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詭孩」:孩童視角下的文明暴力
以社區驚悚片來說,香港與北歐都很擅長製造出「壓迫」氣氛,不同片美國的白領郊區噩夢。香港從80年代開始就很會運用狹窄與雜置的生活空間,製造出人心的壓迫感,如「見鬼」、「殭屍」等。而北歐則不同,他們以非常簡潔冷冽的建築風格,反顯出哪裡都逃不出去的白噪音與一片死寂的空白,最傑出的就是「血色入侵」,而最近則是「詭孩」這部挪威片。
導演艾斯基佛格很會運用構圖,以不同角度來拍攝國民住宅的工整與壓迫,讓人從一開始就感受到某種困局。片中大人的困局是始終過勞、分神,而孩子看似衣食不缺,但在那樣有如環形監獄的住宅設計中,生活是缺乏生氣的。顯現出北歐雖然福利良好,但大人在生活中仍然感到無力,只能以各種麻木的方式囫圇度日。前半部的確拍出了現代人的精神貧瘠。
環境的拍法是一密室,而電影中的另一密室是親子之間的,如今大人整個捲進了生活的瑣碎裡無法自救。而小孩處於感知最豐沛的年齡,在那樣的社區生活中,則提前感受到了壓抑與孤單,並因此產生天真的暴力。這部片以建築結構來揭開純粹孩童食物鏈式的小社會,營造了不錯的開頭。
這部片讓人想起漢內克「白色緞帶」的調性,電影一開始從小孩的友誼、煩惱,進一步拍到孩童間也有的權力結構。前半部不知底線的惡意,營造出到位的驚悚氣氛。但而後半則過於凸顯孩童的超能力,讓這部電影從一開始的心靈驚悚,到後來有點用力過猛的感覺。
雖然電影凸顯了孩童們的靈氣與感知正被成長環境所扼殺,同時也拍出了大人雖在場卻不自覺的「缺席」,並純熟地以音效與視覺死角、剪輯來充分展現了孩童視角的不安感。這些靈光讓人想起了「鬼店」的孩童騎車部分,適當地分出了大人與小孩各自的世界。在氣氛營造上是部成熟的商業片,可惜的是編導雖有探討社會的野心,然後來超能力對決太過倉促,反而失去了後座力。
不過這部片與2008年的「血色入侵」都拍出了當今大人普遍有如處於密室的焦慮,並以孩子來對照對人生的渴慕,彷如大人才是真正的失能者,這點讓人心有戚戚焉。
最新文章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海風號甜點列車:一面看海,一面吃甜點的幸福旅程
2025/05/05 -
潘光中/《愛你》:細膩情感和治癒內涵 喚醒你沉睡已久的戀愛細胞
2025/05/03 -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