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王増勇研究室/導讀《阿媽的女朋友:彩虹熟女的多彩青春》:婚家概念的轉變

2020/11/02 王増勇研究室

書封提供:大塊文化/圖片設計:500輯
書封提供:大塊文化/圖片設計:500輯

近年多元成家的意識升溫,同性婚姻合法不再是禁忌的話題,街頭驚喜求婚,穿上西裝、披上婚紗,接受大家的祝福邁向人生的下一步,一切的美好經過了幾番的變化,才有今日的風景。

早年的T穿著成套西裝,在街頭與結拜兄弟玩樂、喝酒,將鍾意的女人視為囊中物,總是有許多浪漫手段打動女人的心,又把女人放在掌上疼惜,但終究不是男兒身,互許終身的承諾無法由自己來做,只好將心愛的女人送進男人的臂彎。黃曉寧與阿寶就在這樣的時代下生長出屬於自己的女同志生活,帥氣的外表並不招惹異樣的眼光,而是更多愛慕的眼神投射,成為目光焦點的萬人迷。風流的背後卻藏不住情感不被眷顧的事實,為自己、女人做出「好」的打算,只能看著他披上婚紗嫁為人妻,成為男人身邊的賢內助,是關係的結束,也是不得不面對的義務,作為親密消逝前最後的一抹浪漫。

網路提供新的空間,讓女同志可以超越空間的限制,認識彼此,也為女同志創造生命的許多可能。網路世界讓同志身分不再只是心照不宣的錯遇之時,便是融入體制的開始。更多的談論以及場所聚會,每個人不會只孤獨地等待相遇的機會,而是瞭解世界上有許多和自己一樣的人,「踏入圈子」從這一刻開始算起。移居美國的阿松因為美國同事的一句話,更開啟了人生網路交友的新頁,真命天女因此降臨在阿松的生活中,共同扶養孩子是阿松體貼老婆的表現,而合法化的婚姻更帶給阿松與孩子的一份安穩。五十七歲的雲帆走闖各個女同志友善的聚會場合、各大網路交友平台,內心仍渴望一位合適的伴侶,若要為這份感情在人生的路途中可以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那份婚姻保障是雲帆老有所歸的寄託。

隨著同性婚姻的推動,拉子成家育子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同志婚姻更顯兩人相愛的可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隨著同性婚姻的推動,拉子成家育子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同志婚姻更顯兩人相愛的可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同志運動蓬勃開展的時代,讓同志再也不是禁忌的關鍵字,婚姻的框架不只侷限在異性戀一夫一妻的樣貌,也可以是多元成家的選擇。小月在青春裡受過的情傷,讓自己曾以為不再是同性戀,結婚生子以後才發現異性戀婚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逐漸展開婚姻外的精彩人生,發展過多段的地下感情,卻也難以忘懷異性婚姻中女性特有的擁有感,在同性與異性的婚姻期待下徘徊,最終放下感情的羈絆,一個人的生活,看淡了愛情。

同志運動的努力下,婚姻的想像空間產生多元且巨大的改變。七十多歲的老拉在過去兄弟結拜自成群體的年代,雖然可以恣意直接追求女人,卻也難逃步入異性婚姻的命運;六十歲與五十歲的拉子在尋覓同性親密關係上,踏入圈子」是成為同志的重要步驟,在網路、實際的交際場合裡,尋覓社群中互有好感的最佳拍檔,不再只是履行異性婚姻的義務,而是相愛的人可以互許承諾、孩子獲得保障,實踐家庭的樣貌;隨著同性婚姻的推動,拉子成家育子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同志婚姻更顯兩人相愛的可貴,為了伴侶與孩子,盡心盡力形塑「家」的安穩與溫暖,儘管一張白紙黑字如同契約般的「證明」不足以述說滿溢的愛,卻是對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實現的諾言。

◎ 本文摘自阿媽的女朋友:彩虹熟女的多彩青春》,作者: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大塊文化出版,原文標題為〈導讀:鑲嵌在歷史中的老拉故事:世代、階級與科技 〔莊蕙綺、王增勇、凃沛璇、胡哲瑋、吳雅雯〕〉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推薦閱讀

沒有人應該受到歧視!國際同志驕傲月,Netflix精彩推薦片單這裡看

台灣同婚一週年:《當他們認真編織時》、《請喜歡我》 等5部影劇強力推薦!

選讀

【選讀】三大日本美食評論家寫下《東京豬排會議》:用講究方法吃豬排,才是人生佼佼者

【選讀】三大日本美食評論家寫下《東京豬排會議》:用講究方法吃豬排,才是人生佼佼者

2020/06/10
【選讀】精神科觀察日記:社群上公開生活沒什麼,但別輕忽網友的超譯能力

【選讀】精神科觀察日記:社群上公開生活沒什麼,但別輕忽網友的超譯能力

2020/05/27
【選讀】輕鬆療癒的育兒日記《Soupy媽媽日記》:用插畫紀錄孩子的兒時穿搭

【選讀】輕鬆療癒的育兒日記《Soupy媽媽日記》:用插畫紀錄孩子的兒時穿搭

2020/07/14

最新文章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未知的首爾」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韓劇《未知的首爾》:「交換」體驗人生 與自己和解的療癒過程

2025/07/12
如果米其林餐廳可以分期付款,你會願意嘗試、還是覺得該餐廳瞬間沒那麼令人憧憬了?圖...

陳穎Ying C. /吃的是面子還是裡子?你贊成分期付款吃米其林餐廳嗎?

2025/07/08
養心茶樓將酸菜魚轉換為素食,獨特創新。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蔬食仁心:養心茶樓

2025/07/06
《狂醫魔徒》劇照。圖/Disney+ 提供

雀雀/《狂醫魔徒》進入主角的沈浸式情緒 共踏天才怪醫狂暴旅程

2025/07/05
大班樓主理人葉一南(左)與已故作家、美食評論家蔡瀾先生(右)交情甚篤。圖/葉一南...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陳逸飛先生的作品「水鄉」。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