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在地,你必須放下過去、向它學習: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瑞芳「息書房」
久住一個地方,就會認識這裡?不,你必須向它學習。
和施岑宜坐在「息書房」,雅緻空間裡,整面書牆和散布的書桌與沙發;朋友來訪,都被邀請用毛筆寫下「息」字,因為這字由「自」和「心」組成,是岑宜對訪客的提醒。
她手上捧著的墨色紙盒極像一本厚書,面上金字印著「在瑞芳學」,書腰標示「出版人施岑宜」、「木寸出版社.書店」,還有撩人文案:「你知道嗎?臺灣第一棵茶樹苗種在瑞芳」。
打開「在瑞芳學」紙盒,看見兩瓶酒,一瓶暗琥珀色,一瓶透明澄澈、浮著閃亮金箔。這是為書院籌募經費生產的限量「瑞芳酒」。
二十年前,岑怡和家人從台北移居瑞芳水湳洞。「我來尋找天命」,岑宜說,但時間過去,答案沒有在靠山面海的鄉居中出現;念完博士學位,還是茫然。她在瑞芳火車站後方創辦「新村芳書院」、自任「山長」,除了息書房,附設「木寸解憂雜貨店」和「好事學田民宿」,為社區辦理課程,也繼續讀書找答案。
某次活動,岑宜介紹《臺灣通史》的記載,最早從福建移植來臺灣的茶樹苗種在瑞芳。現場朋友介紹岑宜認識在瑞芳種茶第七代的陳金田。史書上一段文字,竟然活了起來。
跟隨陳金田上山採茶和製茶、與他的家人相處,岑宜有了徹底的體悟。原來,她始終以外來者心態住在瑞芳,沒有融入其中。她敞開心靈,學習關於瑞芳的一切,更熱衷投入書院,和各路朋友交流分享。
釀造「瑞芳酒」的想法於是出現。疫情讓世界停機的2020年春天,岑宜帶著產量極少的瑞芳茶來到合力酒廠,釀酒師張佑任以嘉南平原蓬萊米、基隆山的泉水加上瑞芳茶,蒸餾出透明、帶茶香的酒體;一半加入金箔,另一半置入炙烤過的橡木桶,讓碳化木質將酒體轉化為深褐色。兩瓶酒,包含著瑞芳的茶、金礦、煤礦和天然水,酒標畫著瑞芳發展的故事。
為什麼用嘉南平原稻米?因為八田與一,他建設嘉南大圳,也連結了瑞芳和嘉南平原。1942年,八田與一參與創辦「土木測量技術員養成所」,後來改制為瑞芳高工;如今校內有「八田樓」,以及北臺灣唯一的八田與一銅像。
限量五百套「在瑞芳學」,很快銷出三分之一,但岑宜覺得夠了。「我的初衷是辦學,不是賣酒」,她說,惜福知足的生活態度,也是瑞芳教她的事。
從移居瑞芳的外地人、到講述瑞芳故事的在地人,岑宜放下過去的自我、謙卑向瑞芳學習,找到身心的安定。她說,成為地方人的學習歷程,不只了解書本或口傳知識,還需要真實的身體經驗和生活實踐。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最新文章
-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
雀雀/音樂愛情劇「彈一場完美戀愛」跨國合作台劇新體質
2024/11/30 -
藝術收藏家姚謙/凝視觀音山:變幻之間,書寫屬於自己的心靈故事
2024/11/28 -
塗翔文/金馬61: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反映出的創作勇氣與堅持
2024/11/2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母萬聖節傳統:有趣而難得的社區文化特色
2024/11/18 -
雀雀/從「俗女」到「影后」看嚴藝文的全面升級
2024/11/16 -
塗翔文/「在熙的男,朋友」:初階同志議題 有哭有笑吸引觀眾
2024/11/11 -
雀雀/「X!又是星期一」:職場甘苦談 看見台灣喜劇的脈絡
2024/11/09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