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認同的媒介:方政倫 鄒築園的索恩納
阿里山霧氣瀰漫,我來到鄒築園咖啡莊園,點一杯蜜處理「索恩納」。塞風壺沖煮後的咖盛在白瓷杯裡,聞著淡雅香氣,嘗到輕微果酸,尾韻是平和的苦後回甘。這味道,是堅持自我、從淬鍊中得到升華之後的滿足。
索恩納(So’ngna)的命名,來自鄒築園經營者方政倫。他從巴拿馬引進藝伎咖啡栽培,發現部分樹苗長相有顯著差異,製成咖啡的風味卻很獨特。他將這批咖啡送驗DNA,證實是首次發現的非洲原生品種。
藝伎咖啡原生地、衣索比亞的Gesha山,地名近似藝伎(geisha),因而有了「藝伎咖啡」的中文名稱。藝伎咖啡引進中美洲之後,經由巴拿馬的翡翠莊園栽培成功並且行銷國際,成為聞名世界的高貴咖啡。
混雜在藝伎咖啡中的異類,啟發政倫對於精品咖啡產業的新思維。「我們藝伎種得再好,也只是跟著別人走。」他說,超越藝伎咖啡的方法是學習它的成功經驗,培育代表台灣的咖啡品種,讓全世界追捧。
「索恩納」就是政倫的希望。「以後,全世界咖啡館介紹索恩納,都會說:來自台灣阿里山的精品豆,名字是鄒族語『最好的』意思。」談到索恩納,他眼神充滿光彩。
政倫曾經徹底的迷失。國小畢業後,帶著父親的期許到台北就學,因為不適應都市生活,他無心念書、甚至無法完成學業。退伍返鄉,面對旁人「沒出息才躲回家」的批評,他渾渾噩噩過日子。政倫說,那時活得像頭牽不動的牛,和父親的關係非常緊張。
大約三十年前,政倫的父親在親戚家看到一棵咖啡樹,四周落果長出許多小苗,挖了二百棵回來試種。2000年,父親無奈於政倫的遊手好閒,囑咐他照料這些不知如何處置的咖啡樹。
政倫不懂咖啡,以「惡搞」回應父親的指令。第一次烘豆,利用烤肉後的餘火,鐵架上鋪開錫箔、生豆用筷子翻攪,最後咖啡都烤成了焦炭。
咖啡樹沒有放棄政倫,每年依著與自然的約定,結出漂亮果實。2007年,政倫將自家的生豆送往雲林古坑參加首屆咖啡評比,意外得到冠軍,一時轟動台灣。不僅父親刮目相看,親友對他「回家靠爸」的嘲諷也頓時安靜。政倫像是被春雷驚醒的生命,全力投入研究咖啡,在父親支持下成立咖啡休閒農莊,投資興建工廠;父親的茶園也全面改種咖啡。政倫不斷進修和實驗,成為種植、生產、品評到銷售的全能達人,如今聲名遠播的「咖啡王子」。
咖啡帶領政倫找回自我認同,努力登上台灣咖啡的頂峰。如今,他發現迷失在藝伎園中的索恩納,寄予無限希望,要讓索恩納咖啡成為世界認同台灣和鄒族的媒介。
最新文章
-
Ying C. 陳穎/在任何評鑑面前,先思考自身風格與身份識別
2023/09/27 -
影評人馬欣/「查無此心」:不只是犯罪片,著墨人在體制前的渺小與階級下黑暗生態
2023/09/25 -
雀雀/「假面女郎」:外貌至上主義扭曲當代人心 驚悚韓劇反應容貌焦慮與生存焦慮
2023/09/23 -
樂評人王祖壽/ 樂團「理想混蛋」:他們的交心與共享 照見了成長過程中的自己
2023/09/18 -
2023威尼斯影展得獎名單分析:尤格藍西莫以及濱口竜介,台灣作品《愛是一把槍》、《五月雪》的影像語言
2023/09/12 -
影評人塗翔文/「快一秒的他」:消失的情人節變身日版 山下敦弘成功的翻拍
2023/09/10 -
資深媒體人麥若愚/風靡27年「京戲啟示錄」2023創拓版 帶傳統文化面向年輕世代
2023/09/09 -
雀雀/Moving 異能:史上最貴韓劇 映照人生道路的寂寞、喧囂的孤獨
2023/09/02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威士忌桶陳新氣象
2023/09/01 -
早安美芝城林柏均╳寶島製造牛寶賢:玩跨界創意,形塑新世代早餐文化
2023/08/31 -
Ying C. 陳穎/滿足「甜味」感官體驗:糖與代糖之爭,你的選擇是什麼?
2023/08/29 -
影評人馬欣/《粽邪3:鬼門開》:融合異國邪術與宗教民俗賣點,考驗元素與創意
2023/08/28 -
張聰/我的西湖醋魚:一道傳統料理的學習綱領和其中秘訣
2023/08/28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跟著周杰倫遊巴黎
2023/08/25 -
雀雀/「女兒大人加個賴」:傳統也前衛、台劇陪伴力價值顯現
2023/08/19 -
地下電影/《之前的我們》:那些很長、很長、很長的談話,隨著攝影機運動所描繪的「因緣」
2023/08/16 -
影評人塗翔文/「之前的我們」:不慍不火,打動人心 散發後勁十足的底蘊
2023/08/15 -
雀雀/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自帶關懷力 引領觀眾無痛認識台灣公共議題
2023/08/1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