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台灣魅力,還是視覺文化偏見呢?/攝影師 鄭弘敬
過了十年,台感又再度被韓國人詮釋了一次,加上感性兩個字,增加了不少復古情懷,亂不亂似乎不再是重點,而是畫面中滿滿的對於現在人造風景的一種反思。到底是什麼造成這兩次台灣風潮的呢?或許只是來台灣比較容易取得一九七〇至八〇左右的建築風景?還是其實因為韓國人在台灣拍照會有一種混血感?屬於亞洲人的懷舊情懷應該是長什麼樣子?或是說這種情懷,建立在過去體制與制度尚未明確,大家都還在與人搏感情做事曖昧的那個年代?
這讓人想到外國人拍台灣,跟台灣人拍台灣是完全不同的風貌。亂抓一把說的話,那是一種視覺文化偏見,講好聽一點可以說是視覺文化的meme。最有名的異鄉人視角大該是Robert Frank的《The Americans》吧,雖然是異鄉人卻重新定義了世人對美國社會樣貌的定義?自己國家的人有時候很難定義自己是什麼,大多時候需要靠外在的人來定義,講來講去這件事就是弔詭。
大致來說這些照片都是屬於比較邊陲一點的地方,有點荒廢或是說淒涼的,可是也不是荒郊野外,而是大都市的邊陲地區的感覺,這些邊角料地區其實才真的是一個城市最吸引人的味道,就像滷肉鍋外面那層黑金的不知道是什麼物質的東西一樣。
鄭弘敬 teikoukei|1983年生於台北,2007年赴日學拍照。現在,在台灣與日本拍照,在路上拍照,也可以幫你拍照。作品多見於台日生活風格媒體,出版攝影集《台北無聊風景》、《攝影泡沫紅茶》、《1LDK》等。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34「打開台灣感性,走向南方世界」台灣感性風靡韓國,日本雜誌接連製作台灣特輯,歐美對台灣政經文化投以關注⋯⋯這些好奇眼光中,無不隱含了一種對南方的想像。同時,島上越來越多人選擇南漂或回鄉,來自南方的創作茂盛生長,台灣也正在重新想像自身的南方。本期專題從「南方的台灣,台灣的南方」展開,蒐集國際視角與在地經驗,探索一種偏南的生活質地與情感。
![]()
◎攝影:鄭弘敬
◎責任編輯:林亞璇
Issue134
最新文章
-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
賀羽薇陶藝展《摺色》朋丁登場!以平面繪畫手法融入全新詩意陶作
2025/07/11 -
倫敦泰特爆紅展覽!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台灣首展富邦美術館7/26亮相
2025/07/11 -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
2025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登場!8檔演出橫跨AI、生態神話多維度作品
2025/07/10 -
FOCASA首屆《身體藝術節》7月花蓮登場!集馬戲、跑酷、市集一次體驗
2025/07/08 -
國際編舞鬼才雅絲敏.瓦迪蒙首登台!《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8月衛武營登場
2025/07/08 -
阿里山小火車駛進科博館!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7/2台中開展
2025/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