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地下電影/2022坎城影展主競賽大師雲集:日韓電影備受台灣影迷矚目,「女性」、「俄烏戰爭」成關鍵字

2022-04-15 16:20 溫溫凱/地下電影

第75屆坎城影展由藝術總監Thierry Frémaux和主席Pierre Le...
第75屆坎城影展由藝術總監Thierry Frémaux和主席Pierre Lescure共同揭曉官方片單。 圖/路透社

2022第75屆坎城影展昨(14)日由藝術總監Thierry Frémaux和主席Pierre Lescure連袂揭曉官方片單。

今年打入主競賽單元,角逐最高榮譽金棕櫚的作品分別來自12個國家、共計18部,相較2021年的24部少了6部;不過,去年是因肺炎疫情造成「片單大塞車」,形成較為特殊的案例,因此今年主競賽回落到18部作品,但對比2018年以來,平均落在21部作品的狀況,少了大約3部,而之後是否會出現「補增片單」的狀況,也值得觀察。

金棕櫚名導雲集,日韓導演深受台灣影迷期待

攤開今年主競賽的18部作品,幾位前金棕櫚得主紛紛帶著新作返回坎城,其中包含《小偷家族》是枝裕和、《4月3週又2天》克里斯汀穆基、《抓狂美術館》魯本奧斯倫、《孩子》《美麗羅賽塔》達頓兄弟。在此之中,又數達頓兄弟在坎城的戰果最為豐碩。

達頓兄弟除了以《孩子》、《美麗羅賽塔》2度掄元金棕櫚之外,《兒子》抱回坎城影帝(雖然這並非達頓兄弟的獎項)、《沈默的羅娜》獲得最佳劇本、《騎單車的男孩》收下評審團大獎、《少年阿罕默德》斬獲最佳導演,達頓兄弟的執導生涯,基本上宰制了坎城,放諸其餘影人皆難與之匹敵。

而關於金棕櫚值得一提的是,影史至今僅有肯洛區、今村昌平、達頓兄弟、麥可漢內克、比利奧古斯特、法蘭西斯柯波拉、艾米爾庫斯杜力卡等影人2度獲獎,達頓兄弟今年以新作《Tori and Lokita》再次問鼎金棕櫚,將挑戰3度摘下金棕櫚的影史唯一紀錄。

日本名導是枝裕和執導的首部韓語電影《Broker》,由宋康昊、裴斗娜、姜棟元和I...
日本名導是枝裕和執導的首部韓語電影《Broker》,由宋康昊、裴斗娜、姜棟元和IU主演,入圍第75屆坎城影展主競賽。 圖/車庫提供

不過,上述金棕櫚舊將之中,要說最受台灣影迷期待的導演,肯定是日本名導是枝裕和。是枝裕和睽違3年的大銀幕新作《Broker》為其首部韓語電影,由宋康昊、裴斗娜、姜棟元和IU(李知恩)擔綱演出,跨國界的合作,加上多名南韓一線明星,早早引起影迷熱議。

關於此計畫,是枝裕和此前透露:「《Broker》大約始於2015年,與往常一樣,一切從演員開始。我在釜山國際電影節上初次見到宋康昊,當時姜棟元則在東京工作。我在東京、首爾、釜山和坎城時不斷和這兩位演員保持聯繫。起初,我們只是彼此問候,但隨著我們繼續分享對話,自然而然地導致我們談論一起拍電影。 」

是枝裕和繼續談著演員:「2009年與裴斗娜一起工作時(兩人當時合作《空氣人形》),心想:『希望我們能再度合作,或許這次是一個真人角色。』而這個夢想終於在10年後實現。現在,我將與我非常尊重的劇組成員和韓國演員一起拍電影。 」

最後,是枝裕和說:「《Broker》是繞著那些沒有條件養育孩子的人,為了與大家分享這種激動,我希望創作一部激動人心,充滿情感的電影。 就像我的《真實》一樣,這部電影將使我遠離祖國和母語。克服語言和文化障礙,我將能夠表達和分享什麼?擔任導演意味著什麼?希望通過這個作品來探討這些問題。」

是枝裕和於2009年與裴斗娜合作《空氣人形》時,希望再次合作的夢想於10年後的新...
是枝裕和於2009年與裴斗娜合作《空氣人形》時,希望再次合作的夢想於10年後的新作《Broker》實現。 圖/原子映象提供

是枝裕和在2018年以《小偷家族》拿下坎城最高榮譽金棕櫚,下一部《真實》為他首部法語發音的作品,集結凱薩琳丹妮芙、茱麗葉畢諾許、伊森霍克等人,並擔綱第76屆威尼斯影展開幕片曁主競賽片。 如今再以《Broker》挑戰韓語電影,接連兩部拍攝非日語發音的故事,從現今的資料來看,《Broker》或許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有點類似,而會拍出何種樣貌,今年就能窺見。

說到韓語電影,也不能忽略坎城終於等到朴贊郁的《Decision to Leave》。去年坎城公佈片單之前,就一直有風聲傳出朴贊郁將重返,不過最終事與願違,《Decision to Leave》僅停在「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階段;今年,曾以《原罪犯》、《蝙蝠:血色情慾》分別獲得坎城評審團大獎、評審團獎的朴贊郁,繼《下女的誘惑》睽違6年後終於再度前進坎城。

《Decision to Leave》為朴贊郁與鄭瑞京共同執筆劇本的作品,也是這兩位好搭擋的第五次合作,而此片對於台灣影迷的最大亮點,自然落在主演湯唯身上,湯唯也是今年唯一將以主演身份於坎城亮相的華語女星。

湯唯近年持續穩定交出大銀幕作品,至於上一次湯唯演出的作品在坎城首映,則是2018年中國崛起新銳導演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選入「一種注目」競賽。

除了湯唯之外,《Decision to Leave》也找來朴海日、高庚杓、李貞賢等人,以目前資料顯示,此片應該是一部犯罪愛情電影,算是朴贊郁的拿手片型,而這次朴贊郁入選主競賽,便終結去年未有南韓影人打進主競賽的局面。

近年坎城主競賽,日韓電影皆相當搶眼,2018年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2019奉俊昊的《寄生上流》皆拿下金棕櫚,2020因疫情被迫取消實體之後,濱口竜介則又在2021年憑藉《在車上》抱回最佳劇本獎。

今年是枝裕和的《Broker》、朴贊郁的《Decision to Leave》能有何種成績,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這兩部作品,台灣確定皆由「車庫娛樂」發行。

由湯唯主演的《Decision to Leave》為朴贊郁與鄭瑞京共同執筆劇本的...
由湯唯主演的《Decision to Leave》為朴贊郁與鄭瑞京共同執筆劇本的作品,她也是今年唯一將以主演身份於坎城亮相的華語女星。 圖/擷取自Twitter

3名女性的主競賽

主競賽再來值得注意的是「女性」。2017年底爆發「哈維韋恩斯坦」的性醜聞事件,而後引起世界各地的「MeToo」運動。2018的坎城,主競賽評審團主席凱特布蘭琪集結82位電影從業女性,發表聲明,呼籲、爭取女性與男性的同工同酬,並鏗鏘有力地反對性騷擾。

當時,凱特布蘭琪說:「這裡站了82位女性,代表自坎城至今,僅有82名女性導演曾走上這裡,但卻有1688位男性導演,走上同樣的階梯。」而後,藝術總監Thierry Fremaux簽署性別平等承諾書,承諾未來的坎城將透明化公開選片標準與流程的性別比例,供外界審視。

2019年就能看見4名女性導演進入主競賽,最終更有3位獲獎,包含瑪蒂迪歐普的《大西洋》獲得評審團大獎、瑟琳席安瑪的《燃燒女子的畫像》獲得最佳劇本、潔西卡賀斯樂的《小魔花》則是獲得最佳女演員。

2021年的主競賽同樣也能看見4名女性導演,且金棕櫚頒發給法國女性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的《鈦》,也是繼1993年珍康萍《鋼琴師與她的情人》之後,相隔28年再度有女性導演抱回此獎,在坎城的悠悠歷史中,難能可貴地寫下唯二紀錄。

法國女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執導的《鈦》抱回第74屆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圖/...
法國女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執導的《鈦》抱回第74屆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圖/美聯社

不過,到了今年,主競賽僅選入3名女性導演,分別是凱莉萊卡特、克萊兒德尼、華薇莉泰德奇,比例上不增反退,也引起部分的討論聲音。

甫獲得盧卡諾影展終身成就獎的凱莉萊卡特,此前與坎城的緣分要追溯到2008年,以《溫蒂與露西》入選一種注目,今年算是從一種注目升級至主競賽。不過,凱莉萊卡特早已聞名於世界影壇,於2020年交出的《深夜裡的美味祕方》更獲得一致叫好,同時也被法國權威電影雜誌《電影筆記》評為2021最佳電影,今年的《Showing Up》也早已成為坎城主競賽的鎖定片單。

再來是法國名導克萊兒德尼。同樣的,克萊兒德尼早已在世界影壇備受推崇,關注影展的影迷應該都不陌生。但這名法國出身的導演,其作品極少出現在坎城,克萊兒德尼上一次入圍主競賽,要追溯到34年前的《巧克力》,而一直到2013年,才以《一窩爛貨》回到坎城競賽,但當年被放在一種注目。今年則一度傳出克萊兒德尼的新作《Stars at Noon》尚未完成趕不上坎城,不過最終此片仍現身於主競賽。

無論如何,克萊兒德尼再度重返坎城,今年也有望成為克萊兒德尼豐收的一年,此前她憑藉新作《Both Side Of The Blade》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Stars at Noon》能否再於坎城獲獎,同一年連續收下兩大指標性影展的獎項,值得關注。

義大利導演華薇莉泰德奇以《Forever Young》打入今年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
義大利導演華薇莉泰德奇以《Forever Young》打入今年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 圖/美聯社

最後是華薇莉泰德奇,這名在義大利都靈出生的女星,因政治動盪因素搬遷至法國定居,擁有義大利、法國雙重國籍。華薇莉泰德奇從演員起家,出演作品無數,在2003年演而優則導,交出第一部執導長片,至今執導5部劇情長片,3部在坎城進行競賽,包含2007年《Actresses》(一種注目)、2013年的《我曾擁有那座城堡》(主競賽)以及今年的《Forever Young》。

不過,倘若本屆坎城未來出現主競賽「補增片單」的情況,就也有機會出現女性導演的作品,屆時女性影人的參展數字就會往上提升。

烏俄戰爭下的俄羅斯名導

俄羅斯於2月底入侵烏克蘭,引起西方等強權的撻伐制裁,此抵制聲浪也延燒到藝文圈,坎城3月初便表示不歡迎俄國代表參加本屆影展,然而,俄羅斯名導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的新作《Tchaïkovski's Wife》仍出現在主競賽。

坎城確實力挺烏克蘭,並嚴厲譴責俄羅斯,坎城聲明:「不歡迎俄羅斯官方代表團,也不接受任何與俄羅斯政府有關聯的人。」坎城也表態,始終為譴責暴力的藝術家和專業人士服務,捍衛和平與自由是主要訴求。

因此,俄羅斯官方代表遭到坎城抵制,但坎城當時也並未將話說死,暗示獨立個體的電影製片仍會受到坎城擁抱,從結果來看,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就是一例。

坎城3月初便表示不歡迎俄國代表參加本屆影展,然而俄羅斯名導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的...
坎城3月初便表示不歡迎俄國代表參加本屆影展,然而俄羅斯名導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的新作《Tchaïkovski's Wife》仍出現在主競賽。 圖/Festival de Cannes 2022

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曾因「盜用公款貪污罪」遭到俄羅斯政府軟禁,引起多方聲援,而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一直勇於透過創作諷刺當局政府,此控訴案也讓藝文界質疑普亭殺雞儆猴,實則打壓俄羅斯的創作與言論自由。

近年,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也是坎城寵兒,除了《Tchaïkovski's Wife》之外,此前兩部作品《夏》和《夢流感》皆被選入主競賽;《夏》也獲得坎城最佳原聲帶、《夢流感》則獲得坎城傑出技術獎。今年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如何透過坎城力抗「俄烏戰爭」,或許會是場外的焦點之一。

而《Tchaïkovski's Wife》顧名思義,故事圍繞俄國知名音樂家柴可夫斯基的妻子Antonina Miliukova,將敘述這對夫妻充滿不幸、猜忌、受辱的婚姻,此片也極有可能碰觸柴可夫斯基的同志戀情,因此更加挑釁俄羅斯當局的保守勢力。

《紅磨坊》、《大亨小傳》導演巴茲魯曼新作《貓王艾維斯》將於本屆坎城影展世界首映。...
《紅磨坊》、《大亨小傳》導演巴茲魯曼新作《貓王艾維斯》將於本屆坎城影展世界首映。 圖/華納兄弟提供

散落於競賽之外的作品

簡單提及競賽之外備受矚目的作品,其中音樂傳記片《貓王艾維斯》、喬治米勒執導的《Three Thousand Years of Longing》、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捍衛戰士:獨行俠》都將在「競賽外」展映。

柯恩兄弟導演檔繼喬柯恩單飛之後,伊森柯恩也以個人名義完成了紀錄片《Jerry Lee Lewis: Trouble in Mind〉,將在「特別放映」亮相;而以《魷魚遊戲》於歐美影壇爆紅的李政宰,初執導筒的導演作品《Hunt》則入選「午夜單元」;至於昆汀杜皮爾、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兩名法國名導也都有新作推出,分別是《Fumer fait tousser》以及《Irma Vep》。

最後,華語電影在官方正式單元全軍覆沒,未能有作品入選。2022第75屆坎城影展將於5月17日至28日舉行。

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新片《捍衛戰士:獨行俠》將在第75屆坎城影展競賽外展映。 圖/U...
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新片《捍衛戰士:獨行俠》將在第75屆坎城影展競賽外展映。 圖/UIP提供

主競賽單元入選作品:

《Broker》,是枝裕和/日本

《Eo》,傑西史柯林摩斯基/波蘭

《RMN》,克里斯汀穆基/羅馬尼亞

《Decision to Leave》,朴贊郁/南韓

《Nostalgia》,馬利歌馬爾多那/義大利

《Crimes of the Future》,大衛柯能堡/加拿大

《Tchaïkovski's Wife》,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俄羅斯

《Close》,Lucas Dhont/比利時

《Tori and Lokita》,達頓兄弟/比利時

《Showing Up》,凱莉萊卡特/美國

《Armageddon Time》,詹姆斯葛雷/美國

《Holy Spider》,阿里阿巴斯/伊朗

《Leila's Brothers》,薩伊德盧斯塔伊/伊朗

《Boy From Heaven》, Tarik Saleh/瑞典

《Triangle of Sadness》,魯本奧斯倫/瑞典

《Stars at Noon》,克萊兒德尼/法國

《Forever Young》,華薇莉泰德奇/法國

《Brother and Sister》,阿諾戴普勒尚/法國

完整入選片單請點此:https://bit.ly/3M4lxTF


◎ 責任編輯:沈佩臻

推薦閱讀

地下電影/2022第94屆奧斯卡帶來的啟示:串流時代、女力當道,威爾史密斯的「有毒男子氣概」

最新文章

「烈火焚身」是國際名導丹尼維勒納夫代表作之一。圖/UIP提供

影評人馬欣/餘韻十足的「烈火焚身」:在棋盤廝殺的國際現實中,如何保有人的完整與尊嚴

2023/05/29
大叔們的環島,雖是一起旅行,卻是一人駕著一部吉普車,聽自己的公路音樂,旅程中則以...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叔環島的理由:即便是漫無目的漂泊,也有其意義

2023/05/26
雙糕潤、九層糕、條頭糕等傳統米食越來越少獲得關注,卻擁有與西式糕點截然不同的魅力...

Ying C. 陳穎/無麩質飲食會是翻轉傳統米食沒落命運的救命稻草嗎?

2023/05/23
純淨得幾乎不再真實的負片。 圖/廖芸婕提供

自由記者廖芸婕的以巴蹲點日記:笑我們如此需要田野

2023/05/20
「和平歸來」重現當年醫院如同百貨公司般的場景。圖/馬克吐溫國際影像提供

雀雀/「和平歸來」與「疫起」:同為SARS封院故事 是互文還是平行宇宙?

2023/05/20
醬料品牌「李雪辣嬌」,包裝與口味煥然一新。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進台灣家常的川味:李雪辣嬌

2023/05/19
洪瑞麟老師的靜物畫。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花季未了:關於男人的浪漫與溫柔

2023/05/15
《造后者》劇照。 圖/Netflix 提供

芮塔/「造后者」打造韓國女性平權世界,選戰攻防宛如「行銷公關教課書」

2023/05/13
簡莉穎|現任大慕影藝、大慕可可內容總監。近期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與厭世姬共...

《人選之人—造浪者》共同編劇簡莉穎:承認無知、問對問題,故事才能長出對的細節

2023/05/11
演員曾敬驊(左)、彭千祐(右)演出奇幻喜劇「不良執念清除師」默契佳,被觀眾起鬨組...

雀雀/「不良執念清除師」:讓執念與世界和解的方式 笑淚兼具的青春奇幻台劇

2023/05/06
謝盈萱在「人選之人-造浪者」飾演黨部文宣部副主任、發言人「翁文方」。圖/Netf...

雀雀/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寫實入骨碰觸政治社會議題 更對台灣影迷胃口

2023/04/29
老街是一座城市歷史的發源地,是儲存城市記憶的地方。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家李清志/城市文化的歷史櫥窗:老街建築保存與再生

2023/04/28
將主廚本人作為品牌是當今餐飲界行銷主流,但難道只有優點嗎?圖/Ying C. 陳...

Ying C. 陳穎/明星光環無敵?反思主廚作為品牌的經營挑戰

2023/04/25
鄒築園經營者方政倫,是聞名業界的「咖啡王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認同的媒介:方政倫 鄒築園的索恩納

2023/04/21
澳洲當代年輕藝術家Juan Ford的作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用藝術回味一趟旅行:澳洲當代年輕藝術家Juan Ford試圖確認人類與土地的關係

2023/04/17
李惠貞工作照。 圖/李惠貞提供、沈佩臻攝影

把工作交辦給AI?出版工作者李惠貞:我為什麼要放棄體驗,把它外包出去

2023/04/16
葉忠宜|平面設計師,日本京都造形藝術大學研究所畢業,曾企畫、翻譯字體設計大師小林...

設計師葉忠宜:把ChatGPT當成就業諮詢中心,輔助你轉型

2023/04/14
李帝勳爆筋肌肉主演的復仇系韓劇「模範計程車2」討論度居高不下。圖/friDay提...

雀雀/摸著良心的「模範計程車2」:韓劇宇宙永遠的不二王道

2023/04/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