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詞人姚謙/畫裡畫外:閱讀西洋古典美術史,漫遊畫外曲折離奇的故事
透過美術作品去閱讀歷史所以瞭解當代,這似乎是我這些年繼續對美術閱讀最大的樂趣了。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是西洋古典藝術家中較為人所知的藝術家,有著較多文獻可論述其人生與作品;我的古典收藏也是從他而前後擴展閱讀,得到了許多樂趣。魯本斯與其他藝術家最不一樣的地方,他不但是位藝術家,他也是位外交官並且擁有很高的文學素養。他是巴洛克早期的代表人物,他不只是個畫家,更懂得如何溝通,在繪畫創作上絕對是一位說故事高手。
在他大量大型宗教與神話題材的作品中,都明白看出委託者的地位、權力及渴望的精神價值。在他豐盛有序的文學式敘事能力;透過一張畫面說完一個故事並表達出核心精神,布局中的形體與符號成了魯本斯畫作非常耐看的部分。
記得我第一次深刻被魯本斯的畫作震撼,是在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的〈三美神〉這件作品;描述著希臘神話裡面一則有名的故事,三位巨大美女圍成了穩定與對抗的平衡三角,代表著光明的阿格拉伊亞、代表歡樂的歐弗洛西妮以及代表花卉的塔莉亞,是希臘神話裡面最美的三個女神,這三位主角旁邊作者布置了花環、噴泉也分別對照了三人各自的能量與特質。
不過最讓人感到有意思的是,創作當時已年邁的魯本斯,在三位女神中兩位元的模型用了相伴半生的已逝前妻,以及後來迎娶的年輕妻子;當魯本斯過世後,遺孀因為隱忍多年的忌妒怒火而考慮燒毀此畫,所幸法國紅衣主教黎塞留的保護才不淪為燒毀。畫外的故事有時也是精彩不讓。
我收的魯本斯其中一件作品也有個傳續上曲折故事,作品名稱〈抹大拉的懺悔〉。抹大拉在聖經故事裡面,大概大家都知道耶穌的十二門徒之外,還有一個一直跟隨著他的女性門徒,她與耶穌之間有著不一般的師徒之情,她出身卑微得到耶穌救贖懺悔而跟隨重新開始人生;耶穌在下十字架之後葬於洞穴之中,抹大拉以抹香布包裹著耶穌遺體,最後耶穌復活目睹者也是抹大拉。
她的故事被許多畫家描繪,其中魯本斯最崇拜的前輩,著名的威尼斯畫派提香也有數件的同名之作;魯本斯藉由提香廣為人知的維納斯「手握胸口」的形體去延伸,把抹大拉一生中許多重要時期的符號都放在畫中,例如含淚仰頭的懺悔、身旁抹香瓶、踩在地上的骷髏以及雙蛇,以及背景中早晨河流旁的小鹿,都與抹大拉故事裡的重要對應;骷顱與蛇代表邪惡以及死亡,流淚是懺悔,抹香代表虔誠,淸晨代表見證、河流與純潔的三隻小鹿,代表著靈性的泉水以及純真。完全反映出另一種文學式的敘事魅力。
在專家研究裡,原收藏者莫斯先生是猶太裔,是二戰前德國很重要的出版商、廣告商以及報業巨頭,他曾擁有相當豐厚的藝術與骨董收藏,二戰時財產被迫充公。藝術收藏在1934年被納粹公開拍賣,晚年過世前捐給了「杜魯塞夫美術館Kunstmuseum, Düsseldorf 」。因為這些年來關於納粹侵占財產的追討事件,這作品就在追討中從「杜魯塞夫美術館」交出,而我也有緣分收藏。
對於魯本斯或西洋古典美術,我自認還是個初學者,然而順著美術的道路、順著收藏的動力,在這個時候閱讀相關的書籍,成為這些年來我文字閱讀的一大樂趣;身心漫遊在不同的時代及地域裡,以及畫外曲折離奇的故事裡。
最新文章
-
潘光中/「蠻好的人生」:當人生猝不及防賞了你一耳光 演繹職場女性真實困境
2025/05/10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海風號甜點列車:一面看海,一面吃甜點的幸福旅程
2025/05/05 -
馬欣/以命運的鬼牌,重拾英雄片的希望—「雷霆特攻隊*」
2025/05/05 -
潘光中/《愛你》:細膩情感和治癒內涵 喚醒你沉睡已久的戀愛細胞
2025/05/03 -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