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陳澄波《寫生的故事》特展臺史博登場!以六大單元展出逾500件珍貴文物

2025/05/07 文字編輯/陳宜慧

2025年適逢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於4月29日至2026年3月1日在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登場!展覽以「由死到生」為脈絡,從「隱藏到再現」為敘事分成6大單元。這是臺史博首度有系統且大規模的展出陳澄波家屬慷慨捐贈予的逾500件文物,同時也跳脫以往二二八事件悲情視角,改以「寫生」為核心概念,揭示陳澄波精彩且充滿生命力的一生。同時,展覽也特別打造張捷收藏文物的狹小閣樓「半樓仔頂」,讓觀者親身體驗這批臺灣重要文化資產,是如何被保存下來。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於即日起至2026年3月1日展出。 圖/文化部提供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於即日起至2026年3月1日展出。 圖/文化部提供

逾500件珍貴文物首度有系統性展出

此次特展首度有系統且大規模的展出陳澄波家屬慷慨捐贈予臺史博逾500件文物,囊括陳澄波遺書、受害衣物、遺照玻璃底片與照片等二二八事件重要文物,是少見的完整展出。

此次策展主要扣緊陳澄波與其家人,尤其是其妻張捷,因此亦展出了描繪人物、家與家庭主題的油畫、速寫及膠彩畫,包括《自畫像》、《我的家庭》、《小弟弟》、《祖母像》、《初秋》及《千古不休》等作品。透過畫作與文物的對話,邀請觀眾們一同探索這個藝術家庭,領略時代氛圍。而陳澄波精彩的寫生作品,如《嘉義街景》,也在展出之列。

同時,現場也展出陳澄波的手寫信件、明信片、親筆手稿,以及他與同好、學生的來往作品,相關照片及論述等,並透過特別設置的數台數位媒體裝置,讓觀眾可以自由探索細節。

展場一隅。 圖/文化部提供
展場一隅。 圖/文化部提供

六大主題單元亮點一次看

此次特展以「寫生」為核心,並結合多重視角構成的敘事脈絡。既梳理了熱愛寫生的陳澄波創作,也引領觀者回望其妻子張捷以長年的秘密收藏,為他不幸隕落的生命「寫生」,同時臺史博也藉由此次展覽,為他們一家人與其時代「寫生」。

展覽以「由死到生」、「隱藏到再現」為敘事架構,透過六大單元「生命之章」、「半樓仔頂的秘密」、「超級藏家張捷」、「咱的家庭」、「街道上的畫家」、「為世界留下的」,一睹這段值得一再回探的時代風景。

▍第一單元「生命之章」

陳澄波熱情投注於繪畫,致力推廣藝術,也是熱心公眾事務的地方聞人,卻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在嘉義火車站前遭公開槍殺。此區從他藝術生涯起飛時的自畫像,到他對家人與社會傾注深刻關懷的遺書,以及妻子張捷秘密收藏的死亡見證,包括受害時所穿的衣服、玻璃底片及照片等文物,體會他生命的重量。

單元一「生命之章」。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一「生命之章」。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一「生命之章」。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一「生命之章」。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陳澄波遺書首次完整展出。 圖/文化部提供
陳澄波遺書首次完整展出。 圖/文化部提供

▍第二單元「半樓仔頂的秘密」

位於嘉義蘭井街與國華街口的陳澄波故居,是個縱深2.5公尺、內部搭建閣樓的淺型街屋,在半樓仔頂的10坪大空間裡,藏有陳澄波的所有畫作、照片書信、各式文件、繪畫用具,亦見證著張捷年輕時的回憶、兩人共組家庭的成長發展軌跡。

歷經長年的捲曲與疊壓,許多畫作和文物因此受損、蛀蝕。近年來,這些文物藉由專業修復逐漸恢復風采,也在後人的整理和研究過程,發現深藏其中的許多秘密。此外,展覽也特別打造張捷收藏文物的狹小閣樓「半樓仔頂」,讓觀眾能親身體驗張捷當時所面臨空間窘迫、環境潮濕與蟲害等困境,也讓觀眾更能具體瞭解這批臺灣的重要文化資產,是如何被保存下來。

單元二「半樓仔頂的秘密」。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二「半樓仔頂的秘密」。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超級藏家張捷的秘密基地半樓仔頂。 圖/文化部提供
超級藏家張捷的秘密基地半樓仔頂。 圖/文化部提供

▍第三單元「超級藏家——張捷」

1899年出生的張捷,成長於舊傳統與新時代思想並存的時期,也恰逢臺灣摩登文化的開端。張捷不只是「藏畫的人」,還將各項承載家族記憶的物件珍藏在閣樓的各個角落,可以想見她的善於收納、以物念情。從她的蒐藏對象及數量來看,稱其為「超級藏家」也不為過。從她的個人收藏,可以看到一名女性的成長,及其時代風景的轉變。

單元三「超級藏家張捷」。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三「超級藏家張捷」。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三「超級藏家張捷」。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三「超級藏家張捷」。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展出陳澄波之妻張捷繽紛的織品,顯示裁縫是早期臺灣女性重要養成手藝之一。 圖/文化部提供
展出陳澄波之妻張捷繽紛的織品,顯示裁縫是早期臺灣女性重要養成手藝之一。 圖/文化部提供

▍第四單元「咱的家庭」

將近三十年的婚姻生活,夫妻兩人「張捷主內、陳澄波主外」,組成為藝術努力的家庭。留學日本、任職上海,奔波各地寫生籌辦活動的陳澄波,會挑選明信片、寫信給孩子,也為家人和他們的住居留下許多畫作。觀看這些家人間的作品、書信,寫實又溫暖,能感受到一家人的流轉、成長和濃厚的情感。

單元四「咱的家庭」。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四「咱的家庭」。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四「咱的家庭」。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四「咱的家庭」。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現場互動體驗可仔細欣賞陳澄波在外奔波,持續寄回許多給家人的書信。 圖/文化部提供
現場互動體驗可仔細欣賞陳澄波在外奔波,持續寄回許多給家人的書信。 圖/文化部提供

陳澄波家人的畫作,能感受到一家人濃厚的情感。 圖/文化部提供
陳澄波家人的畫作,能感受到一家人濃厚的情感。 圖/文化部提供

▍第五單元「街道上的畫家」

陳澄波熱愛寫生,街道就是他的畫室,從張捷珍藏多年的畫具,可想像他帶著畫具、畫布、背著畫架前往寫生路上的樣態。在張捷蒐藏的陳澄波照片、文獻當中,也可以看見陳澄波在繪畫以外的樣貌。他積極串聯美術界人士,為臺灣文化整體的發展努力,更始終對社會懷抱高度的熱情與關懷,戰後更參選嘉義市參議員,投身政治工作。

單元五「街道上的畫家」。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五「街道上的畫家」。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五「街道上的畫家」。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五「街道上的畫家」。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第六單元「為世界留下的」

假如張捷、陳澄波少了那麼一點留存世間的意志與決心,散佚了這些文物、畫作與生活見證,我們將無從知曉這個藝術家庭的故事,當我們回顧臺灣的美術,乃至整個臺灣歷史的時候,也將偏失極其關鍵的一部分。因此,最後這個單元也引導觀眾一同思考個人留存與歷史的關係。

單元六「為世界留下的」。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單元六「為世界留下的」。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6年3月1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7:00(每週一公休)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臺史博官網:www.nmth.gov.tw

最新文章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