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為慶賀今年2月獲美國導演工會(DGA Awards)頒發終身成就獎的國際名導李安,國家影視聽中心將於5月1日至6月1日放映李安導演早期的代表作「父親三部曲」《推手》(1991)、《囍宴》(1993)和《飲食男女》(1994)。不只讓影迷們有機會回顧李安導演的創作初心,也能透過大銀幕感受到金馬影帝郎雄的精湛演技。
從家庭出發!極具自傳式色彩電影系列
導演李安曾在《the Guardian》專訪中表示,「我已故的父親李昇,是位傳統的家長。我總是活在他的陰影下;那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個性害羞、溫順,從不叛逆。但他教會我如何生存、如何變得有用。」
特別是「『父親三部曲』都講老爸,有些對白就是他說過的話,許多都是我家的事。」電影濃厚的自傳色彩在影壇有一說,即是看了「父親三部曲」也就讀懂了李安這個人,以及他的創作核心。李安將父親不善表達情感、充滿威嚴的典型亞洲父親形象轉化成為創作養分,
特別是,在三部曲中,畫龍點睛的父親一角,皆由郎雄(1930年1月1日—2002年5月2日)飾演,其演技成熟老練,深刻而富情感,從《推手》裡的太極拳總教頭朱老、《囍宴》高爸爸、《飲食男女》飯店大廚老朱,皆透過演技生動描繪三種不同性格、不同職業的父親,並為觀眾帶來強烈的情感共鳴。李安認為,在他心目中,不論哪個族群,亞洲人、西方人看到郎叔的臉,都覺得他像中國父親。
「父親三部曲」一次看
▍《推手》
此為李安首部電影長片,他認為中國武術和人生哲學有關,與西方用衝突解決問題很不一樣。因此發展出練太極拳的老頭子,被接到美國和兒子與媳婦同住的劇本。
因當時李安面臨失業長達六年經濟拮据的景況,再加上該片預算有限(僅中影提供新臺幣1,200萬和另外15%的彈性預算),因此這部電影僅耗時24天即完成拍攝。時任總經理的江奉琪當年在視察片場過後,形容此部電影是「由許多碩士、博士打雜和客串之下(完成的)超級大片」。
然而無論是從劇本構思、以鏡頭流暢說故事的視覺語言,到故事背後潛藏的文化衝突、親子議題等,都讓人極其驚豔,因此《推手》亦於第28屆金馬獎入圍九項大獎,最終拿下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及評審團特別獎,當年上映票房因此開出紅盤。
▍《囍宴》
這部電影主要述敘為了應付父母催婚的同志,意圖以假結婚拿綠卡,卻被迫面對更多的謊言與真實。《囍宴》讓李安全家總動員,自己出鏡客串,妻子、兒子也在鬧洞房的一場戲軋上一角。李安更坦承,《囍宴》揉雜了許多個人經驗,父母遠赴美國參與結婚公證、婚禮上的鬧酒戲碼,「幾乎是我的自述。」該片於柏林影展首映,不但讓李安的才華躍上世界舞台,更為台灣拿下第一座柏林金熊獎以及首次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有趣的是,做為2025金馬奇幻影展開幕片,由韓裔美籍導演安德魯安(Andrew Ahn) 改編李安《囍宴》的全新翻拍版本,不只由原版共同編劇詹姆士・夏姆斯( James Schamus)共同參與創作,更邀來尹汝貞、陳冲、莉莉葛萊史東等金獎陣容助陣,從新時代視角重談同志面對終身大事的解決之道,此片將於5 月 9 日在台灣上映,屆時影迷也可一探跨越30年的兩部電影版本差異為何。
▍《飲食男女》
從父子關係的刻畫移轉到父女關係,在曾獲美國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飲食男女》中,郎雄飾演圓山大飯店的大廚老朱,每週末等楊貴媚、吳倩蓮和王渝文飾演的三姊妹回家吃飯。飯桌上的你一言我一語,有親人之間無法溝通的尷尬和失望,李安將飯桌作為「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的隱喻,充滿文化底蘊、又兼具通俗性的劇情。
一如老朱最後在家庭團圓的飯桌上說的,「其實一家人,住在一個屋檐下,照樣可以各過各的日子,可是從心里產生的那種顧忌,才是一個家之所以為家的意義。我這一輩子怎麽做,也不能像做菜一樣,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來才下鍋,當然,吃到嘴里是酸甜苦辣,各嘗各的味。」這樣的情感,時至如今依舊能產生巨大的共鳴。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部電影中,擔任手部替身演員及廚藝幕後顧問的即是人稱「台灣廚神」的青青餐廳主廚阿發師,擅長台菜及手路菜的他,以紮實的硬底子廚藝,同樣為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如果還想更深入瞭解李安導演的作品,國家影視聽中心三樓時間圖書館內亦典藏了李安導演就讀紐約大學期間完成的短片、同時是第6屆金穗獎最佳劇情片《蔭涼湖畔》(1982),歡迎影迷們加入會員入館觀賞。
《李安父親三部曲》日期:2025年5月1日-6月1日
地點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購票:https://tfaitw.pse.is/7gbnxc
最新文章
-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北美登場!攜手XTRUX建構虛實流域
2025/04/23 -
環遊世界80盤 詹宏志:從廚房遠眺美食的地平線
2025/04/23 -
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2025/04/23 -
詩人吳晟半生不忘種樹 新書以詩、散文、政策 與樹約定
2025/04/22 -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