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1982年出生、現居台北的李承道,從早年拿過村上隆Geisai藝術大獎,還曾被村上隆親自剃過頭,到近期受邀參與Mattel 80週年邀請展,成為該展唯一受邀的台灣藝術家,亦於2025曼斯特國際藝術展(4月17—4月20日)攜手作詞家方文山、手工改裝車廠Rough Crafts 主理人葉韋廷共創藝術公仔「小青」。
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師範大學美術碩士,他以硬底子古典繪畫技法結合當代寫實肖像,再融入鮮豔用色、浮誇敘事風格,不只巧妙反映社會現實、消費主義、流行文化、二次元動漫思維,更充份體現帶有詼諧感的黑色幽默,與隱匿於畫作背後,值得深思的獨有見解。
此外,在繪畫得心應手的同時,李承道也將3D列印技術納入創作的畫框與雕塑,並於2016年以藝術總監身份為歌手張靚穎量身打造「Dust My Shoulders Off」MV,以不斷穿越交錯名畫與現代人物的場景備受各界關注,亦摘下紅點設計獎,近期他也在為亞洲天王製作MV。因為,對李承道來說,「藝術如果只是會畫畫,那也未免太簡單了。」於是,2023年李承道將工作室「小李顏料行」自八里遷至深坑,透過這條蜿蜒上山的路徑,他以時間、距離拉開了紛擾,也讓深坑成為想像與實踐的打火石,持續敲擊出一件件足以燎原的創作。
因為Arc咖啡,李承道讓工作室落腳深坑
談起深坑,多數人的直覺就是「臭豆腐」,但對於愛喝咖啡的承道,在決定搬離八里,尋找下個落腳地時,他更在意的是生活周圍,是否存在與自己頻率相近的場域。承道笑說,「其實原本是去貓空,但因為太想找咖啡喝,才意外發現到原來深坑有個這麼漂亮的地方。來到Arc咖啡,我感覺像是到了某個人的家裡喝咖啡,但他家空間卻提供了如此特別的環境。」
尤其在與老闆黃勝杰深聊過後,承道才曉得2016年創立的Arc咖啡前身是汽車工廠,最初開店是老闆黃勝杰父親的夢想,因學習造船的黃父想蓋一間類似船隻造型的房屋(Arc即是弧度的意思),於是黃家將早年深坑憑藉景美溪所發展的渡船頭文化為概念,結合相對抽象的造型,以清水模為材,自地自建出一棟帶有通透玻璃屋的陸上方舟。
更重要的是,Arc不只是提供好咖啡,也經常與在地藝術家合作舉辦攝影展與畫展,不只為場域增添獨有色彩,也為青年藝術家提供作品亮相的舞台。為此承道深刻感受到,「來深坑的人們都在實現自己的理想生活。」因此,2023年李承道便決定將工作室遷至深坑。
必訪南國深坑咖啡!「有人在這裡很懂得另一種生活」
接著我們來到北深路上,開業約兩年半的南國深坑咖啡,是承道意外發現的咖啡店,他說道,「喜歡咖啡的人有兩個部分是很有意思的,一個是你烹煮咖啡的方式,另一個則是尋找咖啡店的過程。南國是我剛來深坑時路過發現的。這種風格的店通常要去日本才找得到,臺北有些則是經營的太刻意,但在深坑,談不上什麼競爭或策略,這裡更像是老闆本來就一直擁有這樣的lifestyle。尤其它的外觀只有簡單的裝飾,並不是整個蓋新的,讓我感覺到,有人在這裡很懂得另一種生活,這也是我願意常常來這的原因。」
老闆道格原本是台北Book ing Bar 的調酒師,副業則是與朋友合夥從事日本選物電商,後來因媽媽想開咖啡店,道格便決定回來幫忙,想不到一待就再也沒離開了。從店門口以木頭大門、木百葉搭配植栽烘托的愜意氛圍,到推門踏入空間後,由黑膠唱片、水族箱、衝浪板、藤編燈飾織構而成的南國風情,道格說這裡的風格就是他們一家人生活的延伸。
來到這裡,不妨試試由花蓮春小樹咖啡店特別為南國深坑咖啡所烘製的配方豆,以水洗衣索比亞的輕盈柑橘香、日曬衣索比亞甜甜果乾味,再以醇潤的瓜地馬拉做尾韻,一如南國給人的調性舒服又溫暖。另外還有單品手沖囊括安堤瓜花神(中焙)、肯亞AA水洗(淺中焙),與哥倫比亞希望莊園粉紅波旁(淺中焙),如果想來點清爽感則不妨試試水果茶或鳳梨漂浮。
但來到南國深坑咖啡,絕對不能錯過道格親手製作的義大利麵、漢堡等餐點。道格補充說道,「我以前在銅猴子時,廚房裡全都是菲律賓人,我跟他們超級好,後來要開店時其中一個朋友Brandon不只教了我一整套菲律賓菜,也教我如何做義大利生麵。」道格謙稱這些料理沒有特別的巧思,就像是煮給朋友吃的餐點,但只要嘗過一口,立刻就會被他的義大利手工寬緞帶麵圈粉。此外,店內甜點皆由夥伴璦林負責,全部都是自行研發、純手作,風味完全不輸給名店。
深坑潮流豆花店!用HUMAN MADE折疊箱吃一碗豆花
如果怕喝太多咖啡,承道說深坑還有一家很有趣的豆花店。一走進鳥栖豆花,完全驚呆,根本是展示潮流藝術的私人小藝廊。從牆上KYNE x FTC x水原希子厭世少女黑色滑板、日本藝術家花井祐介x Kenya okuno滑板,或是Tom & Jerry Be@rbrick庫柏力克熊公仔等,到以日系品牌HUMAN MADE的標準折疊箱化身為用餐的桌子,以及店內隨處可見日本著名玩具公司之一的Medicom Toy的作品。簡直目不暇己。
鳥栖豆花於2023年底開業,從小在老街跟著媽媽賣豆干的葉老闆,高中時期便熱愛潮流藝術,因此,當他想創業時雖然承襲家中販售豆製品的概念,卻想做點不一樣的,因而改為經營豆花店,讓想躲太陽的人們可以輕鬆在此享受消暑甜點。店內主要販售黑糖豆花、豆漿豆花,配料含紅豆、花生、芋圓,也可額外加價粉圓、限量手工黑糖粉粿,或是一球黑糖冰沙,同時另有提供黑糖冰與美式咖啡、拿鐵等。
承道表示:「我覺得葉老闆跟我喜歡的東西很接近,而且雖然這家店的營業項目是豆花,但裡面也像是一個私人的studio,讓豆花店也能變得這麼潮。因此,我覺得來到深坑的人,都是來實現自己夢想的,每個人都能呈現自己內心想像的空間。特別是,這間店從擺設到桌椅,看得出來老闆很願意分享,因為有些收藏品我們買回家都捨不得用,但他都直接擺出來。」於是,當我們坐著吃碗豆花,再欣賞一下當代潮流藝術時,才發現到深坑的風景確實跟想像中有點不一樣。
距離是一種篩選,讓繁瑣沉澱下來
在前往承道工作室的路上,他說深坑還有一個神奇的所在,那就是福音山莊。該社區位於當地置高點,「這裡是有個建商蓋到一半倒掉後,大家才又陸陸續續把產權買起來再重新整修,因此社區裡的外觀並不一致。」此社區極其神秘,裡頭有豪宅、廢墟,也有具藝術感的建築,完全臥虎藏龍。不過,李承道並未在此尋覓到適合的場域,因此他的工作室則是位在翠谷街。
不過,承道表示,「工作室從過去的八里到現在的深坑,我都不是要找一個方便的地方;因為對創作的人來說,我們需要的其實是時間,我並不需要立即對事情做出反應。所以這段從台北開車過來的30分鐘路程對我來說蠻重要的;它就是在消化、內化我自己。因為創作並不在於我們吸收了多少靈感,而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反芻出來。有時間去思考,不急著去做出回應,我覺得這是藝術家養成的一種狀態。與其快,不如選擇慢。」
特別是對他來說,距離也是一種篩選。因為在過程中,會把一些很急、很繁瑣的東西慢慢沉澱下來。同時他也發現到,真的想來深坑找他的人,並不會介意這一段路的距離,而他自己的心境也相對淡定了起來。
有趣的是,都市長大的他,其實是故意給自己跟人群保持距離的狀態,「因為現在這個階段的我,需要有距離的看待事情,也避免自己再有太複雜的思緒或刺激。因此在深坑,我覺得它能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去設計我需要的空間,同時也能去進行我每天需要去執行的事情。」
開箱李承道工作室與他的一日行程
來到李承道工作室,獨棟兩層建築的空間,由他與大璽空間設計吳東叡設計師共同完成。一樓為工作場域、牆體保留板模拆開的樣子,維持較為搖滾的感覺,而二樓則是起居室,訪客多在此區接待,氣氛相對愜意舒適;前院還有一塊草地,是以曼陀羅、九重葛等植栽勾勒出來的風景。整體空間偏工業風,但除了不鏽鋼外,他也加入了相對溫潤的木頭元素,其木作以夾板染色技法,在保有木片紋路的同時,亦創造出他想要的色調,讓場域充滿溫度,而不過度冷冽。
承道笑說,「我現在來到深坑,變得很重視心靈,每天都會跟著資深健身教練麥克·菲奇(Mike Fitch)的動物流訓練(Animal Flow)影片做些運動。因為有個說法是人從靈長類進化到站立後,就喪失了背脊的訓練,因此我到工作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會先做點運動,然後再手沖一杯咖啡。」沖咖啡是他工作前的儀式感,從選咖啡豆、決定用哪一隻壺沖、使用哪個杯子,到最後沖完、喝完,他才會去面對要做的事情。
即便他當天沒有任何創作日程,還是會維持每天都到工作室的狀態。「就算只是掃地、整理物件都沒關係,因為工作室是藝術家的心,所有的想法都是在這裡發生,因此這個空間與創作者的關係是至關重要。同時,我覺得創作者的能力不只有畫畫、創作,還有實現自己想法與理想的狀態。」
因此,在創作上他依舊主張隨心而行,「每個遇到的機緣都會影響創作。我在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已經證明過自己能做出一些作品,也獲得藏家以及藝術圈的認同,因此現在已經不用再去證明自己有能力這件事。特別是,我覺得創作的人其實是向內挖掘,以前我們會覺得要出國、要看東西、要吸收,但我現在覺得已經不再是資訊多寡的問題了。」對他來說,藝術家等待的是時間,內在越淡定、越穩定,越能抓到創作的節奏。
從2023年工作室遷至深坑至今,他始終享受在這個介於都會與鄉村間極為曖昧且美好的地域創作,因為他知道在深坑,每個落腳的人都懷揣各自的想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日子過成像詩一樣。
最新文章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