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開箱2025臺灣文博會「水風景」文化策展區!走入穿霧森林、點亮一盞水燈

2025/08/01 陳宜慧

生活在一座島嶼上的我們,如何以水為線索脈絡探索人與環境之間的多重關係?2025臺灣文博會於8月2日至8月11日登場!今年以「水風景」為年度主題,其中「文化策展」落腳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並透過四大主題「穿霧之境」、「有河之靈」、「接海之島」、「臺灣萬水」,與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首度在文博會規劃的工藝快閃選品店「日常+」,呈現臺灣文化生態。想知道今年有什麼值得一看的亮點?從展覽裝置、沉浸體驗到地方選品,一起透過五感探索臺灣獨有水文化吧!

2025 臺灣文博會搶先看!「水風景」打開島嶼記憶的文化旅程。 圖/文化部提供
2025 臺灣文博會搶先看!「水風景」打開島嶼記憶的文化旅程。 圖/文化部提供

策展人引路!一睹展場精彩亮點

▍穿霧之境|地點:松菸二號倉庫

由偶然設計曾令理擔任策展人,她表示,全世界只有1%的森林可以被稱為霧林,而台灣多山的特殊地理環境與海拔才造就出如此特別的霧林風景,因此策展團隊便決定以「霧林」為切角,去談論水是如何介入文化。

走入展場,迎面襲來的是由芳香小舖帶來如森林般的檜木香氣,以木質調為基礎,再點綴上玉山薔薇等不同氣味,讓步伐多了不少眷戀。從入口一路前行,用新竹人造林的柳樹構成如森林般的場景,再加入以燈光烘托而成的迷霧效果,順著展場動線,我們一路行經人工、伐木、高山、湖泊;曾令理笑稱,「這其實是一個可以胡亂遊逛的展場。」沒有具體分區,但觀者可以隨性走入,無論是踩過樹葉時發出的沙沙作響,或是在投影樹影中穿梭掩映的姿態,都能感受到五感沉浸的氛圍。特別是展場本身即是歷史建築,天花木屋頂與展場中擺放的木頭,亦巧妙形成了一種相互輝映的美感。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此次展品主要與森林相關,從書籍、繪本、獵人們打獵的補具,到阿里山「森2488」文創小物等,每樣展品都可以拿起來稍微翻閱。同時,因台灣森林極具濕度,雲霧帶間也孕育了極佳的茶葉文化,因此現場也展出首屆百大文化基地名單上的臺灣紅茶等。

展場最後一小段來到了湖泊區,曾令理表示這裡是休息區,歡迎大家下來亂踢一下樹葉,並襯著燈光反射營造出小池塘蓄積水窪的錯覺。同時,此次展覽亦與齊柏林基金會合作在場內輪播與森林相關的影像,其中也有《揹獵物的女人》紀錄片,因此觀者亦可坐在此區觀看影片。同時,為了呼應山林裡經常有為了爬山人準備茶水的臺灣風格,策展團隊也特別放上了奉茶,歡迎大家倒一杯茶來喝。

對曾令理來說,「這次最大的展品就是整個空間,因為我們想要把一段森林帶進來展場。」此次約莫展出50件作品、多半尺寸不大、小小的,讓人邊走邊看才會發現。「我有藏了很多小東西,讓人很像在森林裡撿到一顆松果的遊玩感。」無論是翻閱讀物,亦或是抽取一張AI共創籤詩,每個人都能在展場中感受到彷彿置身霧林之際的美好。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有河之靈|松菸三號倉庫

由嶼人設計工作室曾雅欣、林中一策展,曾雅欣表示,此區主軸為敘事,先談「有,河之靈」這個東西,「我們先假設它存在,無論信仰與否,其實水是有靈的,所以一踏進展場,我們去談就是一個河,先以相對抽象的山水意象勾勒,再放入與水信仰有關的展品。從王船信仰、游天河,再來會游冥河;因此也會展出一些水下的故事、音樂,比如柯拉琪、同根深這類的音樂風格。」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在展場設計上,團隊特別使用了廣興紙寮的茶渣紙與農用網布,形構出獨特的氛圍。曾雅欣表示,會使用手工紙是因為在談到做神像最容易入靈的材料,經常是紙,因此才加入了這樣的元素。讓整體逛展像是從海口慢慢往山上走,再從海邊回到聚落。

此外,談到神靈,也有聚焦廟的主題,因有部份台灣特色廟宇,其實跟水信仰是有相關,因此在展場的最尾端也有一個數位水燈儀式可以體驗,掃描寫下後,就能在這條有如河道的投影中,看到自己的寫的心願。曾雅欣也分享道,會想要做水燈體驗,其實是因為「我們很少思考,每次送出心願後收訊人的心情,因此不妨從神靈的角度來觀看、接收,因為那些願望有時是蠻沉重的東西,但也像是個無聲的對話。」自此,回看剛剛途經的高山、聚落,在起伏間也能看見不同層次的空間表現。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此外,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是「打帶跑廟」(Run-and-Gun Temple),像臺北士林百齡寺即因不同的落難神祇被居民共同供奉而生,而廟體長出四個輪子、像夜市攤販一樣,遇臨檢(特殊狀況)時可隨時推著走。在這此展覽中也透過紙紮藝術,詮釋出臺灣在地應對水患所發展出來的信仰,同時亦體現出我們的民族韌性。

接著來到淺山地帶,後進入平埔族、西拉雅族的主題,從刺繡去展現各種抽像的傳說。此展區故事性相當豐富,曾雅欣也希望「大家可以繞展場一圈,從冥河、天河、走到人世間,然後再走到比較多原住民族的故事,然後完整的把所有的族群都呈現。」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接海之島|松菸四號倉庫

由嶼山工房林聖峰擔任策展人,以「水社會」為策展核心,從島嶼的地理條件與文化脈絡出發,探索人、水與環境之間的多重關係。展場主體為一座懸浮於空間中的大型編織裝置,由農用棚架、漁繩與海塩構成,象徵島嶼與水共生的生命意象。裝置下方則匯集了電影、紀錄片、攝影與書籍等多元媒材,鋪展出具敘事張力的沉浸式水社會圖景。

此次展覽精選 24 部橫跨年代的影像作品,邀集七位藝術家與攝影師參與,並呈現近40 本主題書籍,涵蓋河海地景、生存經驗、信仰儀式、文化記憶與城鄉變遷等主題。透過時間、空間與觀點的交錯,引領觀者進入辯證與感知交融的閱讀狀態。這是一個沒有既定路徑的自由策展空間,觀眾可自由漫遊展區,以自己的節奏體驗水文化的多元樣貌,重新思索自身與環境、歷史與記憶的連結。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臺灣萬水|地點:松菸五號倉庫

此展覽由草字頭黃偉倫(Frank)策展,是文博會首次嘗試在文化策展中,將可販售的選品匯集成展,黃偉倫表示「我們透過水循環裝置貫穿整個展區,以相對人造的水泥磚、水管這些結構,去呈現水既是最自然也是最人工的元素,它幾乎跟我們的生活都交融在一起。」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因此團隊從 22個縣市地方風土、百大文化基地為核心主題,精心評選出167件選品,再分成「海、港、川、田」四個區域展售。現場看得到的,全部都可以購買,黃偉倫也特別邀請大眾在入口處拿起有如鹹酥雞攤前常見的購物籃勺,在展場裡夾起一件件風土選物。

第一區是以水泥磚搭構而成,主要為農產品,黃偉倫一踏進展場便忍不住說,「這是宜蘭一家超級厲害的醬,我自己試吃過,拿來拌麵超好吃。還有這個是出力釀...」光是聽他介紹,口水都要流下來。接著來到第二區「川」,以水泥廢棄物做成的夯土打造展區,這裡有oqliq設計X樂土3D列印製作的「觔斗雲」,也有喝起來有點海味的蘇澳冷泉清涼飲料,以及將擁有三百年歷史的籠仔篙變身小夜燈。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Chris Chen提供
圖/Chris Chen提供

至於中間的螢幕,主要由柯志豪挑選與水相關的臺灣流行歌曲,也為逛展帶來更輕鬆的氛圍。從檳榔渣、水庫淤泥變身的產品,或是蚵殼珊瑚擴香石等,在這裡,會看到各種新銳在地團隊的精彩作品,將傳統的物件、材料,進行更多元的轉化與造型。來到「港」區,這裡有屏東廢棄魚線編織而成的板凳等,也有與春池玻璃合作的物件,展場的最後也有咖啡吧。總之,不用多想,逛就對了。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日常+」工藝快閃選品店|地點:北向製菸工廠

在倉庫對面的北向製菸工廠裡,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首度在文博會規劃工藝選品店「日 常+」,有別於歷年展覽作法,特別嚴選 70 家臺灣經典工藝品牌、超過 400 件商品,提供茶器飲食、日常穿搭、居家擺飾等,讓平常生活使用的器具,以各自專業及理念訴說不同的生活工藝主張,從材料選擇到工藝精神,讓工藝融入生活,展現當代臺灣工藝的厚度與魅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圖/文化部提供

2025臺灣文博會「文化策展」展區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日期:8月2日(六)-8月10日(日) 10:00-18:00\8月11日(一) 10:00-16:00

官網:https://creativexpo.tw/

2025臺灣文博會

2025臺灣文博會8月登場!「文化策展」率先亮相、「品牌商展」歷年規模最大

2025臺灣文博會8月登場!「文化策展」率先亮相、「品牌商展」歷年規模最大

2025/07/16
嘉義市2025文博會展區:從「+1點」開始,發現嘉義市文創的新風景

嘉義市2025文博會展區:從「+1點」開始,發現嘉義市文創的新風景

2025/08/01

最新文章

市場裡的香料店。

沙漠地帶的紛雜淡香:摩洛哥的鹹檸檬雞塔吉鍋/溫若涵

2025/08/11
Cal pep店內人氣鼎沸。

高級食材與家常感的撞擊:巴塞隆納的鮪魚韃靼/迪拉

2025/08/11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 TFAM年度個展」於8月9日至11月16日在北美館3樓...

北美館2025 TFAM年度個展「徐瑞謙、李紫彤、彭弘智、柯良志」一次展出

2025/08/08
日本藝術家沖賢一OKI KENICHI(左)藝術家周邊,印花T恤、(右)OKI在...

專訪日本藝術家沖賢一OKI KENICHI!以螢光塗鴉疊出熱愛的霓虹

2025/08/07
台灣新媒體藝術家寧文個展《寧好!》,用自拍影像與AI生成對話,以幽默拆解數位時代...

藝術家寧文個展《寧好!》伊日藝術計劃登場!一探AI語言與性別身份圖景

2025/08/07
香港導演杜琪峯來台參加在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的電影首映。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杜氏電影風格獨具 杜琪峯:現在拍片變自私 不再以票房作為創作依據

2025/08/06
《左撇子女孩》的故事從蔡淑臻飾演的媽媽帶領兩個女兒從鄉下搬到台北開始。 圖/光年...

《左撇子女孩》入選多倫多影展、台灣10/31上映!真實呈現台灣夜市人生

2025/08/06
凹與山  Our Shame,左為主唱暨製作人小凹,右為鼓手 Isan。

 ...

凹與山新專輯《Hidden Album》集歐亞聲音藝術家一揭被隱藏的聲音敘事

2025/08/05
《關不掉的耳朵》主視覺由何佳興操刀設計。 圖/雲門舞集提供

雲門舞集鄭宗龍《關不掉的耳朵》10月首演!邀大師杜篤之以聲音穿透舞作

2025/08/0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