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塗翔文/一輩子認真做一件事的不容易:紀錄片《好好拍電影》不只電影人該看
《好好拍電影》這部紀錄片的美好,正像它所提供的多種解讀樂趣,並不侷限於電影人這單一種觀眾。
就紀錄片的本質來看,它聚焦於香港導演許鞍華的人生與成就,這位導演在港、台都是創紀錄的得獎導演,去年還剛在威尼斯影展拿下一座終身成就獎。但導演文念中對被攝者的熟稔,盡化於影片的結構敘事與編排之中。許導投入影壇超過40載,電影從她半自傳式的電影《客途秋恨》切入,談她融合中西的成長背景,幾番起伏的高低經歷,再轉至個人生活與堅持熱情的努力不懈,旨不在歌功頌德,但即使不認識許鞍華的人,也能在這樣流暢且精準的耙梳之下,理解她在影壇的地位與成就。
而許鞍華從七○年代開始拍片,成為香港新浪潮的一員,她的作品從香港本地的人文關懷,拍到喜劇、武俠、靈異、驚悚、文學改編,然後又進入另一階段與中國合拍片的甘苦,這近半世紀香港電影工業的歷史與縮影,也彷彿盡寫其中。
至於由電影史再放大至整個香港的發展變化,電影從許鞍華拍《明月幾時有》,強調鏡頭下所捕捉屬於新界的自然景致,到最後那佈滿五星旗圖像、處處慶祝香港回歸20年的夜景;加上許鞍華從原先在香港自由自在的創作,到赴中國拍合拍片所必須在妥協與堅持中的現實拉扯,以及最後談及目前想為香港發聲的創作心境,文念中沒有大鳴大放或故意借題發揮,而是如實地讓一切狀況在電影裡隱隱成為揮之不去的母題。
就算都不管這些,只從感性抒發的角度來看,許鞍華如何把生活中的體悟化為創作的養分,她的成長、與母親的相處,生活中的不拘小節,尤其是後期作品對庶民生活、老年長照等議題的細膩觀察,電影裡也溫柔地做出戲裡戲外的巧妙對照。她75歲創作不輟,生活平淡從容,一投入工作就全心入魔,那股對電影無比的愛與熱情,亦在這部紀錄片裡自然而然地被呈現,讓我們看到做導演不見得光鮮亮麗,也同樣昇華出職人般的專注精神。
「好好拍電影」這五個字像是句業內口號,放置在這部紀錄片裡,卻體現了一輩子認真做一件事的不容易。這不是一部專屬於電影人的電影,而是任何人都可以從中提煉出不同滋味與感動的精采紀錄片。
最新文章
確定全台巡迴!《奈良美智特展》不只台北場,7、11月移師台南與高雄
2021/02/26不屑道德的批判,耽溺自負的浪漫:作家七等生紀錄片《削瘦的靈魂》
2021/02/25【機智的韓劇生活】《驅魔麵館》與《梨泰院Class》:賣吃的從來就只是個幌子,真正賣的是熱血
2021/02/25影評人雀雀/《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展現當代台灣女性創業浮世繪
2021/02/24【青宅愛看劇】能樂、摔角、爭家產?編劇宮藤官九郎全新作品《我家的故事》
2021/02/23【華語歌詞症候群】在愛情裡敲響警鐘,寫給別人也告解自己的李宗盛
2021/02/2170年代「美國夢」的虛無:看電影大師勞勃阿特曼經典作品《賭途分叉點》
2021/02/21只要是人,總有些怪怪的地方吧:日劇《我家女兒交不到男朋友!!》
2021/02/18翻拍劇的「教科書」:韓劇《哲仁王后》的高收視並非偶然
2021/02/17蔣勳書寫臺靜農,點捺頓挫間的生命美學
2021/02/16專訪演員李霈瑜/大霈:等待機會的時候就好好地充實自己,踏實地慢慢走
2021/02/16村上春樹深愛的傳奇咖啡店——《大坊珈琲店手記》:一杯又一杯地沖著咖啡,是這樣的38年
2021/02/16天空的浪漫想像從何而來?《天空地圖》:看見想像的、光怪離奇的、近代科學性的追尋與渴望
2021/02/15前蘋果首席工程師:iPhone之所以魅力無限,不只是「除錯」,而是「創意競擇」
2021/02/15令人懷念的good old days——《鏤空與浮雕》:後來香港就再也沒有傳奇了
2021/02/15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 ── 讀鄭維中《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
2021/02/13豪華朗機工十周年紀實《聆聽花開》:匯聚百工專業一起想像、共同創作
2021/02/13《在家工作》:如果獨處更能發揮自己的專業強項,為什麼硬要過團體生活?
2021/02/1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