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地下電影/《南國啟示錄》:窺探東南亞三大城市,檳城、清邁與河內的百種姿態

2022-04-29 14:30 溫溫凱/地下電影

《南國啟示錄》第一集,檳城娘惹博物館。 圖/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南國啟示錄》第一集,檳城娘惹博物館。 圖/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今(2022)年5月初,由公視推出,製作人曁導演劉嵩帶來的《南國啟示錄》系列紀錄片,將鏡頭擺向東南亞,聚焦於馬來西亞檳城、泰國清邁以及越南河內,呈現此三大城市穩實的文化底蘊、複雜的歷史脈絡,試圖藉此豐厚台灣觀眾的視野。

曾以《城市的遠見》、《福爾摩沙的指環》、《農村的遠見》三度敲下電視金鐘非戲劇節目導演獎的劉嵩,在《南國啟示錄》中確實展現了自身對於人與城市生活樣貌的細膩觀察,藉著縝密的行文邏輯,扎實的田野調查,重新建構、雕塑人們對於檳城、清邁與河內的認識,而在此系列紀錄片中,確實帶著導演觀點,反襯了時局、映照了文化、談論了人性。

在影像當中,時局、文化、人性等各面向要能透出銀/螢幕讓觀眾感知,這絕非易事。以台灣為本位思考所謂「南向」,不可迴避的是政治、軍事、人文、經濟等各面向的衝擊與角度。在此之中,劉嵩身為台灣創作者,反倒透過這些「既定概念」,從異文化觀者的「南向」角度,走入三大城市,以當地人為主體、讓城市特色做本位,在此軸線中,一步步的從建築、交通、飲食、政治等各面向輻射出三城文化。

《南國啟示錄》第一集,檳城清真寺宣禮師。 圖/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南國啟示錄》第一集,檳城清真寺宣禮師。 圖/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難能可貴的是,在外來者視角中,本紀錄片絲毫不帶獵奇的文化窺探角度,是以樸實的定鏡,時而特寫、時而遠景,凝視了檳城、清邁以及河內,鏡頭中的文化再現,凝鍊成深遠且尊敬的姿態,從小人物的微觀中映照出宏遠的國族歷史,成了《南國啟示錄》系列紀錄片的可看之處。

例如,在《南國啟示錄:越南河內篇》之中,開宗明義跟觀眾述說:「河內的發展經歷數個不同時期,從封建、殖民、社會主義到改革開放後的現代時期,複雜的歷史進程,刻劃出河內獨有的城市面貌。」導演以畫外音的旁白,搭配片中大量使用俯瞰視角的空鏡頭,透過基本且有效的鏡頭語言,強調並刻畫出河內的城市面貌,且將「建築」的核心主旨點題,烘托出「場域」的重要性。

建築的輪廓在河內是重要的,也成為此紀錄片的重要看點之一,19世紀帝國主義的殖民興盛,來自歐洲的法國也將殖民視角伸進了越南河內,19世紀末,法國掌權越南,歌劇院等文化場域的表徵與延伸,成了越南河內的揮之不去並與之共存的歷史血脈,法式建築成了此紀錄片的核心價值之一,當殖民、帝國主義興起時,文化的挪移就變為上下關係的重點註記,此點也在紀錄片當中被影像保存。

《南國啟示錄》第三集,越南河內文廟。 圖/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南國啟示錄》第三集,越南河內文廟。 圖/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但是,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產生既有的文化理解不夠,而始終是外來者的法國,在1945年二戰甫結束之際,由胡志明在河內發表的「獨立宣言」,引發法越長達9年的戰爭。直到1954年,法國戰敗,越南正式脫離法國統治,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然而越南卻分裂成南北越,在共產與自由的對抗之際,仍要面對西方二戰後迅速崛起的美帝干擾,越戰成了二戰後不可忽視的區域熱戰。

而在21世紀的當下,當文化透過影像等媒材載體傳遞而出時,越戰銀幕的現形,基本上長期遭致美國好萊塢把持,使各地普世觀眾對於越戰的思考,仍是以「美帝本位主義」的方向討論,容易導致忽略越南自身的處境,而著眼於越南觀點,恰恰正是此紀錄片折射而出的重要立足之處。

在《南國啟示錄:越南河內篇》之中,越戰被導演以越南本位的視角投射而出,長達20餘年的戰爭,河內的碰撞、建設與文化不斷更迭,逐步開展成當代模樣,成了必須探索的議題,而當此議題在片中用極為精簡的篇幅,卻濃縮了歷史的浩瀚,就成了導演不可抹煞的梳理功力。

《南國啟示錄》第三集,越南河內街頭。 圖/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南國啟示錄》第三集,越南河內街頭。 圖/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1960年代,越南河內興建眾多的「集合住宅」,統稱「小區」。從現代的眼光觀之,雖然小區壅擠老舊,但卻折射出河內人的真實生活,也因此,導演將鏡頭深入小區,捨棄俯瞰的權威視角,改移水平視線的鏡位,使觀眾能感同身受河內人在小區的常民生活,於此而言,便是創作者掌握鏡頭語言的其一例證。

從建築看出地方文化,恰是《南國啟示錄:越南河內篇》紀錄片貫串的核心視角,城市成為形塑人類性格的重要場域,其實並不亞於家庭,每條街區、巷子、生活空間等等,都是文化與文化的碰撞。

而從法國之於越南,就能望向另一頭的英國之於檳城。《南國啟示錄:馬來西亞檳城篇》,以檳城喬治市為主,此地作為英殖民者政府在18世紀末開發的商港,遺產保存行動是跨地域、跨族群、跨階級和跨世代的,人類與文化遺產之間如何感知、共存、修復,都成了鏡頭之下的討論議題。

《南國啟示錄》第二集,清邁帕辛寺。 圖/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南國啟示錄》第二集,清邁帕辛寺。 圖/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然而,無論是《南國啟示錄:馬來西亞檳城篇》、《南國啟示錄:越南河內篇》還是《南國啟示錄:泰國清邁篇》,除了城市建築之外,都能看見導演切向飲食文化、宗教廟宇的觀點,而飲食是日常小吃、廟宇則是人心寄託,從此觀之,人的生理與心理,如何與城市相互作用,成了導演劉嵩試圖回應的迫切問題。

尤其是《南國啟示錄:泰國清邁篇》,清邁作為13世紀蘭納王國的首都,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整座城市蘊含著蘭納文化的精神,而這700多年,無論庶民(底層)還是貴族(上流),生活已與各種佛教節日不可脫鉤,成了「宗教即生活」的實踐城市,當然,在本集之中,處理宗教、廟宇、建築、信仰乃至提煉成藝術的高度,都是鏡頭之中流露出的淡麗訊息。

透過導演劉嵩樸實不張揚的鏡位設計,攝影機不過度運動,在觀者間形成隱身的概念,讓宗教更成為一種靜默的力量,打入觀者心窩,與之感同身受。

《南國啟示錄》製作人曁導演劉嵩(右2)。 圖/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南國啟示錄》製作人曁導演劉嵩(右2)。 圖/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綜觀《南國啟示錄》三集的篇幅,從泰國清邁、到越南河內,能夠窺見創作者扎實、基本的影像梳理能力,在某種百科全書式的教條列點中,絲毫不見煩亂,這勢必要能帶著技術性的精準,以及全面性觀點的鋪陳,才能濃縮成一集各58分鐘的「大補丸」。

《南國啟示錄》可以說是台灣觀眾,不,就算是檳城、清邁與河內的本土觀眾,也都能細細品嚐的「懶人包」,片中的所有口述訪談,從文化學者到市井小民,皆是此紀錄片田野調查的依據之一,讓觀點不至於過於單一簡化,從學術到實際生活,彼此互補,交織成一張由歷史、人文構成的文化網絡,讓各地觀眾皆能一窺東南亞三國的樣貌,並藉以回望自身,或借鏡、或反思,最終形成真正的「南國啟示錄」。

《南國啟示錄》系列紀錄片・預告片

第一集 馬來西亞 檳城第二集 泰國 清邁


◎ 責任編輯:沈佩臻

推薦閱讀

地下電影/2022坎城影展主競賽大師雲集:日韓電影備受台灣影迷矚目,「女性」、「俄烏戰爭」成關鍵字

地下電影/NO CRYING!威斯安德森的《紐約客》與法國新浪潮——《法蘭西特派週報》

最新文章

「假面女郎」呈現當代社會過度重視外表的風氣。圖/Netflix提供

雀雀/「假面女郎」:外貌至上主義扭曲當代人心 驚悚韓劇反應容貌焦慮與生存焦慮

2023/09/23
理想混蛋希望透過音樂和演出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是特別的,要好好擁抱自己的特別」。圖...

樂評人王祖壽/ 樂團「理想混蛋」:他們的交心與共享 照見了成長過程中的自己

2023/09/18
2023威尼斯影展最佳男演員得主彼得薩斯嘉。圖片來源/路透

2023威尼斯影展得獎名單分析:尤格藍西莫以及濱口竜介,台灣作品《愛是一把槍》、《五月雪》的影像語言

2023/09/12
岡田將生主演「快一秒的他」。圖/甲上娛樂提供

影評人塗翔文/「快一秒的他」:消失的情人節變身日版 山下敦弘成功的翻拍

2023/09/10
2023《京戲啟示錄》創拓版舞台照。記者李政龍/攝影

資深媒體人麥若愚/風靡27年「京戲啟示錄」2023創拓版 帶傳統文化面向年輕世代

2023/09/09
趙寅成(左起)、韓孝周、柳承龍在影集「MOVING異能」的演出相當精湛圖/Dis...

雀雀/Moving 異能:史上最貴韓劇 映照人生道路的寂寞、喧囂的孤獨

2023/09/02
席捲多年的雪莉桶狂潮似漸趨緩,威士忌桶陳開始出現更開闊包容紛呈的可能性。圖╱葉怡...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威士忌桶陳新氣象

2023/09/01
早餐只能在早上吃嗎?「晚安美芝城」在全台15間酒吧推出大冰奶、奶酥吐司調酒,拿坡...

早安美芝城林柏均╳寶島製造牛寶賢:玩跨界創意,形塑新世代早餐文化

2023/08/31
享受甜味帶來的療癒感,別忘了選擇優質、用心的食材與產品。圖/Ying C. 陳穎...

Ying C. 陳穎/滿足「甜味」感官體驗:糖與代糖之爭,你的選擇是什麼?

2023/08/29
「粽邪3:鬼門開」劇照。圖/華影提供

影評人馬欣/《粽邪3:鬼門開》:融合異國邪術與宗教民俗賣點,考驗元素與創意

2023/08/28
西湖醋魚。圖/張聰提供

張聰/我的西湖醋魚:一道傳統料理的學習綱領和其中秘訣

2023/08/28
李清志到巴黎去旅行,靈機一動照著周杰倫的MV去遊走巴黎。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跟著周杰倫遊巴黎

2023/08/25
柯叔元(中)在「女兒大人加個賴」中演黑道大哥和年輕演員感情也很好。圖/中視提供

雀雀/「女兒大人加個賴」:傳統也前衛、台劇陪伴力價值顯現

2023/08/19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圖|車庫娛樂

地下電影/《之前的我們》:那些很長、很長、很長的談話,隨著攝影機運動所描繪的「因緣」

2023/08/16
「之前的我們」劉台午、葛麗塔李(右)。圖/車庫娛樂提供

影評人塗翔文/「之前的我們」:不慍不火,打動人心 散發後勁十足的底蘊

2023/08/15
張耀(中)在「八尺門的辯護人」中與雷嘉汭(左)、李銘順有許多對戲。圖/八大提供

雀雀/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自帶關懷力 引領觀眾無痛認識台灣公共議題

2023/08/12
金泰梨主演驚悚劇「惡鬼」演技精湛。圖/Disney+提供

雀雀/「惡鬼」:讓「寄生上流」故事奇幻妖魔化 營造韓國百鬼夜行物語現代劇

2023/08/06
綜看世間關乎創作關乎美之風向潮浪,繁與簡,始終是此中不斷相往復流動的兩向,飲食亦...

飲食作家葉怡蘭/法式 Fine Dining 的減法

2023/08/0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