周慶輝《應許之地:天使星》,主要聚焦身心障礙兒童及其家庭的生命經驗,藝術家透過70幾個家庭的訪談,將其故事協作於作品之中,並以編導式攝影構思攝影敘事,運用三聯屏影像重構現實與想像融合的景象,並藉此探討正常與不正常的對照關係,亦開啟與大眾的對話與理解。

周慶輝,《應許之地:天使星之一》。 圖/Chris Chen提供
周慶輝,《應許之地:天使星之一》。 圖/Chris Chen提供

周慶輝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周慶輝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周慶輝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周慶輝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巧妙相望的沈昭良《台灣綜藝團》劉振祥《暫時.風景》,以兩種攝影視角描繪了台灣在地慶典的模樣,跟著沈昭良較低的視角,讓觀者彷彿跟著人群一起看表演,而從劉振祥較高的俯看視角,則有種截然不同的表現力度。

沈昭良《台灣綜藝團》以20年的時間跨度紀錄了全臺廟會慶典、婚喪場合中的特有的表演團體,將台前幕後的黑白影像與霓虹舞台車空景並置,梳理表演與習俗的交融脈絡,映現臺灣庶民文化的特殊景況。而劉振祥《暫時.風景》以空拍機高空視角,捕捉廟會酬神建醮的過程與場景,祭典中的人群、供品與隊伍形構成神秘的幾何地景,這些儀式場合承載著人們對神聖的集體想像,在短暫的現實瞬間凝聚深刻的信仰敘事。有趣的是,空拍視角皆以極為廣角的方式拍攝,再以9張照片拼貼成長條型,藉此展現獨特的視覺張力。

沈昭良,《台灣綜藝團》系列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沈昭良,《台灣綜藝團》系列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沈昭良,《台灣綜藝團》系列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沈昭良,《台灣綜藝團》系列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劉振祥,《暫時.風景》。 圖/Chris Chen提供
劉振祥,《暫時.風景》。 圖/Chris Chen提供

劉振祥,《暫時.風景》。 圖/Chris Chen提供
劉振祥,《暫時.風景》。 圖/Chris Chen提供

至於作為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成員的張乾琦,以《馬格蘭人》記錄在新聞與紀實攝影史的重要前輩,他們身穿關於數位警語的T恤,象徵紀實攝影在技術變遷與世代交替中的挑戰;本次亦展出北美館典藏其作品《在路上》,以影像結合聲音敘事,引領觀者回望其攝影之旅。

張乾琦,《馬格蘭人》,2007,銀鹽相紙。 圖/Chris Chen提供
張乾琦,《馬格蘭人》,2007,銀鹽相紙。 圖/Chris Chen提供

凱薩琳·歐佩《現代主義者》,則是以852張靜態影像組成的影片,由歐佩的舊金山藝術家朋友扮演一位社會邊緣人,藉由縱火行為表演,及燒毀的現代主義建築新聞報導圖片,呈現反烏托邦和後末日世界敘事,探討當今全球動盪的環境、政治與社會議題。

凱薩琳.歐佩,《現代主義者》。 圖/Chris Chen提供
凱薩琳.歐佩,《現代主義者》。 圖/Chris Chen提供

凱薩琳.歐佩,《現代主義者》影片。 圖/Chris Chen提供
凱薩琳.歐佩,《現代主義者》影片。 圖/Chris Chen提供

視覺風景的內省與感知

透過相機裁切的現實片段,揭示觀看的深層意識,亦反映攝影者的內省與感知。森山大道《記錄:台灣》

此次選出15件,他在2010年跟2014年來臺灣拍攝的照片。在他以直覺快速捕捉臺灣街景的風貌,可以感受到他極具代表性的高反差、粗顆粒與傾斜失焦的黑白影像構圖,也能體現他在移動中所產生的晃動與失焦,以及獨特的臨場感,亦巧妙反映出台灣社會的變遷與文化流動的歷程。至於西野壯平《山線,富士》以交織身體經驗與環境的圖譜,將其漫遊城市所見不同視角的風景影像,拼組成具多向度的人文地貌;另透過曝光GPS記錄日常行走的軌跡,以光點紀錄個體與城市之間的連結與脈動。

展場一隅。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森山大道,《記錄:台灣》。 圖/Chris Chen提供
森山大道,《記錄:台灣》。 圖/Chris Chen提供

森山大道,《記錄:台灣》。 圖/藝術家、Akio Nagasawa、亞紀畫廊提供
森山大道,《記錄:台灣》。 圖/藝術家、Akio Nagasawa、亞紀畫廊提供

西野壯平,《山線,富士》,2021,噴墨輸出、相紙,227公分×152.3 公分。 圖/藝術家、倫敦Michael Hoppen畫廊提供
西野壯平,《山線,富士》,2021,噴墨輸出、相紙,227公分×152.3 公分。 圖/藝術家、倫敦Michael Hoppen畫廊提供

西野壯平亦透過曝光GPS記錄日常行走的軌跡。 圖/Chris Chen提供
西野壯平亦透過曝光GPS記錄日常行走的軌跡。 圖/Chris Chen提供

出自對於百年後人們如何看待現在記錄的好奇,全明遠《時空膠囊—VR攝影計畫》以虛擬實境整合技術,再現臺灣著名的市集、觀光地標和大型活動的紀實影像,觀者透過頭戴顯示裝置重返既熟悉又陌生的特定時空,從封存的視覺敘事中延續身歷其境的體驗,進而探索過往與想像未來。

全明遠,《時空膠囊—VR 攝影計畫》,2020, VR 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全明遠,《時空膠囊—VR 攝影計畫》,2020, VR 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至於安娜‧里德勒《晝夜曲》乘襲以往探討時間、記憶與數位媒材的關係,透過AI生成夜間綻放的花朵影像,以非人類的時間呈現生命的韻律,開展自然與數位影像融合的感知維度。同時,因拍立得的消退期為8年,為此她特別用拍立得捕捉花卉盛開的照片,當拍立得緩緩消退後,將會慢慢呈現在虛擬的nft上,自此從紙跡上消失,並轉至另一個虛擬的時空進行保存,也藉此體現出一種時間的憂傷感。

最後,向來關注人類與其他物種的生存關係的羅晟文《Watch Out》,透過看似詩意的風景影像,引領觀者尋找藏匿其中的「寶物」— 那些根據路殺動物殘軀設計、以金工設計打造而成的珠寶,一方面提供大眾行經該路段降速的理由,同時也凸顯出現代公路與生態棲地的矛盾,並使得更多人能重視人類與自然的共存關係。

安娜‧里德勒,《晝夜曲》。 圖/Chris Chen提供
安娜‧里德勒,《晝夜曲》。 圖/Chris Chen提供

羅晟文,《看路》。 圖/Chris Chen提供
羅晟文,《看路》。 圖/Chris Chen提供

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展期:2025年3月29日-7月13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3A、3B展覽室

參展藝術家:張乾琦、周慶輝、全明遠、何經泰、謝三泰、石內都、劉振祥、羅晟文、森山大道、西野壯平、盧純澤、凱薩琳·歐佩、安娜‧里德勒、沈昭良、杉本博司、黃海昌、徐冰

官網:http://www.tfam.museum/

最新文章

創作才女 LÜCY 第二張專輯海內外好評不斷,《晚安巡演》足跡遍布12個城市並持...

比專輯更私密的演出!才女 LÜCY《晚安巡演》6/20 Zepp New Taipei開唱

2025/04/24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一起思考「幾個波浪號才對~」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幾個波浪號才對~探索訊息的多義性

2025/04/24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四檔展覽揭開序幕!其中由新北藝術團體「新店男孩」攜手年輕藝術團...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北美登場!攜手XTRUX建構虛實流域

2025/04/23
礁溪老爺酒店年度企畫「閱讀與旅行--12位旅人,12場文學行動」,多位講者出席記...

環遊世界80盤 詹宏志:從廚房遠眺美食的地平線

2025/04/23
李安最具自傳色彩的系列作!國家影視聽中心特別放映「父親三部曲」,金馬影帝郎雄精湛...

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2025/04/23
詩人吳晟出版新書,是他對土地對樹木的深情。圖/有鹿提供

詩人吳晟半生不忘種樹 新書以詩、散文、政策 與樹約定

2025/04/22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2022臺北獎首獎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堆疊日常飲食消費微景...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第17屆主題以文房四寶中的「紙」為主角,主辦單位在展場和作品中藏有許多相關元素,...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展覽以基隆的城市地景為展覽靈感,隨著城鎮依山勢起伏,與海洋緊密相連等因素,塑造了...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