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王瑋/影集《太空使命》架空歷史下的冷戰陰影與帝國霸權
在2019年底,隨著蘋果電視推出而上線的《太空使命》,以架空/重塑歷史的方式,講述了美國太空霸權的開展與當代美國社會的面貌,更如劇中人所說,是讓太空/月球成了美蘇對冷戰的新前線。今年推出的第二季,故事時空一舉跳入八零年代的雷根主政時期,「美蘇冷戰」依然成為一個沒有台詞,卻又充滿話語權的角色,幫忙建構大美國的全球霸權與意識形態。
第一季的《太空使命》從顛覆歷史的角度出發,在美蘇爭相搶入太空的國力比拼下,蘇聯搶先登陸月球成功,成為第一個踏足月球的國家,於是美國急起直追,卻又處處落後。用這種重塑歷史的角度來描述美國太空事業的發展,的確出人意表,帶來極大的戲劇張力,加以美國當時在甘迺迪擔任總統時社會的急遽變遷,讓全劇在通俗劇的包裝下,有著沈厚的歷史感。
第二季跨越十年,在雷根誓言重振美國的演說中展開,冷戰依舊,蘇聯仍然是美國與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在這個前提下,故事描述美蘇都在月球建立了基地,第一季的太空總署/NASA的主事者與太空人一方面是完成人類探究太空的崇高理想,一方面處處面對美蘇冷戰所引發的風暴。
美劇在此也顯露出他們的看家本領,就是總能夠在通俗劇的人物設計和情節鋪陳下,感性又煽情地描寫劇中人的情感糾葛、家庭紛擾,同時又把社會議題、歷史宿命與「美國正義」帶入其中。於是,我們看到被領養的越南女兒要追隨父親的英雄事業卻被阻止;同性戀女主既想要抓住真愛出櫃,又難以放下事業的糾結;離婚的太空人夫妻檔重回太空的尷尬;外來移民融入美國的困境等等。這滿滿的通俗情懷,讓美蘇冷戰甚或美帝霸權都顯得親切動人。
其實,在近代美國的通俗/商業敘事裏,蘇聯/冷戰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存在。唯有這樣一個「反派」的存在,才能論證出己身的合理性。也就是說,唯有反派/敵人的出現,才可以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美國太空人才能帶武器上月球搶回礦區。這是冷戰鬥爭之必要,執政者掌權之必要,更是美國這個國家的制霸之道。劇中先開火的老美最終成了締造世界和平的偉大人民與國家,《太空使命》證明了美國總是用他們的「敘事」,掌握了話語權!
最新文章
-
雀雀/《狂醫魔徒》進入主角的沈浸式情緒 共踏天才怪醫狂暴旅程
2025/07/05 -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