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年度關鍵字:線上線下╳島嶼╳限定體驗】策展人林昆穎:未來的策展,關鍵在虛實整合

2021-12-24 23:56 口述/林昆穎、文字整理/胡士恩

即將告別2021,回顧這一年,是為了更堅定邁向未來。《500輯》邀請六位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每人提出三個「年度關鍵字」,把他們的觀察視為生活新線索,或許你的2022年會因此變得不同。


我們活在一個過渡期。人手一機的情況已經充滿我們的生活,同時仍不斷開發衍生性體驗的器材設備,例如AR和VR,把人類的感官延伸、繼續擴大成型。這個現象並非今年發生,也不是去年,早在五、六年前就已開始演進。

疫情這一年是重要的「觸動點」,它告訴我們再也不能唱高調或呼口號,因為世界真的是連在一起的,如今策展要談的,是我們如何實踐虛實體驗之間的連結性。

#線上線下

線上兩個字可以連結到很多事情,比如5G產業或work from home,它很明確指涉到某一種線上生活。就算沒有疫情,線上化其實早就已經發生,它是生活新常態。想想你現在的購票經驗,透過網路下單付費、實體取票入場,未來幾乎所有的體驗都會是虛實整合的結果,而線上以衍伸感官取代現實生活的實體行為,這現象將大大地影響未來的展會主題與體驗模式。

未來到底需不需要實體策展?它會很清楚的被剖析出來。線上將取代線下嗎?當然不會,然而相互結合卻是必然發展,也使得線下體驗變得更加珍貴。Z世代後的年輕人不只是數位原住民,他們更是「觸控世代」,很多事一鍵就能一體性完成,當我們還在做過去的實體展會而且沒有辦法做到虛實整合、一鍵完成的時候,大家會漸漸對這樣的事情失去感覺。

林昆穎|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華麗邏輯有限公司創意總監。跨域藝術家、導演與策展人...
林昆穎|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華麗邏輯有限公司創意總監。跨域藝術家、導演與策展人。曾任2018年「台中國際花卉博覽會-聆聽花開的聲音」同名聲光機導演 、2020年「台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2021年台灣文博會總策展人。 圖/林昆穎提供

#島嶼

2021年很多領域開始關注自己的本體,過去大家總是想著「如何向國際介紹台灣」,而今年都專注在跟自己介紹自己,是一種向內梳理,各式各樣大小策展和論壇主題都圍繞著島嶼命題。談島嶼,其實談的是一種「新在地」,它不再以縣市城鎮為概念,而是視整個台灣作為一個在地,「島嶼」漸漸變成在地的新代名詞。

要透過什麼途徑才能理解台灣?我們有太多實踐的可能,我建議三個方式:第一個是去環島,走入地理中,用走的開車的奔跑的,只要是親身經歷都好。第二是閱讀文化創造物,你會從《千禧曼波》看到基隆、想到《練習曲》就想到東海岸,讀吳明益的小說感受距離山海很近的感覺,這些作品都是一代接著一代,翻譯出對台灣的理解。以及台灣的味道跟氛圍。第三是走進身體所處的現場性,不管是天氣或節氣,要找到跟著環境改變的體感。比起訴說人情人物故事,我們要去說更多的環境故事。

#限定體驗

疫情讓我們更瞭解到全世界是互相連結在一起的。如今食衣住行育樂大致上在家就能完成,那麼你為何還要出門?出門給你帶來怎樣的收穫?人們對「體驗」的需求和感受已經完全不同。全台各種大小型節慶或展覽會衍生出一種「限定」或「預約制」,也談更小更特殊的體驗,這在前幾年都已經發生,例如「龍崎光節-空山祭」、「有機派對」、阿里山上的「日出印象音樂會」等等,它們都強調更現地的體驗,不再是走馬看花,而是很清楚地把地方特殊的知識系統,用一個行走、導讀或導聆的方式進行,連結到更觀眾端的真實獲得。

2021年龍崎光節-空山祭現場。主辦單位邀請舞蹈家周書毅與音樂人王榆鈞,在作品《...
2021年龍崎光節-空山祭現場。主辦單位邀請舞蹈家周書毅與音樂人王榆鈞,在作品《世界樹之泉》前做開幕演出。 圖/取自「龍崎光節-空山祭」臉書專頁

未來的策展將會更直接地談論各種新的體驗模式,把主題提煉成一個限定體驗,擴延至主題知識系統,不再只是單單「看」展覽,觀眾如何到達、如何進入、如何獲得、如何留下記憶、如何回饋記憶,體驗設計作為工具,甚而結合商業的互相給予,進而把現場型展會體驗做得更實在。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林品彤和陳意涵在「小曉」飾演母女。圖/CATCHPLAY提供

影評人塗翔文/12歲金馬影后亮眼之作「小曉」:新銳導演冷靜節制調度 成就作品重要關鍵

2023/12/11
羅翊嘉依據麵包展現的「力量」判斷製作是否成功。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有力量的麵包 以經驗累積飽滿成就

2023/12/09
「無人島的DIVA」劇照。圖/NETFLIX提供

芮塔/日子將充滿希望與重生:NETFLIX 話題韓劇「無人島的DIVA」

2023/12/09
杜菲是我閱讀的藝術家裡面,最能帶給我愉悅正能量的一位創作者。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描繪光亮的人:帶來正能量的創作者「Raoul Dufy 杜菲」

2023/12/06
MUJI設計的咖啡機,販賣著現磨咖啡與奶茶拿鐵等飲品,但並非投幣式而是刷卡的機器...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投幣式咖啡機的浪漫

2023/12/03
越認定自己不好,就越不讓自己撒嬌,相反地,外在會呈現一種撒「驕」,用「驕」包裝內...

佩姬說靈魂/連結豐盛的關鍵之鑰!阻擋你富足的,實則為你毫無意識的──「討好」

2023/11/28
金馬60新科影帝吳慷仁(左)與最年輕影后得主林品彤(右)。記者王聰賢/攝影

塗翔文/「金馬60」驚奇連連:期待台灣電影更好,讓金馬獎繼續寫歷史

2023/11/27
喜歡的網路內容創作者出書,你會購書支持嗎?圖/Ying C. 陳穎提供

Ying C. 陳穎/誰是下一個暢銷食譜書作者?從美國經驗看台灣出版市場

2023/11/22
小S(右)和吳慷仁在「此時此刻」有大膽演出。圖/Netflix提供

雀雀/ Netflix 「此時此刻」:愛情影集的奢華嘗試 台灣演員圖鑑展現群星魅力

2023/11/18
台灣餐飲圈的食飲佐搭發展一日千里,到得近來,更大步跨出酒的範疇,無酒精Parin...

飲食作家葉怡蘭/遍地開花—無酒精佐餐飲

2023/11/17
王柏傑(左起)、簡嫚書、傅孟柏主演「美食無間」。圖/發起日影視提供

雀雀/台劇「美食無間」掀追劇熱潮 美食就是台灣最強文化力

2023/11/11
普椿農場以有機洛神、香茅等調製茶品。圖/普椿農場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普椿農場:自然的療癒 實踐共善循環

2023/11/10
女畫家「瑪麗‧羅蘭珊Marie Laurencin」展覽現場。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Sapphic Paris」:巴黎 隱戀─走訪女畫家瑪麗‧羅蘭珊Marie Laurencin展覽

2023/11/08
徐佳瑩「變得有些奢侈的事」小巨蛋演出2天滿場。記者沈昱嘉/攝影

樂評人左光平/專注就很迷人的寶藏歌者—徐佳瑩

2023/11/06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林聖峰設計的「大樹下的山水客廳」。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社會住宅與公共藝術 文化創新潛移默化

2023/11/04
林美秀在「惡女」中顛覆以往的角色形象,以冷豔的面貌登上大銀幕。圖/CATCHPL...

影評人馬欣/《惡女》:「誰是惡女」的辯證,凸顯社會對女性的狹隘評比

2023/10/30
《大力女子姜南順》劇照。圖/NETFLIX 提供

雀雀/韓劇「大力女子姜南順」:安放觀眾願望 聚焦韓國女性獨立生活之作

2023/10/28
接受邀約試餐與贈禮後的分享,是否也算一種薦證廣告?圖/Ying C. 陳穎提供

Ying C. 陳穎/你今天被社群分享「業配」了嗎?淺談餐飲界的商業置入

2023/10/2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