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文化】我拍故我在:自拍照下的形象建立與自我審視
「我喜歡自拍,不論是任何舞台」歌手葛仲珊的〈自拍〉一曲,點出了許多自拍風氣下的有趣行為。伴隨著行動裝置的精進與社群網路的發展,「自拍」成為社群時代下的普遍現象,每位使用者皆可以隨手來張自拍,展現自己並分享於社群平台上。
社群時代,自拍不再只是一張人物肖像
當然,你也可以呼朋引伴一同入鏡,一起體驗自拍的過程:或許你也曾經歷過,當一個人舉起手機準備自拍時,朋友們爭先恐後的跑到其身後,並高呼著「我有進來嗎?」、「我在哪裡?」。又或是檢視自拍成果時,先看看自己狀態如何,嚷嚷「我閉眼了啦!重來」。甚至,在自拍前進行「身家調查」,誰的手機比較好,誰的手長由誰負責掌鏡等。
除了閒來無事來張自拍,或者與友人的開心合影外,自拍者也可以藉由「自拍」說些故事,或傳遞某種訊息。例如:在移動的交通工具上自拍,要大家猜猜看自己要前往哪裡?戴上口罩,表示自拍者關心疫情之餘,也希望觀看者沒事待在家,又或是在羅浮宮與蒙娜麗莎的自拍,證明自己到此一遊。自拍不再只是一張人物肖像,更引發自拍者與觀者的社群互動。
此外,自拍也能藉由社群媒體,為自拍者建立個人特質,並成為突顯自我優勢的手段。例如:健身者能藉由自拍捕捉鍛鍊後肌肉充血的體態,建立自己身為運動者的陽光形象;名媛們與名牌珠寶與服飾自拍,來突顯自己的社經地位。
在社群媒體上展現自我,卻也是一種自我商品化的過程
然而,自拍可不是按下快門這麼簡單而已。從開啟相機開始,自拍者打理自己、尋找適合自己的角度與光線,並且在多張自拍中挑選最佳的自己給他人觀看。在這個過程中,自拍的「好看與否」在無形之中產生了一套審美的標準:什麼角度、什麼濾鏡下的「我」才好看。自拍的行為再也不僅是隨手一拍的行為,對每位自拍者而言,都是一套屬於展現完美自己的精心佈局。如此看來,當自拍成為建立自我形象方式的同時,卻也可能迎來相對應的展演壓力。
自拍照正逐漸取代純文字訊息的傳播途徑。對於自拍者而言,透過自拍訴說故事、展現優勢並且向別人建立自我特質;另一方面,面對著觀者的凝視與自拍者的自我檢視,同時也給了自拍者一套審視的標準,並在自拍的過程中修飾自我。「我拍,故我在」,毫無疑問「自拍照」成為現代人展現、修飾自我的媒介,並對於現今社群媒體的互動模式產生巨大的變革(Wortham, 2013),並且仍持續不停地組構著社群文化。
最新文章
-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
雀雀/音樂愛情劇「彈一場完美戀愛」跨國合作台劇新體質
2024/11/30 -
藝術收藏家姚謙/凝視觀音山:變幻之間,書寫屬於自己的心靈故事
2024/11/28 -
塗翔文/金馬61: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反映出的創作勇氣與堅持
2024/11/2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母萬聖節傳統:有趣而難得的社區文化特色
2024/11/18 -
雀雀/從「俗女」到「影后」看嚴藝文的全面升級
2024/11/16 -
塗翔文/「在熙的男,朋友」:初階同志議題 有哭有笑吸引觀眾
2024/11/11 -
雀雀/「X!又是星期一」:職場甘苦談 看見台灣喜劇的脈絡
2024/11/09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