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讀】精神科觀察日記:社群上公開生活沒什麼,但別輕忽網友的超譯能力
還沒決定成立自媒體拋頭露面之前,我一直是重度的社群使用者,在網路世界裡可以把平時刻意隱藏的性格解除封印,享受當一名直來直往的人, 進到虛擬空間反而自在。任何論壇形式的討論區都是我的祕密花園,星座、香氛、搖滾樂跟獨立電影都留有足跡,用化名發表看法,同時也能在不知道對方是何許人物的狀態下,交換意見的同時也願意傾聽不同觀點,若是碰到合拍的網友我也會異常激動。
藏鏡人心態一直到交友類型的平台崛起,才開始有些改變,不光交流更想交友,「讓別人知道你是誰」似乎變得很重要。二○○七年我申請第一個臉書帳號,當時沒有資安觀念,在個人檔案把身家交代得清清楚楚,求學過程念的學校、做過哪些職業、公司名稱、報到跟離職的時間列得清清楚楚。好友人數從兩千衝到五千,抱著開放心態,只要想認識就互加好友,沒意識到找一堆陌生人來家裡開趴的危險,以為經營個人社群是人多熱鬧就好。
人一多,干擾也多,過多且不必要的交流占去太多時間,遇到語氣誤會還得解釋半天,不如拿來跟生活中的朋友互動,順暢多了。想從網友變成知心朋友,就好比是買彩券,中獎機率不高,稱不上是一項很好的人際投資。有幾次遇到在網路上聊得投緣的人,試著把關係拉到現實卻成見光死,跟新朋友磨合很累,倒寧願好好守著原來的舊朋友,其餘隨緣。網友索性就擺著,有緣再見。
加密功能尚未出現之前,我一直不覺得把生活公開會有什麼問題,沒料到看似布線廣闊的人際關係全是虛擬,好友數字像是一碗很濃厚的迷湯,在毫無防範的狀態下引火自焚。
有過一次慘痛教訓。我在微信的朋友圈分享了一張朋友誇張的睡相,卻忽略對方公眾人物的身分,隔天被杜撰成不實新聞,我驚訝到說不出話來。朋友圈的動態僅有朋友可見,但我當下沒意識到微信上的聯絡人不單純是朋友,照片外流卻無從追查起。失去這個人不是最痛的,而是無心之過為別人惹來麻煩,整整有好幾天都得為不實新聞消毒,造成彼此巨大的困擾,就算再有肚量的人都很難覺得沒事、打從心底不計較。
無論再怎麼努力還原,網路跟現實的界線永遠存在,讓不完全信任你的人存在身邊,很容易產生逆火效應(Boomerang Effect)。面對事實,原本存有相反觀點的人,不但不被說服,反而還更堅持己見。
網路好友關係不真實,對立都來自於無法相互瞭解,即便是真相也會被超譯,別高估陌生人的判斷力。
即便我願意相信每一個人,但多數人未必願意相信我,人跟人之間需要花時間累積信任感。因為一時無知讓門戶大開,反過來,我的一舉一動都被監視著,抱著懊悔的心情被迫結束這段人際關係,在朋友面前抬不起頭的感覺確實很糟。那一刻起,我回頭檢視在網路上所有的連結,究竟有沒有必要,定期刪除鮮少互動或僅有一面之緣的「類」朋友。
剩下來的「好友」必須重新分類、編列名單,誰是點頭之交,誰是工作上的朋友,而哪些人做過哪些事,足以納入親密關係。要發動態之前,還得考慮誰才有權限觀看,搞得我身心俱疲。但不做這些又沒辦法心安,費了很大功夫才曉得隱私有多重要,老是嚷嚷著為人坦蕩蕩,選擇把所有生活公開沒什麼,但看圖說故事的旁觀者還是占多數。
想納入生活裡的朋友,絕不會只透過網路來瞭解對方。虛擬成分太高就叫不真實,形象很容易造假,真實的我們並無法從幾張照片,或用三兩句話說完,即便把最粗糙、最狼狽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但各自解讀方式不同,往往會引發不必要的爭議。網友肯定是一段關係的開端,但很多時候卻並非我們想的那般浪漫,嗜血無情大有人在,要學著自我保護。
◎ 本文摘自《絕交不可惜,把良善留給對的人》,作者:精神科觀察日記.威廉,悅知文化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最新文章
找到你所相信的自己!台灣設計師江奕勳ANGUS CHIANG首部執導電影《ME》首映
2021/01/22瑪黑家居選物聯名插畫家Abei:從紅包袋到梅酒,活潑「HOPE」字母設計渲染正能量
2021/01/21「欣葉俱樂部」新台味餐酒館登場:攜手WA-SHU和酒、師園鹽酥雞,復古綠紅空間嘗經典滋味
2021/01/21【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女作家小說集散地:獨立書店 Persephones Bookshop
2021/01/21向山林、向城市:MUJI無印良品新店門市開幕,邀坪林包種茶小農進駐
2021/01/20善用「收納」找回居家舒適感:MUJI無印良品提新年除舊2大原則
2021/01/20台中第六市場「抹茶季」登場:從老麵團饅頭到可麗露,金典綠園道3F限期推出
2021/01/20賞花藝、品手製溫暖糕點:CNFlower 攜手糕糰老舖「合興壹玖肆柒」打造鬆糕花禮
2021/01/19以愛融入麵團摺疊擀壓,法工藝、台滋味完美平衡:吉可頌 MyCroissant by Guillaume
2021/01/19可隨收一捏!Virgil Abloh為Evian設計首款「回收塑膠」瓶裝水
2021/01/16隱藏雪山下的大帳篷:中國建築事務所MAD打造亞布力永久會址,用木頭營造溫暖感
2021/01/16新富町文化市場《萬華世界WAN der LAND》開展:從廟宇到花街,以食物設計轉譯中萬華6大場域
2021/01/16十間茶屋 Tea Pairing 新登場:5款茶食巡禮台灣風土,攜手星級廚藝催化午茶小點
2021/01/15空間有感創新!「汐止衛生所」全面改造,暖白色調讓看診有質感又安心舒適
2021/01/15多元潮流藝術能量爆發 「plzzzz線上藝廊」成為新生代藏家的取悅者
2021/01/14微笑花花為苦悶生活來點賣萌:沛綠雅╳村上隆合推聯名水,打造期間限定店
2021/01/14香港飲食新日常:供餐不如賣菜,限聚令還在繼續
2021/01/14喝杯咖啡談紐約百年眼鏡的故事:MOSCOT eyewear x coffee 限期登場
2021/01/1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