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後疫情時代】袁永興/肺炎疫情加速翻轉內容產業的形式改革
音樂產業百來年的發展,載體的主流大概有六成的時間是黑膠(姑且不論近幾年的復甦),卡帶跟CD大概各占了一成五到兩成,串流崛起坦白說還不到一成的時間,卻已經是史上發展最快速、改變人們的聆聽行為(從「擁有音樂」轉成「體驗音樂」為主)、並加速產業發展進程的新平台經濟。
假若2020年的今天,人們還是以購買實體為主的方式聽音樂,這波新冠疫情帶來的會是什麼效應?恐怕將和現場演出的全球集體萎縮一樣、表演端的收入大減之外,連帶詞曲創作者的收益與唱片公司也將大受影響。然而因為串流成熟普及的關係,社交距離讓宅經濟中的串流遊戲、音樂、OTT成為避風港,換個角度看,新的聯網數位產業趨勢、將可能因此加快發展新的內容與形式的改革。
最容易體察的例子,是各個國家藝人展現的「直播協作」。一個視窗中有許多切割小銀幕,歌手跟樂手和主持人共同表演(例如Sting和Jimmy Fallon與The Roots),或是歌手每天找一位歌手遠端合唱(例如Gary Barlow),IGTV上已有無數歌手的Live獻唱,歌迷還可以sing along大家同歡,而這些都成為日後數位足跡中保留的藝術創作,點擊量貢獻的產值自然在日積月累中發生。
其次,疫情發生就在5G普及到來前,人們也許暫停了出外與群聚的活動,卻是創作者最好的靈感刺激,歌手或音樂家們除了與遙遠而在家中的觀眾建立新的聯繫外、讓音樂以更具創造性和獨特性的方式被使用和重新利用,像是透過beat saber節奏光劍這類VR遊戲,買了Green day的新歌不但邊「聽」還可邊「玩」,或是在Melody VR上觀看Imagine Dragon或是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的全景演出,當然電音DJ開各類社交平台或VR場域的派對也早已是隨時可見,於是在未來音樂plus「遊戲」、「教育」、「新創」、「策展」等等雙核心共展的崛起亦是預料之中。
再者,由於人們宅於室、創於數位或虛擬的機會加大,無論從podcast、自製綠幕節目等內容做起,進而運用線上提供的限時免費軟體,讓maker展現各類創意,這段期間正是讓有意當slash族的斜槓人生順利轉進的好時機。
當然這段期間由於使用網路的機率加大,演算法自然是大展身手的時候,相信許多人已經對廣告推播無孔不入地進入社交平台或手機螢幕上感到煩惱,但相對的音樂歌曲或是戲劇遊戲的推薦清單,自然也開始靈活馳騁在大家的螢幕上。在宏觀和微觀之間如何觀察、找出聯繫、進而了解這些結構性變化如何影響著未來,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是蓄勢待發的新能量,某些重要的轉變將在這段時期應運而生。
最新文章
-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
雀雀/音樂愛情劇「彈一場完美戀愛」跨國合作台劇新體質
2024/11/30 -
藝術收藏家姚謙/凝視觀音山:變幻之間,書寫屬於自己的心靈故事
2024/11/28 -
塗翔文/金馬61: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反映出的創作勇氣與堅持
2024/11/2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母萬聖節傳統:有趣而難得的社區文化特色
2024/11/18 -
雀雀/從「俗女」到「影后」看嚴藝文的全面升級
2024/11/16 -
塗翔文/「在熙的男,朋友」:初階同志議題 有哭有笑吸引觀眾
2024/11/11 -
雀雀/「X!又是星期一」:職場甘苦談 看見台灣喜劇的脈絡
2024/11/09 -
Ying C.陳穎/米其林摘星後加速倒閉?再談餐飲評鑑的兩面性
2024/11/07 -
雀雀/台劇「人生清理員」:描繪百態,每個人都該是自己的人生清理員
2024/11/02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新世代建築職人」:建築職人風潮的復興
2024/10/27 -
潘光中/《長樂曲》:剖析「小而美」古偶劇 高熱度絕非天外一筆
2024/10/26 -
藝術收藏家姚謙/一件收藏品的旅行
2024/10/23 -
藝術收藏家姚謙/人色:人物描繪,反應人們對自我認知的演變
2024/10/1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