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花格格蓮莊:種在梯田,養在心田
在台東長濱鄉尋找南溪村,沿山路繞行向上,幾番懷疑導航之後,抵達花格格蓮莊。女主人林美瑛在簷下梳理乾燥蘆葦,綁紮掃帚;陽光下幾只大盤,曝曬著五顏六色的蓮花。
這裡是美瑛的出生地。十二歲和家人搬到台北之前,只有一次去到台東,見識了城市。到台北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根本沒想過要回老家。
「在台北,會懷念童年生活嗎?」我好奇問。她笑說,完全不會,山村太苦了!
爸爸做過砍藤、養螺、種金針等工作,都僅能糊口。小孩也必須勞動,以前最恨暑假,不上學就要工作。有一天清晨五點多,大人各自有事,美瑛帶著弟弟,兩個小學生揹籮筐翻山去採金針。面對整片山坡的金針,欲哭無淚;又怕沒有採完,爺爺明天看到金針開花會生氣。小孩急中生智,找到住在附近的阿婆,讓她任意採回家,至少先過爺爺這一關。
但這片山林,把返鄉的種子埋在她心底。美瑛喜歡植物,小時候媽媽種菜,她也要來一小塊地種小白菜,植物的成長令她很有成就感。後來居住台北,她有一群同好,租農地一起種花。六年前,她終於回到山林,和植物一起生活。「我很多事情記不住,但只要和花有關,都記得一清二楚」她說。
美瑛帶我巡禮農莊。順著坡勢開拓的梯田,周圍植物圍繞,格外靜謐。滿池蓮花,主要是超過一百種的熱帶香水蓮。熱帶蓮花怕冷,夏天過了準備「冬眠」,如果熬過寒冬,會在五月長出葉子,等待盛夏花季。她說,到了夏天很忙啊,每天要採花、曬花。
看著日頭下曝曬的蓮花,好像閱讀蓮花圖鑑。美瑛的蓮花產量不大,因為生態條件好、種類多,有固定愛用的餐廳。乾蓮花放在杯中,熱水沖開,每一朵舒放之後,展現不同的姿態;黃色、紫色、白色蓮花,口味香氣也不相同。
美瑛走到農莊另一端,下到水池,隨手摸出一隻巴掌大的蝦,伸著兩支大螯;再轉身,一隻青蛙趴在手掌上。細數著每天遇到的動物和昆蟲,美瑛臉上帶著笑容;「有一天早上開門,一隻鱉躺在門口!」大自然每天都有新故事,帶著好奇接受驚喜,生活並不單調。
「你不能什麼都要。來山裡生活,物欲首先要放棄」她說,剛從台北回來,曾經很難適應,還好當地青農朋友支持,才逐漸習慣。
宋代理學家、千古美文《愛蓮說》作者周敦頤,稱讚蓮為花中君子,將種蓮從農村的田活,昇華為修身養性的心法。我看著腳踩泥水、彎腰探蓮的美瑛,恐怕只有如此的賞蓮悅心,才能理解敦頤先生的蓮花之愛。
最新文章
影評人馬欣/「片場風暴」:現實處境的難堪與無力反擊 看著一個人的血是怎麼冷的
2023/01/30飲食作家葉怡蘭/以為居住在京都──且談,京町家旅宿
2023/01/30雀雀/台劇「沙之書」:危險戀情的美妙糖衣 破壞婚姻關係永恆勁敵
2023/01/28雀雀/《第9節課》:選角各具特色、稜線分明 演出道貌岸然者比不倫戀更黑暗氛圍
2023/01/14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挽菓子的手,最溫柔的弧
2023/01/13藝術收藏家姚謙/悲傷的夾竹桃
2023/01/11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哥吉拉怪獸登陸台北 勿忘核能事件省思
2023/01/07雀雀/《艾蜜莉在巴黎》第3季:進入「巴黎女子圖鑑」階段 結局爆點發展仍令人懸心
2023/01/07魯冰花 後來的故事
2023/01/05汪正翔的「2022→2023關鍵字」:懷舊、未來
2022/12/31許育華的「2022→2023關鍵字」:樸素過日、離開中心
2022/12/31王瑋/Netflix紀錄片《哈利王子與梅根》:跨階級與種族的傾情大戲
2022/12/31飲食作家葉怡蘭/2022,外食餐桌這一年
2022/12/30雀雀/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輕科幻劇元素獨立故事 《曾賈府喜事》評析婚戀價值
2022/12/24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創業動力來自故鄉召喚:湯圓餡一樣軟燙的心
2022/12/23陳穎Ying C. /千年菓子的啟示:文化的形成來自付出心力守護傳統的良善立意
2022/12/21塗翔文/瘋狂富作用:「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高明的嘲諷針砭 拍出光怪陸離陸現象
2022/12/20芮塔/「財閥家的小兒子」不公平能逆轉勝?穿越重生彷彿走趟近代發展史
2022/12/1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