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埔里:人與蝴蝶的轉型共生
如果台灣是蝴蝶王國,首都毫無疑問落在埔里;這裡有密集的蝴蝶種類,也曾經是蝴蝶加工產業聚落。而今,埔里有一群人正在努力,找回記憶中漫天蝶舞的詩情畫意。
二十世紀初,埔里開始向海外出口蝴蝶標本。戰後大約民國五十、六十年間,「蝴蝶經濟」達到鼎盛,台灣各地捕抓的蝴蝶都送到埔里,樣貌完整、品種珍奇的蝴蝶製作標本,其他則取下蝶翼製作貼畫。台灣邁向繁榮的初期,數以億計蝴蝶,用它們美麗的身形,為台灣換取大筆外匯。
埔里著名的木生昆蟲博物館,是蝴蝶王國的紀念碑。創辦人余清金是捕蝶高手,更是國際知名的昆蟲研究專家,他收集大量珍稀標本,都典藏在這座博物館。他也是台灣蝴蝶加工產業龍頭,工廠曾經僱工多達兩百人。
隨著台灣高速發展,蝴蝶棲地遭到破壞,翩翩起舞的斑斕彩翼,從此藏匿了蹤影。埔里全盛時期將近五十家蝴蝶加工廠,如今一家不剩。對於蝴蝶的思念卻在埔里蔓延,尤其為了生計曾經肢解蝴蝶的鄉親,格外期待蝴蝶漫天的景觀重現。
九二一地震之後,埔里桃米社區成功轉型,成為聲名遠播的青蛙村。十年前,居民討論未來發展,一致同意找回失去的蝴蝶。這次不為經濟,而是為了「與蝶共生」。
「找回蝴蝶行動,是埔里的第二次現代化!」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說,第一次現代化為了經濟,第二次現代化為了生態永續。蝴蝶繁殖的地方,必然生態良好、更適合人居,「由蝴蝶帶領埔里成為生態城鎮,落實永續宜居的環境建設!」廖嘉展說。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聚集蝴蝶先要有花。蝴蝶向花而來,目的是食物;能夠吸引蝴蝶的是「蜜源植物」。廣植蜜源植物並不夠,還需要「食草植物」餵養毛蟲,蝴蝶才有機會繁殖羽化。
再造蝴蝶家園行動,十年前在埔里展開。首先培訓志工執行生態調查,了解蝴蝶出沒與習性。長期記錄發現,台灣擁有418種蝴蝶,埔里及鄰近地區登錄到214種;陸續發現三十多條蝴蝶出沒頻繁的野徑,未來可以規畫賞蝶步道。棲地重建同時進行,雖然經費有限,十年已經改造將近六十處棲地。例如紙教堂周邊,陸續種植一百多種蜜源和食草植物,如今每逢盛夏,可以看到眾多紫斑蝶、烏鴉鳳蝶等群聚飛舞,甚至出現保育類蝴蝶如黃裳鳳蝶等。
讓蝴蝶消失很容易,只要一台怪手剷平棲地。讓蝴蝶回來很難,需要生態重建,以及民眾維護環境的共同行動。埔里有個民眾自發的「蝴蝶交響樂團」,悠揚樂音經常繚繞,好像召喚彩蝶來與音符共舞,譜出美好生活的願景。
環境教育
第28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幻形共生IMPURE」登場:11大單元、80部作品,回應動盪模糊的世界狀態
【十年風景】 服裝只是起點,甫月fuyue:品牌應該要像個「村莊」,呈現食衣住行生活觀點
最新文章
-
雀雀/牠:歡迎來到德利鎮—史蒂芬金式惡夢的溯源美學精品
2025/11/08 -
馬欣/「乖狗狗」:散發伊藤潤二漫畫魅力的恐怖電影
2025/11/03 -
雀雀/《妳和其餘的一切》:愛恨昇華閨蜜情 以兩性視角看女性美麗與哀愁
2025/11/01 -
陳穎Ying C. /致敬或褻瀆?可頌之戰:「創新」的門票為何?
2025/10/27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泥土的芬芳、天人的和諧:犬香薷
2025/10/27 -
雀雀/舒淇、李心潔「回魂計」:誰是真正的詐騙受害者?
2025/10/25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悠食鎌倉:Fine Dining新風範
2025/10/19 -
藝術收藏家姚謙/因為常玉:不只閱讀常玉,也閱讀我們的時代
2025/10/16 -
雀雀/暴君的廚師:跳出「免洗追劇文化」 以飲食文化征服全球觀眾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