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藝術收藏家姚謙/漆器與月季:華人女藝術家 丘堤

2022/02/09 姚謙

這回想跟大家分享一位我特別喜愛與關注的華人女藝術家丘堤。聊到丘堤前,不得不跟大家分享,我一直很好奇和持續延伸閱讀關於女藝術家的作品和歷史;如果說刻意地把女性藝術家提出來,似乎也暗示著在我所有的收藏過程裡面,幾乎把男性藝術家視為中心。

丘堤畫作「漆器與月季」。圖/姚謙提供
丘堤畫作「漆器與月季」。圖/姚謙提供

事實上,這與歷史、社會結構是有關係的,的確,女性藝術家在藝術圈的成長過程是較為辛苦的,因為人類社會在檯面上一直以男性藝術家為主軸,這跟社會結構是相對關係。藝術圈不斷有女性藝術家的創作發表,始終都有某種程度的依附之感、非放在核心,而不是對照的身分。

我看丘堤女士的作品,總能感受到屬於民國時期的氣味,這跟一些文學或影視劇裡的民國氣味不同,她更有一種屬於那個時代的文人雅氣;這與許多文學、戲劇或刻意描述強化的美術不同,在她少量的作品裡,每件作品都可以對稱於當下,但是又多著屬於那個時代的味道,無論窗外的景色、一個布娃娃或一個花瓶,你都可以清晰地讀到,在那個時候,創作者看著作品的透徹和安靜的心。

丘堤原名邱碧珍,是1906年出生於福建,在當時較為活躍的女性藝術家裡曾經被稱為「閩東四才女」。文人家庭出生的她考入福州女子師範後,依著知識與青年的角度,參加了五四運動,也受了新思潮的影響,經常閱讀許多新的觀點和知識;她熱情追求新文化、新思想,在二十世紀之初勇於接受新觀念,不被臣服的周邊所拘束。

上海美專畢業後,她與哥哥到了日本,機緣之下她也接受了當時日本新興的印象畫派風格,返國之後居住於上海,在三十年代以水墨畫為主流的環境中,她以油畫創作,特別是靜物,完全一別當時畫壇其他人的作品。

丘堤流傳於世的作品之所以少,這點我也在一些資料裡看到;如同前些年聽到詩人余光中先生的夫人提到,一個家裡最好只有一位藝術家吧。於是余夫人選擇從事一些文教工作而不再書寫,而丘堤也是;為了她支持先生龐薰琹的藝術創作和一些美術文化之研究,而在戰時且家中有幼兒的情況下,她減少甚至停止了創作,這也造成目前無意在故居翻出的21件畫作之外,幾乎很難再找到可考作品的原因。

在那段時日裡,她積極參加許多文化救國的活動,她組織一些女性有志之人做許多手藝活來販賣、募款;她縫製布娃娃義賣,支持當時戰時所需。在她稀少的遺作中,就有一件畫作裡畫的一個至今看來當代感的布娃娃,丘堤的女兒龐濤回憶裡,縱然當時那個娃娃顯得特別古怪,卻被大家所大為讚賞,因此她在戰時製作了數百個布娃娃,捐贈給慈善機構進行募捐,似乎從丘堤的畫裡都可以聞得到那時候生活的氣息和時代的味道。

我收藏的那幅「漆器與月季」,月季粉嫩的花朵與漆器深沉的對應,特別強烈的是背景的處理,一塊似乎漿燙過的布,剛硬、不柔軟地成為背景,凸顯這一輕一重的前景主描寫物。這幅作品在美加展覽時曾被美國的藝評家愛林諾爾‧哈特尼在美國藝術雜誌《Art in America》和《Art Press》雜誌評論到,她的作品都有一種藝術自由的宣言之感,她讚揚著她的生活;這些樸素的靜物有耐人尋味的細節,特別是對於深度空間的考究,是從中國水墨中的抽象走出;而她在中性色彩的環境對比下,主描述物的紅、藍、綠等都有著屬於色彩感的情感力量。

「漆器與月季」掛在我臥室,算算也二十年了。

最新文章

海風號夏季版將行駛台北-宜蘭,觀賞台灣不同的海岸風情。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海風號甜點列車:一面看海,一面吃甜點的幸福旅程

2025/05/05
《愛你》劇照。圖/擷自微博/電視劇愛你

潘光中/《愛你》:細膩情感和治癒內涵 喚醒你沉睡已久的戀愛細胞

2025/05/03
「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中,林哲熹(右)拜咖啡大師鳳小岳為師。圖/台灣大哥大MyV...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程予希(左)、林辰唏在「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中劇情開虐,畫面唯美。圖/Gag...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老陶甕在陽光下、草地上,盛著黑豆第待一年的自然熟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查理考克斯演出全新「夜魔俠:重生」。圖/Disney+提供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藝術家葉子奇是一位向內選題、緩緩細畫的藝術家,作品是從平凡世事中琢磨出的詩。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善意的競爭》。圖/擷自IG/xplusu.series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Philippe Parreno 我房間是又一個魚缸。攝影/吳滋懿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歐文庫柏在「混沌少年時」展現精湛演技。圖/Netflix提供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蜘蛛創作,基本上都與...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IU化身六零年代人物。圖/Netflix提供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服務生穿梭於桌間、同桌者熱烈交談,是巴黎街頭的日常風景。圖/Ying C.陳穎提...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難哄》劇照。圖/擷自微博/影視劇難哄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要觀察社會文明程度,廁所是最好的指標。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Adrien Brody與奧斯卡最佳女主角Mikey Mad...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喵的奇幻漂流」被看好能拿下奧斯卡。圖/光年映畫提供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