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塗翔文/「流麻溝十五號」:情感舖陳自然流洩 看到片尾別急著離座
這是一個命題作文的概念,不只是有原著改編的緣故,著手處理五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的思想改造營,本來就是個走鋼索般的困難任務。導演周美玲選擇以最平實的方式切入,讓「流麻溝十五號」盡力做到不花俏、不張揚,展現出一種戮力用影像還原歷史傷痕的企圖,或許不盡完美,但盈滿情感與誠意。
光從開場的樸實直接就可得見,美麗的海洋,拉開了綠島與台灣本島的地理位置,故事自三位女主角踏上這座「火燒島」拍起,很明顯的,三女象徵了被囚禁政治犯的三種狀態:一是真正的思想運動者,一是了然於心卻選擇明哲保身的舞者,最後是天真無心機善良女孩。若再加上懷孕的、死忠國民黨員,以及其他操著各種口音的女性群像,很明顯地,電影想展現的並非只是單一偏頗的立場,而是受害者的各種光譜,營舍內、外的複雜衝突也油然而生。
從這一點來看,「流」片似乎並非大家想像的只以政治掛帥,它試圖站在那個屬於時代悲劇的高度,但並不故意醜化施暴者,也不強化暴力。電影裡沒有大量流血、槍殺、虐待刑求這些畫面,反而言語的威嚇、氣氛的高壓,更讓人隱隱覺得恐懼。它甚至將視角移往反方向,像馬力歐飾演的軍官、李雪飾演的女主管,都展現了人性現實而非只有刻意妖魔化的一面。尤其結尾超現實畫面裡同時海納了壓迫方與被壓迫者的烏托邦夢想,更看得出創作者的悲憫之心。
若撇開政治上的議題性,就作者本身的創作歷程來看,「流麻溝十五號」也是周美玲至今最圓融成熟的一部電影。有趣的是,以往她的作品時常強調女性、同志或情慾議題,把這些彷彿變成張揚的大旗做為先行,偶爾弄巧成拙就讓電影裡的戲劇性或角色本身的塑造變得生硬。這回面對更可能拍出爭議的歷史事件,她反而小心翼翼邁出穩健步伐,雖然前半部人物眾多難免顧此失彼,但情感面的舖陳則有如倒吃甘蔗,越到後面便自然流洩,有種不需聲嘶力竭,就已實實在在帶出動人力量的從容之感。
最後多提一句,入圍金馬獎的歌曲「永遠的所在」確實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在最後為影片成功催出悲壯的氛圍,詞曲唱皆出色,也與電影整體的氣韻、題旨呼應,觀眾看到片尾別急著離座。
塗翔文
最新文章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藝術家矢延憲司的作品軸線
2025/09/15 -
雀雀/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平衡敘事 其實是藏得深的高明性平鋪陳
2025/09/13 -
Ying C. 陳穎/從理念到餐桌:當代名廚的「純植物」挑戰
2025/09/10 -
馬欣/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善惡的複雜矛盾深刻呈現
2025/09/08 -
雀雀/我們六個:真實社會事件影視呈現 觸動觀眾反思
2025/08/30 -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合時宜的迷戀
2025/08/28 -
雀雀/《書卷一夢》、《錦月如歌》逆天改命戲中戲 打中觀眾的心
2025/08/23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北歐人與自然相處的哲學
2025/08/19 -
潘光中/書卷一夢:穿書題材破壞性創新 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活力
2025/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