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旅日作家張維中/日本見聞:想過好生活,必先了解的「丟垃圾規則」

2022-10-12 16:23 張維中

我的一位日本朋友曾經到台灣留學過,他跟我聊起剛到台灣生活,認為最具有「台灣特色」的事。我本來以為是咱們自豪的美食,沒想到他跟我說是丟垃圾。

他說學中文的課程教材有很多生活性主題,其中一個就是丟垃圾。一方面是教相關的會話用語,一方面也是讓外國人知道台灣的丟垃圾習慣。朋友說,在台灣每天要配合垃圾車來的時間才能丟垃圾,聽到「給愛麗絲」旋律就代表垃圾車來了,而且還得常常追著垃圾車跑,起初很不習慣,但後來覺得挺有趣,因為那真的是一種生活在台灣的實感。有別的國家也是這樣的嗎?朋友不知道,我也不確定,仔細想想,那或許確實是台灣特色。

日本複雜的丟垃圾規則。圖/張維中提供
日本複雜的丟垃圾規則。圖/張維中提供

如果不是住在大樓,一樓沒有垃圾間的話,那麼住在日本處理垃圾的方法跟台灣真的大不相同,很需要時間去熟悉。比方說,丟可燃垃圾(含廚餘)是每周一跟周四;丟不可燃垃圾是隔周的周二;丟飲食用的瓶罐、寶特瓶是每周二;丟塑膠容器跟紙類是每周六⋯⋯等等,非常複雜,且每個區域規定星期幾能丟什麼都不一樣。

日本人對如此複雜的丟垃圾規則也感疲憊。剛來日本時認識一個老師曾說,因為夏天悶熱,廚餘不能天天丟,堆在家裡又容易發臭,因此演變成能丟廚餘的前一天,家裡才會吃魚。今天晚餐吃什麼?先想想明天垃圾丟什麼吧!

丟垃圾要在當天早上八點前拿到公寓附近的「收集點」放置。收集點並不會有大型垃圾桶,只有一個告示牌,所以垃圾就是丟路邊。每隔一段路,就有收集點提供附近居民丟垃圾,垃圾車之後才來逐一收集。每天早晨出門上班,沿街走過堆積成山的垃圾堆是日常風景。偏偏東京有很多蠻橫的烏鴉,偶爾垃圾車還未來,垃圾已被牠們給啄得零亂不堪。以前日本氣候涼爽,垃圾丟在路上比較沒問題,但現在東京變得愈來愈熱了,肚破腸流的垃圾曝曬在炎天下,真是臭氣熏天。

垃圾分類瑣碎,家裡的垃圾桶就很重要。無印良品賣很多各式各樣的垃圾桶,我買的是有足夠空間可掛兩個垃圾袋,分別可燃與不可燃垃圾。後來不知道為何,有一天忽然說塑膠袋可以燒了,不能燒的塑膠只剩下寶特瓶和塑膠罐,所以就把垃圾桶空間都讓給了可燃垃圾。寶特瓶那些可回收的塑膠罐,從此收集在一個袋子裡,掛在冰箱與牆邊的隱密空間,滿了就拿下樓丟。

不過我覺得最麻煩的還是丟大型垃圾。垃圾超過一定尺寸,就得去超商買價位不等的垃圾券,然後上網預約丟棄日期。花錢丟垃圾也就算了,麻煩的是總在此時你發現,怎麼整區的人沒事都在丟垃圾啊?「旺季」時,很難預約到近三周內的丟棄日。

超大的電器和家具,自己無法搬運的,比較適合找回收業者。日本公寓的信箱成天有廣告傳單,號稱有多便宜就能幫你處理好那些廢棄物。我的台灣朋友小裕搬回台灣前研究了一番,發現網路上有很多人提醒,日本有非常多不肖業者收了你的錢,把東西給搬走,但並沒有妥善處理,而竟是載到深山裡隨意丟棄!像冰箱或洗衣機那些家電,只要一查序號,有辦法查到購買者是誰,於是最後警察找上門,有憑有據查到亂丟垃圾犯法的人是你,而非那些逃之夭夭的業者。

最後一提,我有點無法接受無蓋的垃圾桶,除了可能夏天會滋生小果蚊之外,每次經過看見垃圾就會覺得礙眼。對我來說,隱藏好垃圾也是家裡做好收納的一部分。挑個好垃圾桶,垃圾丟得好,一切看起來清清爽爽的,生活才能過得好。

垃圾丟得好,一切看起來清清爽爽的,生活才能過得好。圖/張維中提供
垃圾丟得好,一切看起來清清爽爽的,生活才能過得好。圖/張維中提供

最新文章

《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劇照。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孟子義(右)、李昀銳在「九重紫」中先婚後愛。圖/愛爾達電視提供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絕美食器。圖/張聰提供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楊紫(左)、李現主演「國色芳華」。圖/LINE TV提供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與可可相同,奶油近年同樣價格狂飆,烘焙業未來發展值得進一步思索。
圖/Ying...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後院」裡看到庇里牛斯牛山的草地景色。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綜觀新一波台灣中菜風尚,可以明確感受到席捲多年的法菜Fine Dining的強大...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話題韓劇《正年》。 圖/Disney+ 提供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周碧初先生的作品「碧雲寺」。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富邦美術館推出日本藝術家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 展覽。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家族計畫」柳承範(中)、裴斗娜(右)。圖/friDay影音提供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魷魚遊戲」第2季全球熱播。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周采詩(左起)、 隋棠、曾沛慈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圖/鹿路電影提供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八零年代末的新店,遠山的輪廓、燦爛的晚霞和倒影在水稻田中的光影,如夢船的存在。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法國名廚杜伊塞特使用本地食材。蛙腿和白鰻,構成一幅秋日池塘逸趣。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朱智勳在「照明商店」中飾演燈具行老闆。圖/Disney+提供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優雅的相遇」有著疫情的反思與感慨。圖/張作驥電影工作室提供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