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馬欣/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數位修復版:善念如蝴蝶身陷蛛網的飛翔
「聖女貞德」這題材,在數十年中拍了多個版本,但以盧貝松執導的這版本最為有趣,甚至比殉道更殘酷。它等於15世紀女巫與聖女的辯證,也是貞德自身「我是誰」的哲學辯證,且更大膽地呈現在政治面前,女性的成聖成魔都是政壇抹腳布的現實。
「貞德」穿越古今成為魅影,是因就算如今的女性領袖人物也必須要強調去性別化,如同貞德或伊莉莎白一世,她們捐棄性別,成為符號,才有可能被體制所接受,是這部「盧貝松之聖女貞德」第一層的冷眼犀利。
而深入點來看這部電影,它始終在拋問題給觀眾,而非給你答案,反令人深思。這個被教廷追封為「聖女」的故事,更近乎「我是誰」的哲學思考。
貞德這女孩從農家女經歷了戰爭,與親眼目睹姊姊在戰爭中被強暴的畫面,她對人世間父權的灰心,從而更認同神學上的父權。事實上無論東西方,宗教常成為女性逃脫父權的出口(雖可能是從火坑到泥巴坑),但如人世間的女性容易被客體化,成為男性欲望的公式中逃脫,貞德的聖潔形象又是否能逃脫權力的羅網?
不同於其他為宗教服務的版本,此版的「貞德」更有血有肉,盧貝松讓我們從不同面向來看這被拍板定論的歷史女性,她是否從受害者成為戰場上的加害者?她是否後來沉醉於虛榮的名號。而她最後向內心的神告解時更具意義,她不否認自己追尋的可能是心魔,這點殘缺的自知比其他版本更坐實了她是聖女。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與她明知背叛仍不反悔,及她最後的犧牲,像是盧貝松對於「聖女」的辯證,「聖女」與「巫女」在人們眼中始終一體兩面,成了權力的棋子,但在人間最卑微的反顯高潔。
它非宗教片,而是以「貞德」為鏡像,投射出人們的蔑視與崇拜都是一體兩面,也投射出女性必須得打破符號才被正視的悲哀。而女性成聖成魔都是為了他人的慾望代罪,還有宗教與政壇往往都是蜘蛛網上的共犯,這多面的犀利觀察,讓早被符號化的「貞德」,超脫了頭銜,從而反射出純真在這世間如蝴蝶被困,那一絲善念最後在蛛網飛翔的可能性,是極其抒情的,也是極其諷刺的故事。
馬欣
最新文章
-
2025 Camping Asia 11月登場!以舞蹈為語言、5檔精選表演節目一次看
2025/09/03 -
双方藝廊10週年聯展《非双》集13位跨世代藝術家一展時代縮影
2025/09/02 -
快樂島8/30高美館開展!日韓25位藝術家回應成人世界的脆弱
2025/09/01 -
楊德昌《一一》全新4K修復版9/19上映!預售原文海報緊急加印1125 套
2025/08/29 -
北藝中心化身派對仙山!2025 潮臺北《士林仙界大派對》8/30、8/31登場
2025/08/28 -
亂流:半睡飛行夢8/29北師美術館登場!展館化身機場,反思「飛行」的意義
2025/08/28 -
日本NIKO NIKO TAN TAN 攜新作ft.台灣饒舌歌手POPO J 8月登上台灣舞台
2025/08/27 -
2025FOCASA馬戲藝術節10月前進高雄!集結三頂巨型馬戲篷、101場演出
2025/08/27 -
展覽《如如》Harper Ouk╳ 蔡宜芳以創作詮釋動靜間稍縱即逝的詩意風景
2025/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