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詞人姚謙/畫裡畫外:閱讀西洋古典美術史,漫遊畫外曲折離奇的故事
透過美術作品去閱讀歷史所以瞭解當代,這似乎是我這些年繼續對美術閱讀最大的樂趣了。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是西洋古典藝術家中較為人所知的藝術家,有著較多文獻可論述其人生與作品;我的古典收藏也是從他而前後擴展閱讀,得到了許多樂趣。魯本斯與其他藝術家最不一樣的地方,他不但是位藝術家,他也是位外交官並且擁有很高的文學素養。他是巴洛克早期的代表人物,他不只是個畫家,更懂得如何溝通,在繪畫創作上絕對是一位說故事高手。
在他大量大型宗教與神話題材的作品中,都明白看出委託者的地位、權力及渴望的精神價值。在他豐盛有序的文學式敘事能力;透過一張畫面說完一個故事並表達出核心精神,布局中的形體與符號成了魯本斯畫作非常耐看的部分。
記得我第一次深刻被魯本斯的畫作震撼,是在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的〈三美神〉這件作品;描述著希臘神話裡面一則有名的故事,三位巨大美女圍成了穩定與對抗的平衡三角,代表著光明的阿格拉伊亞、代表歡樂的歐弗洛西妮以及代表花卉的塔莉亞,是希臘神話裡面最美的三個女神,這三位主角旁邊作者布置了花環、噴泉也分別對照了三人各自的能量與特質。
不過最讓人感到有意思的是,創作當時已年邁的魯本斯,在三位女神中兩位元的模型用了相伴半生的已逝前妻,以及後來迎娶的年輕妻子;當魯本斯過世後,遺孀因為隱忍多年的忌妒怒火而考慮燒毀此畫,所幸法國紅衣主教黎塞留的保護才不淪為燒毀。畫外的故事有時也是精彩不讓。
我收的魯本斯其中一件作品也有個傳續上曲折故事,作品名稱〈抹大拉的懺悔〉。抹大拉在聖經故事裡面,大概大家都知道耶穌的十二門徒之外,還有一個一直跟隨著他的女性門徒,她與耶穌之間有著不一般的師徒之情,她出身卑微得到耶穌救贖懺悔而跟隨重新開始人生;耶穌在下十字架之後葬於洞穴之中,抹大拉以抹香布包裹著耶穌遺體,最後耶穌復活目睹者也是抹大拉。
她的故事被許多畫家描繪,其中魯本斯最崇拜的前輩,著名的威尼斯畫派提香也有數件的同名之作;魯本斯藉由提香廣為人知的維納斯「手握胸口」的形體去延伸,把抹大拉一生中許多重要時期的符號都放在畫中,例如含淚仰頭的懺悔、身旁抹香瓶、踩在地上的骷髏以及雙蛇,以及背景中早晨河流旁的小鹿,都與抹大拉故事裡的重要對應;骷顱與蛇代表邪惡以及死亡,流淚是懺悔,抹香代表虔誠,淸晨代表見證、河流與純潔的三隻小鹿,代表著靈性的泉水以及純真。完全反映出另一種文學式的敘事魅力。
在專家研究裡,原收藏者莫斯先生是猶太裔,是二戰前德國很重要的出版商、廣告商以及報業巨頭,他曾擁有相當豐厚的藝術與骨董收藏,二戰時財產被迫充公。藝術收藏在1934年被納粹公開拍賣,晚年過世前捐給了「杜魯塞夫美術館Kunstmuseum, Düsseldorf 」。因為這些年來關於納粹侵占財產的追討事件,這作品就在追討中從「杜魯塞夫美術館」交出,而我也有緣分收藏。
對於魯本斯或西洋古典美術,我自認還是個初學者,然而順著美術的道路、順著收藏的動力,在這個時候閱讀相關的書籍,成為這些年來我文字閱讀的一大樂趣;身心漫遊在不同的時代及地域裡,以及畫外曲折離奇的故事裡。
姚謙
最新文章
-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
雀雀/台劇《喝酒吧!笨蛋》:故事和特調、調劑生命的滋味
2025/06/07 -
藝術收藏家姚謙/重回藝術現場—藝術不再只是單向的凝視
2025/06/05 -
馬欣/無法成熟的大人是如何成為暴力源頭—不寒而慄的「滿血復活」
2025/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