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年度關鍵字:線上線下╳島嶼╳限定體驗】策展人林昆穎:未來的策展,關鍵在虛實整合

2021/12/24 口述/林昆穎、文字整理/胡士恩

即將告別2021,回顧這一年,是為了更堅定邁向未來。《500輯》邀請六位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每人提出三個「年度關鍵字」,把他們的觀察視為生活新線索,或許你的2022年會因此變得不同。


我們活在一個過渡期。人手一機的情況已經充滿我們的生活,同時仍不斷開發衍生性體驗的器材設備,例如AR和VR,把人類的感官延伸、繼續擴大成型。這個現象並非今年發生,也不是去年,早在五、六年前就已開始演進。

疫情這一年是重要的「觸動點」,它告訴我們再也不能唱高調或呼口號,因為世界真的是連在一起的,如今策展要談的,是我們如何實踐虛實體驗之間的連結性。

#線上線下

線上兩個字可以連結到很多事情,比如5G產業或work from home,它很明確指涉到某一種線上生活。就算沒有疫情,線上化其實早就已經發生,它是生活新常態。想想你現在的購票經驗,透過網路下單付費、實體取票入場,未來幾乎所有的體驗都會是虛實整合的結果,而線上以衍伸感官取代現實生活的實體行為,這現象將大大地影響未來的展會主題與體驗模式。

未來到底需不需要實體策展?它會很清楚的被剖析出來。線上將取代線下嗎?當然不會,然而相互結合卻是必然發展,也使得線下體驗變得更加珍貴。Z世代後的年輕人不只是數位原住民,他們更是「觸控世代」,很多事一鍵就能一體性完成,當我們還在做過去的實體展會而且沒有辦法做到虛實整合、一鍵完成的時候,大家會漸漸對這樣的事情失去感覺。

林昆穎|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華麗邏輯有限公司創意總監。跨域藝術家、導演與策展人。曾任2018年「台中國際花卉博覽會-聆聽花開的聲音」同名聲光機導演 、2020年「台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2021年台灣文博會總策展人。
 圖/林昆穎提供
林昆穎|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華麗邏輯有限公司創意總監。跨域藝術家、導演與策展人。曾任2018年「台中國際花卉博覽會-聆聽花開的聲音」同名聲光機導演 、2020年「台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2021年台灣文博會總策展人。 圖/林昆穎提供

#島嶼

2021年很多領域開始關注自己的本體,過去大家總是想著「如何向國際介紹台灣」,而今年都專注在跟自己介紹自己,是一種向內梳理,各式各樣大小策展和論壇主題都圍繞著島嶼命題。談島嶼,其實談的是一種「新在地」,它不再以縣市城鎮為概念,而是視整個台灣作為一個在地,「島嶼」漸漸變成在地的新代名詞。

要透過什麼途徑才能理解台灣?我們有太多實踐的可能,我建議三個方式:第一個是去環島,走入地理中,用走的開車的奔跑的,只要是親身經歷都好。第二是閱讀文化創造物,你會從《千禧曼波》看到基隆、想到《練習曲》就想到東海岸,讀吳明益的小說感受距離山海很近的感覺,這些作品都是一代接著一代,翻譯出對台灣的理解。以及台灣的味道跟氛圍。第三是走進身體所處的現場性,不管是天氣或節氣,要找到跟著環境改變的體感。比起訴說人情人物故事,我們要去說更多的環境故事。

#限定體驗

疫情讓我們更瞭解到全世界是互相連結在一起的。如今食衣住行育樂大致上在家就能完成,那麼你為何還要出門?出門給你帶來怎樣的收穫?人們對「體驗」的需求和感受已經完全不同。全台各種大小型節慶或展覽會衍生出一種「限定」或「預約制」,也談更小更特殊的體驗,這在前幾年都已經發生,例如「龍崎光節-空山祭」、「有機派對」、阿里山上的「日出印象音樂會」等等,它們都強調更現地的體驗,不再是走馬看花,而是很清楚地把地方特殊的知識系統,用一個行走、導讀或導聆的方式進行,連結到更觀眾端的真實獲得。

2021年龍崎光節-空山祭現場。主辦單位邀請舞蹈家周書毅與音樂人王榆鈞,在作品《世界樹之泉》前做開幕演出。 圖/取自「龍崎光節-空山祭」臉書專頁
2021年龍崎光節-空山祭現場。主辦單位邀請舞蹈家周書毅與音樂人王榆鈞,在作品《世界樹之泉》前做開幕演出。 圖/取自「龍崎光節-空山祭」臉書專頁

未來的策展將會更直接地談論各種新的體驗模式,把主題提煉成一個限定體驗,擴延至主題知識系統,不再只是單單「看」展覽,觀眾如何到達、如何進入、如何獲得、如何留下記憶、如何回饋記憶,體驗設計作為工具,甚而結合商業的互相給予,進而把現場型展會體驗做得更實在。

◎責任編輯:胡士恩

年度關鍵字

【年度關鍵字:多重現場╳內容IP╳創新世代】劇場人洪凱西:放膽交給創作新世代形塑未來社會,刻不容緩

【年度關鍵字:多重現場╳內容IP╳創新世代】劇場人洪凱西:放膽交給創作新世代形塑未來社會,刻不容緩

2021/12/23
【年度關鍵字:焦慮感╳大政府╳寫歌營】音樂人陳冠亨:關注音樂本質,不必被潮流綁架

【年度關鍵字:焦慮感╳大政府╳寫歌營】音樂人陳冠亨:關注音樂本質,不必被潮流綁架

2021/12/24
【年度關鍵字:宅╳滿╳漲】飲食生活家葉怡蘭:不要忘記,在外覓食吃飯重要的是「樂趣」

【年度關鍵字:宅╳滿╳漲】飲食生活家葉怡蘭:不要忘記,在外覓食吃飯重要的是「樂趣」

2022/01/03

最新文章

每周一觀賞HBO原創影集「牠:歡迎來到德利鎮」全新集數。圖/HBO Max提供

雀雀/牠:歡迎來到德利鎮—史蒂芬金式惡夢的溯源美學精品

2025/11/08
「乖狗狗」被讚是年度最佳恐怖片之一。圖/好威映象提供

馬欣/「乖狗狗」:散發伊藤潤二漫畫魅力的恐怖電影

2025/11/03
《妳和其餘的一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妳和其餘的一切》:愛恨昇華閨蜜情 以兩性視角看女性美麗與哀愁

2025/11/01
可頌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糕點實驗場。韓國便有專門店販售各種可頌糕點,包括融合日式飯...

陳穎Ying C. /致敬或褻瀆?可頌之戰:「創新」的門票為何?

2025/10/27
青農謝震山介紹犬香薷的培育條件。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泥土的芬芳、天人的和諧:犬香薷

2025/10/27
國際卡司齊聚Netflix「回魂計」。圖/Netflix提供

雀雀/舒淇、李心潔「回魂計」:誰是真正的詐騙受害者?

2025/10/25
此趟鎌倉行所食餐廳,從規模到形式皆極精巧,卻皆展現飽滿的在地與創作性,既有Fin...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悠食鎌倉:Fine Dining新風範

2025/10/19
「因為常玉」是一次多角度的去細讀常玉的分享與交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因為常玉:不只閱讀常玉,也閱讀我們的時代

2025/10/16
「暴君的廚師」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暴君的廚師:跳出「免洗追劇文化」 以飲食文化征服全球觀眾

2025/10/1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