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美食作家高琹雯 LIZ/料理,是美食論述的基石

2021/10/21 高琹雯

當我們說日本菜、法國菜、泰國菜,所謂的「菜」是什麼意思?

在英文裡,那意指「cuisine」,而cuisine是英文裡的外來語,身世來自法國,回溯其拉丁字根「coquina」,原始的意思是「廚房」;而coquina是從動詞coquere延伸而來,coquere意指煮、炊、烹飪(to cook)。

料理因食物而存在,因文字而存活,二者缺一不可。本報資料照片
料理因食物而存在,因文字而存活,二者缺一不可。本報資料照片

現代意義的cuisine,根據線上版《劍橋詞典》,意指烹飪、烹調,但這不夠精確,依其英文解釋:「a style of cooking」,cuisine應是一種烹飪方式,蘊含規則在其中。例如當我們說「法式烹飪」(French cuisine),就會想像各種醬汁、食材組合、呈現形式,好比紅酒燉雞、尼斯沙拉、馬賽魚湯,背後有一套法國人的做事方法。而在中文裡,cuisine有更好理解的詞彙,那便是「菜系」或「料理」。French cuisine就是法國菜、法式料理,這就完全對標了。

有關「菜系」,《維基百科》如此說明:「菜系,又稱料理,是指一種在食材、烹調技巧及菜餚上的獨有烹飪方式,而它通常與一種獨有文化或一個特定地區互相聯繫。一般而言,地區性的食物準備傳統、習俗與食材互相結合,方能創造屬於該地區獨有的菜餚。」

大費周章說文解字,是因為詞語的涵義很重要。我們必須回到先前有關食物(food)、烹飪(cooking)、美食(gastronomy)、料理(cuisine)的區辨:食物是人為了活下去而吃下肚的東西;烹飪把食物變成可以吃下肚的狀態;美食是一種有教養的食物,指向懂吃的人士;料理則將烹飪實務變成一種文化建構,為「吃」設下規則 。

對於美國社會學家Priscilla Parkhurst Ferguson而言,料理是美食論述的基石。她認為「料理是一種規範(code),能夠把食物的習俗組織起來,讓我們得以討論並描述味道(taste)。」 「料理將烹飪實務置於社會的脈絡底下,藉由飲食經驗的分享,約定成俗,在當代人們得以表達,在未來人們得以重現飲食的記憶。」

用白話文來說,舉日本料理為例,你可能馬上想到壽司,或者一道道位上的會席料理。會席料理的菜單,會出現前菜、湯品、生魚片、燉煮菜色、燒烤菜色、油炸菜色等等,以及白飯、醬菜、味噌湯,有固定的形制與配套;使用的食材與調味,也能表現日本的風土與民情。好比秋天,可以品嚐到銀杏、蓮藕、栗子、松茸、柿子、螃蟹等等,想像一下清鮮味美的松茸蟹肉真丈,或者濃郁溫暖的秋刀魚有馬煮,滋味頓時在腦中清晰起來。

料理藉由美食論述流傳千古,美食論述充實料理的內涵與意義。可以說,料理因食物而存在,因文字而存活,二者缺一不可。又,料理囊括了一系列烹飪方法,通常以一個地方能取得的食材為限;而這般烹飪方法的集合,何時能夠成為料理呢?Priscilla Parkhurst Ferguson認為,唯有當這些烹飪方法被清楚地表達出來,形成一種體系,而進入了公共領域,才會變成料理 。

當然,做菜備料,往往是和某一群人,或某些特定個人,息息相關;發生的場域,也往往是廚房。然而,只要烹飪的技術或作法仰賴個人的傳遞,這群人永遠難以擴大,這項技藝也容易亡佚。Priscilla Parkhurst Ferguson因此主張,「任何料理若想觸及創始族群以外的人,其烹飪習慣必須確定下來。文字與影像能使料理廣泛流通,而將烹飪習慣變成文化現象。」

以下將繼續討論烹飪與料理的關係。

推薦閱讀

美食作家高琹雯 LIZ/美食不耐久,「美食論述」可以

美食作家高琹雯 LIZ/吃的不同層級:廚師創造的那個「世界」,正是美食論述

最新文章

「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中,林哲熹(右)拜咖啡大師鳳小岳為師。圖/台灣大哥大MyV...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程予希(左)、林辰唏在「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中劇情開虐,畫面唯美。圖/Gag...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老陶甕在陽光下、草地上,盛著黑豆第待一年的自然熟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查理考克斯演出全新「夜魔俠:重生」。圖/Disney+提供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藝術家葉子奇是一位向內選題、緩緩細畫的藝術家,作品是從平凡世事中琢磨出的詩。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善意的競爭》。圖/擷自IG/xplusu.series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Philippe Parreno 我房間是又一個魚缸。攝影/吳滋懿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歐文庫柏在「混沌少年時」展現精湛演技。圖/Netflix提供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蜘蛛創作,基本上都與...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IU化身六零年代人物。圖/Netflix提供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服務生穿梭於桌間、同桌者熱烈交談,是巴黎街頭的日常風景。圖/Ying C.陳穎提...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難哄》劇照。圖/擷自微博/影視劇難哄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要觀察社會文明程度,廁所是最好的指標。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Adrien Brody與奧斯卡最佳女主角Mikey Mad...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喵的奇幻漂流」被看好能拿下奧斯卡。圖/光年映畫提供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柯佳嬿(右)、劉以豪演出「童話故事下集」,在雨中初識便一見鍾情。圖/Netfli...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黃銘哲在1987年創作的《翩翩起舞》。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