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塗翔文/一輩子認真做一件事的不容易:紀錄片《好好拍電影》不只電影人該看
《好好拍電影》這部紀錄片的美好,正像它所提供的多種解讀樂趣,並不侷限於電影人這單一種觀眾。
就紀錄片的本質來看,它聚焦於香港導演許鞍華的人生與成就,這位導演在港、台都是創紀錄的得獎導演,去年還剛在威尼斯影展拿下一座終身成就獎。但導演文念中對被攝者的熟稔,盡化於影片的結構敘事與編排之中。許導投入影壇超過40載,電影從她半自傳式的電影《客途秋恨》切入,談她融合中西的成長背景,幾番起伏的高低經歷,再轉至個人生活與堅持熱情的努力不懈,旨不在歌功頌德,但即使不認識許鞍華的人,也能在這樣流暢且精準的耙梳之下,理解她在影壇的地位與成就。
而許鞍華從七○年代開始拍片,成為香港新浪潮的一員,她的作品從香港本地的人文關懷,拍到喜劇、武俠、靈異、驚悚、文學改編,然後又進入另一階段與中國合拍片的甘苦,這近半世紀香港電影工業的歷史與縮影,也彷彿盡寫其中。
至於由電影史再放大至整個香港的發展變化,電影從許鞍華拍《明月幾時有》,強調鏡頭下所捕捉屬於新界的自然景致,到最後那佈滿五星旗圖像、處處慶祝香港回歸20年的夜景;加上許鞍華從原先在香港自由自在的創作,到赴中國拍合拍片所必須在妥協與堅持中的現實拉扯,以及最後談及目前想為香港發聲的創作心境,文念中沒有大鳴大放或故意借題發揮,而是如實地讓一切狀況在電影裡隱隱成為揮之不去的母題。
就算都不管這些,只從感性抒發的角度來看,許鞍華如何把生活中的體悟化為創作的養分,她的成長、與母親的相處,生活中的不拘小節,尤其是後期作品對庶民生活、老年長照等議題的細膩觀察,電影裡也溫柔地做出戲裡戲外的巧妙對照。她75歲創作不輟,生活平淡從容,一投入工作就全心入魔,那股對電影無比的愛與熱情,亦在這部紀錄片裡自然而然地被呈現,讓我們看到做導演不見得光鮮亮麗,也同樣昇華出職人般的專注精神。
「好好拍電影」這五個字像是句業內口號,放置在這部紀錄片裡,卻體現了一輩子認真做一件事的不容易。這不是一部專屬於電影人的電影,而是任何人都可以從中提煉出不同滋味與感動的精采紀錄片。
塗翔文
最新文章
-
高美館《馮.沃爾夫的花園堡壘》三大展區、近70件作品呈現「新文藝復興」
2025/11/17 -
編輯場地氛圍,以作品提取情緒——藝術家李傑的佈展思考
2025/11/17 -
誘惑酒桌上的心靈活動——編輯人開的酒吧LANDED
2025/11/17 -
沒有房租的一年Rent Free!在紐約免租過活一年的流浪實驗
2025/11/17 -
2025誠品書店十大新書暢銷榜!村上春樹長篇小說登TOP 6、榜首是這本
2025/11/14 -
百大文化基地串聯在地能量|「工藝之森:台灣工藝新銳設計展」即日起中央書局開展
2025/11/14 -
當城市入鏡:新北風景,照亮金鐘與金馬
2025/11/14 -
愛馬仕匠心工坊11/15華山免費開展!動手體驗愛馬仕工藝的細膩之道
2025/11/13 -
《步入永恆》富邦美術館12月登場!一睹雕塑大師米羅、賈科梅蒂、考爾德作品
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