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旅日作家張維中/日本見聞:想過好生活,必先了解的「丟垃圾規則」

2022/10/12 張維中

我的一位日本朋友曾經到台灣留學過,他跟我聊起剛到台灣生活,認為最具有「台灣特色」的事。我本來以為是咱們自豪的美食,沒想到他跟我說是丟垃圾。

他說學中文的課程教材有很多生活性主題,其中一個就是丟垃圾。一方面是教相關的會話用語,一方面也是讓外國人知道台灣的丟垃圾習慣。朋友說,在台灣每天要配合垃圾車來的時間才能丟垃圾,聽到「給愛麗絲」旋律就代表垃圾車來了,而且還得常常追著垃圾車跑,起初很不習慣,但後來覺得挺有趣,因為那真的是一種生活在台灣的實感。有別的國家也是這樣的嗎?朋友不知道,我也不確定,仔細想想,那或許確實是台灣特色。

日本複雜的丟垃圾規則。圖/張維中提供
日本複雜的丟垃圾規則。圖/張維中提供

如果不是住在大樓,一樓沒有垃圾間的話,那麼住在日本處理垃圾的方法跟台灣真的大不相同,很需要時間去熟悉。比方說,丟可燃垃圾(含廚餘)是每周一跟周四;丟不可燃垃圾是隔周的周二;丟飲食用的瓶罐、寶特瓶是每周二;丟塑膠容器跟紙類是每周六⋯⋯等等,非常複雜,且每個區域規定星期幾能丟什麼都不一樣。

日本人對如此複雜的丟垃圾規則也感疲憊。剛來日本時認識一個老師曾說,因為夏天悶熱,廚餘不能天天丟,堆在家裡又容易發臭,因此演變成能丟廚餘的前一天,家裡才會吃魚。今天晚餐吃什麼?先想想明天垃圾丟什麼吧!

丟垃圾要在當天早上八點前拿到公寓附近的「收集點」放置。收集點並不會有大型垃圾桶,只有一個告示牌,所以垃圾就是丟路邊。每隔一段路,就有收集點提供附近居民丟垃圾,垃圾車之後才來逐一收集。每天早晨出門上班,沿街走過堆積成山的垃圾堆是日常風景。偏偏東京有很多蠻橫的烏鴉,偶爾垃圾車還未來,垃圾已被牠們給啄得零亂不堪。以前日本氣候涼爽,垃圾丟在路上比較沒問題,但現在東京變得愈來愈熱了,肚破腸流的垃圾曝曬在炎天下,真是臭氣熏天。

垃圾分類瑣碎,家裡的垃圾桶就很重要。無印良品賣很多各式各樣的垃圾桶,我買的是有足夠空間可掛兩個垃圾袋,分別可燃與不可燃垃圾。後來不知道為何,有一天忽然說塑膠袋可以燒了,不能燒的塑膠只剩下寶特瓶和塑膠罐,所以就把垃圾桶空間都讓給了可燃垃圾。寶特瓶那些可回收的塑膠罐,從此收集在一個袋子裡,掛在冰箱與牆邊的隱密空間,滿了就拿下樓丟。

不過我覺得最麻煩的還是丟大型垃圾。垃圾超過一定尺寸,就得去超商買價位不等的垃圾券,然後上網預約丟棄日期。花錢丟垃圾也就算了,麻煩的是總在此時你發現,怎麼整區的人沒事都在丟垃圾啊?「旺季」時,很難預約到近三周內的丟棄日。

超大的電器和家具,自己無法搬運的,比較適合找回收業者。日本公寓的信箱成天有廣告傳單,號稱有多便宜就能幫你處理好那些廢棄物。我的台灣朋友小裕搬回台灣前研究了一番,發現網路上有很多人提醒,日本有非常多不肖業者收了你的錢,把東西給搬走,但並沒有妥善處理,而竟是載到深山裡隨意丟棄!像冰箱或洗衣機那些家電,只要一查序號,有辦法查到購買者是誰,於是最後警察找上門,有憑有據查到亂丟垃圾犯法的人是你,而非那些逃之夭夭的業者。

最後一提,我有點無法接受無蓋的垃圾桶,除了可能夏天會滋生小果蚊之外,每次經過看見垃圾就會覺得礙眼。對我來說,隱藏好垃圾也是家裡做好收納的一部分。挑個好垃圾桶,垃圾丟得好,一切看起來清清爽爽的,生活才能過得好。

垃圾丟得好,一切看起來清清爽爽的,生活才能過得好。圖/張維中提供
垃圾丟得好,一切看起來清清爽爽的,生活才能過得好。圖/張維中提供

張維中

旅日作家張維中/秋風的節奏:遠距工作之際,探訪東京新餐廳

旅日作家張維中/秋風的節奏:遠距工作之際,探訪東京新餐廳

2020/09/30
旅日作家張維中/疫情之下,沒有「忘年會」的一年

旅日作家張維中/疫情之下,沒有「忘年會」的一年

2020/12/28
京都咖啡館2選!咖啡空間的沈浸感是旅途最好的紀念品

京都咖啡館2選!咖啡空間的沈浸感是旅途最好的紀念品

2024/12/02

最新文章

「乖狗狗」被讚是年度最佳恐怖片之一。圖/好威映象提供

馬欣/「乖狗狗」:散發伊藤潤二漫畫魅力的恐怖電影

2025/11/03
《妳和其餘的一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妳和其餘的一切》:愛恨昇華閨蜜情 以兩性視角看女性美麗與哀愁

2025/11/01
可頌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糕點實驗場。韓國便有專門店販售各種可頌糕點,包括融合日式飯...

陳穎Ying C. /致敬或褻瀆?可頌之戰:「創新」的門票為何?

2025/10/27
青農謝震山介紹犬香薷的培育條件。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泥土的芬芳、天人的和諧:犬香薷

2025/10/27
國際卡司齊聚Netflix「回魂計」。圖/Netflix提供

雀雀/舒淇、李心潔「回魂計」:誰是真正的詐騙受害者?

2025/10/25
此趟鎌倉行所食餐廳,從規模到形式皆極精巧,卻皆展現飽滿的在地與創作性,既有Fin...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悠食鎌倉:Fine Dining新風範

2025/10/19
「因為常玉」是一次多角度的去細讀常玉的分享與交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因為常玉:不只閱讀常玉,也閱讀我們的時代

2025/10/16
「暴君的廚師」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暴君的廚師:跳出「免洗追劇文化」 以飲食文化征服全球觀眾

2025/10/11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展覽「CITY OF OTHERS」,以「1920〜1940年...

藝術收藏家姚謙/時代之聲:「CITY OF OTHERS」展覽

2025/10/0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