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塗翔文/奧斯卡的本質:「媽的多重宇宙」大獲全勝,人氣才是關鍵
每每有人討論到奧斯卡的戰果而忿忿不平之際,我總會安慰對方「奧斯卡沒那麼重要」,尤其一旦瞭解它的競賽本質,很多事就變成理所當然。奧斯卡由一萬人左右的影藝學院會員投票決定,本來就會趨近中間值,太偏天平兩端的作品都很難出線;另外大基數票選很多時候比的不只是實力,更重要的可能是「人氣」,今年「媽的多重宇宙」大獲全勝,人氣才是關鍵。
相較於命題更加犀利、嚴肅、具現代性、引人深思的「塔爾」和「伊林舍林的女妖」,「媽」片顯然比較平易近人;但比起古典派的「法貝爾曼」,它又相對新鮮熱鬧得多。它是諸多類型的複合:科幻、功夫,還有點漫畫英雄的味道,骨子裡根本是超級芭樂的家庭通俗劇。說它創新,細細拆解開來還是老哏處處,這種有點新又不會太新的朦朧,在這種大評審團的投票制裡反而顯得吃香。
「媽」片得獎代表許多紀錄誕生,象徵影藝學院的活力;兩位年輕導演得獎,則是鼓勵新銳。一口氣3位演員獲獎,上回發生應該得追溯到1976年的「螢光幕後」;兩位非親屬的雙導演得獎是首次,楊紫瓊更是創下亞裔、華人首位影后,應該亦是第1位憑大量「打」戲奪下奧斯卡的女演員。她在片中文武雙全,幾乎使盡畢生絕學,加上整個獎季造勢成功,贏得人望,最終超車了手上已握有兩座小金人的凱特布蘭琪,一切並非僥倖。
不僅楊紫瓊,同片的關繼威、潔美李寇蒂斯與影帝布蘭登費雪,全都是戲齡幾十年卻第1次入圍、得獎的演員得主,皆為最勵志的美國夢展現,眼淚與激情都累積了他們在演藝事業上起起伏伏的傳奇歲月,這些同樣是人氣的加持結果。4個演技獎加上編、導、最佳影片全歸同一公司,A24似乎才是本屆奧斯卡的真正大贏家。
至於另一個贏家「西線無戰事」,除了和最佳紀錄片「納瓦尼事件簿」一樣呼應了烏俄戰爭的局勢外,「西」片以外語片之姿獲得4座大獎,也與影藝學院近年接納大量外國會員的結構改變有關。3部賣座續集片「阿凡達:水之道」、「捍衛戰士:獨行俠」與「黑豹2:瓦干達萬歲」各有一獎入袋,亦讓奧斯卡未與商業上的話題電影完全脫節。
老將新秀兼顧,商業與藝術也不能偏廢,甚至連英語、非英語片都要面面俱到,奧斯卡不就是集體投票出來的大拜拜結果嗎?雖然它還是需要一定的實力,但更多時候取決於非美學上的因素影響。做為觀眾,這些都是熱熱鬧鬧的錦上添花,絕非真理,還是快去戲院看看那些沒能得獎的其他佳作,才是真正你我之福。
最新文章
雀雀/「黑暗榮耀2」劇本卓越 以韓劇必勝公式征服世界
2023/03/18文化觀察家李清志/矢延憲司的船貓:在末日的未來,毛小孩帶給倖存人類的療癒
2023/03/17地下電影/2023第95屆奧斯卡的啟示:《媽的多重宇宙》航向新時代,影藝學院擁抱的「破格」、「創新」與「顛覆」
2023/03/14藝術收藏家姚謙/關於這時刻聽他們談著性 藝術家Thukral & Tagra 感受生動寫照之創作力
2023/03/14影評人塗翔文/奧斯卡的本質:「媽的多重宇宙」大獲全勝,人氣才是關鍵
2023/03/13雀雀/「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一場等了26年的經典籃球賽
2023/03/11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偶爾不想吃牛排
2023/03/10芮塔/鄭敬淏、全道嬿「浪漫速成班」:愛情喜劇背後探討扭曲教育 大膽轉換懸疑推理畫風
2023/03/04影評人馬欣/ 「親密」:成長是被格放的現實 有如將鯨魚被放進魚缸的諷刺與醒悟
2023/02/27陳穎Ying C. /去吃Fine dining就是助長剝削?資本與文化資本,續談未來精緻餐飲發展
2023/02/27悲情城市4K數位重映:33週年溫故知新你必須看過的侯孝賢台灣影史經典
2023/02/25藝術收藏家姚謙/一隻偷書貓:小雕塑作品 窺見藝術的意義
2023/02/20樂評人袁永興/ 告五人「帶你飛」:旋律性、音樂性、傳唱度 攀上新高代表作
2023/02/20地下電影/談《日麗》的「背面」與不理解,那是記憶深處的共感經驗
2023/02/18我們為什麼愛《灌籃高手》?反映真實、分鏡精湛,創造漫畫裡平凡而魔幻的時刻
2023/02/18雀雀/復仇劇「黑暗榮耀」:宋慧喬覓得絕佳戲路 撐出自成一格的美學高度
2023/02/18文化觀察者于國華/「露酪」:人情凝聚成風味
2023/02/17影評人塗翔文/奧斯卡入圍「日麗」:父女生活瑣事拉成綿長又深情的呼應,溫柔細緻盡在不言中
2023/02/1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