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採訪、撰文/林亞璇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對小時候的我來說,學習馬戲是裝備技能,成為超人(一種獨特存在)的過程。10歲進入戲曲學院,與馬戲為伍至今21年,馬戲提醒我很多事情沒有絕對,不斷試錯、挑戰邊界、探索模糊地帶是它的本質。馬戲讓身為完美主義者的我變得有機,找到人生的平衡。

會投入女子馬戲,來自大學時腦海一閃而過的疑問:那些厲害的學姐畢業後都去了哪裡?學校裡女同學這麼多,為什麼知名的馬戲工作者都是男性?探究原因,我們自小接受的馬戲訓練多以性別氣質、生理條件分工,導致女性受限嚴苛框架,角色被弱化的現象。以大學畢業製作的全女子馬戲小品為起點,2019年我在創造焦點團長李仕洋的鼓勵下,嘗試首次編導女子馬戲作品《#Since1994》;2021年創立女子馬戲創作平台,建立導生制的人才培育環境。

女子馬戲讓我發現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創作者,而不只是演繹作品的表演者;擁有從自身出發的主體性,不把定義自己的眼光交給外界。因為不想讓「做自己」只是吸引觀眾買單的口號,我不再修飾社群上發佈的照片、學習告別容貌焦慮,我想要真誠面對所有感受與階段。我認知到不可能一開始就超愛自己、想通一切,而是在創作過程中不斷檢視真心,一點一點累積對自己的喜歡。

梅芷菱作品《解除武裝Unarm》。
梅芷菱作品《解除武裝Unarm》。

最初開始做女子馬戲時,一直在思考如何強調女性馬戲工作者存在的重要性,後來發現,我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訊息,揭示了打破男性主導結構的可能。女性表演者對細節的關照,對動作為何如此演繹、故事為何這樣述說有著追根究底地在乎,那讓作品的溫度更細膩飽滿,也促使我們更誠實追溯自身創作動機,而非以觀眾的取向與喜好為優先。

《#Since1994》從2019至2025年的作品演變,體現了我們的經驗與成長。2023年在愛丁堡藝穗節欣賞了澳洲女子馬戲團YUCK Circus的演出,他們用幽默反諷的方式轉譯議題,那種自信好有能量,讓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也能產生思考,打開對話空間,是我對女子馬戲很嚮往的狀態,也啟發我們調整《#Since1994》的力道,減少嚴肅與憤怒,帶入更直接的觀眾互動與視線交流,創造一種更輕鬆溫柔的滲透力量。

創造焦點的女子馬戲作品《金剛芭比》,於2024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開幕式演出。
創造焦點的女子馬戲作品《金剛芭比》,於2024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開幕式演出。

發展作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女子馬戲人才的缺失,思考如何培育與留住人才。從「我們需要什麼、想學習什麼」的思考出發,媒合業界不同擅長的導師,讓女子馬戲創作者獲得更多工具與資源。同時透過偏鄉演出、校園分享等方式推廣馬戲,讓他們知道這是一個性別友善、有發揮空間的環境,希望吸引對馬戲有興趣的女性加入。

馬戲是一種在不確定性中尋找可能的集體創作,務實又獨立的我好像因此得以保有很童趣的一面,並提醒我去留意各種與創作相關的生活小事和議題,可以說,馬戲是我與世界的重要連結。也因為做女子馬戲,我聽到了很多聲音,發現很多人可能都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一些當下無法言說與面對的「不舒服」,直到因為看了我們的演出,知道了那個不舒服是什麼,知道那個不對勁無關於自己不夠好,而有了去理解的勇氣和能量。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29「馬戲打開生活的想像」

搖晃是為了平衡,有墜落的可能才能安穩落地,願意嘗試的人才擁有可能性,馬戲在時間空間裡鑽出縫隙,成為生活的陪伴,讓開心、挫敗、恐懼得以安置,化為成長的契機。本期專題和讀者一起探索馬戲的魅力:看見台灣馬戲的百年變遷,認識馬戲藝術的前世今生以及跟生活的關係,再藉由四位工作者的眼睛拜訪產業現場,並從一齣馬戲的幕後找回快樂的勇氣。

◎圖片提供:梅芷菱

◎責任編輯:林亞璇

Issue129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最新文章

Bergs Potter的小小花園落腳於台南 漁光小島的「森初.moricasa...

Bergs Potter 首度登台  森/CASA 聯手呈現丹麥工藝陶盆的北歐森林美學

2025/11/27
第三屆「用閱讀跨年」,12月23日登場,卡司陣容強大。圖/誠品提供

「用閱讀跨年」12月23日登場 十位講者接力陪讀者以閱讀辭舊年迎新歲

2025/11/27
C-LAB穹頂劇場重磅回歸!「FUTURE VISION LAB 2025」匯聚...

FUTURE VISION LAB 2025登場!七國12件沉浸式作品C-LAB穹頂劇場亮相

2025/11/27
〈萬花筒之家〉。圖|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攝影|透島影業

迷你蹦11/26桃兒美館年度大展登場!完整的展覽細節從3+1主題走進微縮大世界

2025/11/27
2025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TPAC Photo by 東霖

專訪2025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把藝術家的內在世界翻譯成一種共學

2025/11/27
六本木之丘純白聖誕樹!有用主張以Whirling Wish點亮東京文化都心。圖|...

六本木之丘純白聖誕樹!有用主張以Whirling Wish點亮東京文化都心

2025/11/26
從北歐森林到高雄濕地,重拾土地的感官記憶!伊朗裔德籍跨領域藝術家帕里薩.卡里米(...

《連結失落的風景》高美館KSPACE登場!以創作打開土地風景

2025/11/26
布拉瑞揚舞團以阿美族豐年祭與布農族歌曲,為國際學生帶來專屬台灣傳統文化的大堂課的...

布拉瑞揚舞團以豐年祭歌舞!真實踏在土地上,舞一曲屬於這塊土地的歌

2025/11/25
2025秋天藝術節壓軸鉅作《仁慈小酒館》11月28日至11月30日臺北表演藝術中...

2025秋天藝術節《仁慈小酒館》北藝中心亮相!以無聲告別點亮家族記憶

2025/11/2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