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人選之人—造浪者》共同編劇簡莉穎:承認無知、問對問題,故事才能長出對的細節

2023-05-11 13:54 簡莉穎

本文選自《500輯》Issue82「做田野的人生學:田野調查,認識世界和自己的方法」

說到田野調查,可能會直覺想到地理學家上山下海的畫面,但田調也可以泛指走出已知、可控狀態,親身挖掘新知的方式。由於田野強調不帶預設框架的開放性,以及親臨現場的身體性,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或挫折),也被當作一種創作方式或生活態度。

在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仍有不少人仰賴做田野的累積,產出觸動人心的作品,並獲得持續下去的養分。此期500輯想談論的,不全然是學術定義的田野,而是希望透過不同領域「做田野」的故事,看見田野如何影響作品與生活,呈現這個讓作品與創作者之所以獨特的隱性過程。

簡莉穎|現任大慕影藝、大慕可可內容總監。近期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與厭世姬共...
簡莉穎|現任大慕影藝、大慕可可內容總監。近期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與厭世姬共同編劇),《直到夜色溫柔》漫畫原作,劇場編導演超過30部,著有簡莉穎劇本集《春眠》、《服妖之鑑》、《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圖/林予晞攝影

《人選之人—造浪者》是我從劇場到影視的第一個共同編劇作品,在劇場我就體認到,戲劇是一種文化累積,積累越厚越可以從中變化出各種類型敘事,因此不可能只靠著自己的經驗,需要做許多田野。台灣很多戲劇類型還沒被建立,除了帶著企及歐美日韓劇集的目標,還要捕捉台灣人的真實口語、反應、行為,以形成自己的「口語演劇」。畢竟語言是一種行動,行動來自所處的社會文化,這一切都會影響到劇本如何撰寫,是以,田野的「浸泡在裡面」很重要。

而真正感受到「田野」這個歷程對我和作品的影響,是申請到2015年兩廳院的藝術家駐館計畫,做舞台劇《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的過程,這是一齣關於同志與愛滋社群的作品,耗時一年多田調。在這之前的作品,比較多取材自我的生命經驗,或是去設想某個歷史的可能。以前最多就是在網路上和圖書館猛查資料,做寫實細節的確定,或是跟內容形式可能相關的作品欣賞。

回到做《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的過程,初始只抱著「想做台灣版《美國天使》」這個模模糊糊的天真想法,接著在李屏瑤跟陳以恩協助下,展開一連串超過20人的HIV感染者、同志社群訪談。

訪了好幾位,我都還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然後慢慢的,我初始的設定被動搖了。原本要跟著《美國天使》的設定,講台灣的80年代:HIV爆發的絕望感、恐慌、政策跟不上現實⋯⋯,但經過種種先行研究,覺得發生在「雞尾酒療法」出現前的類似作品已經很多了,再加上面對一個個「活著」的受訪者,他們的經驗又跟8、90年代差距甚遠,其實正常吃藥已經可以過得如同一般人,但提起感染的過去和未來,還是可以感覺到某種擔心——大部分人進入交往沒有必要交代自己身體狀況,但感染者會面對這個「交代」,而最終,身體的距離也可能造成心的距離;又或者,對未來的規劃,要到哪裡?跟不同親疏遠近的誰要說自己的事到什麼程度?公私領域要公開到什麼程度?

在訪談中,我感覺到,即便出現藥物可控,但在感染者那預期長如一般人的壽命中,許多困境是很細緻的。「絕症—抗爭/不抗爭—死亡」這個故事沒辦法包含他們的此刻。

於是,我決定把視角移到2000年上下,「雞尾酒療法剛出來,我們的命有救了,但人生真的有救嗎」,持續面對污名與人際關係變動,畢竟,生命只剩三個月,跟還可以活三十年,人跟人如何相處,會完全不同。

舞台劇《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是簡莉穎親身走入田野、創作劇本的開始。 圖/四把...
舞台劇《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是簡莉穎親身走入田野、創作劇本的開始。 圖/四把椅子劇團提供,秦大悲攝影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是一齣關於同志與愛滋社群的作品,耗時一年多田調,經歷超過...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是一齣關於同志與愛滋社群的作品,耗時一年多田調,經歷超過20人的HIV感染者、同志社群訪談。 圖/四把椅子劇團提供,秦大悲攝影

這就是田野教我的事,不是預設,而是抱著一個想探究的好奇,在過程中探索,你可能發現一開始你預設的問題很爛,你得重新提問,你會傷筋動骨的調整你的角色與切入點,然後最終,他們會去到一個你沒想過的地方。

田野不是我預設好一個故事框架,然後透過田野來服務原本的框架,那樣就是硬套,只有承認我們都是無知的,你問對問題了,才有可能長出對的細節。

某種程度上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也是如此,我們從2019年開始田調,一開始只定調一群文宣幕僚打總統大選,但那一刀要切在哪?怎樣叫贏?過程中這些人在經歷什麼?跟共同編劇厭世姬歷經很長的討論和訪談,挪動原本框架,從難以觸及的高階幕僚轉向一群文宣部,從超過40位田野對象中了解「假設遇到這些事,你們怎麼想、怎麼做?」,怎麼看待媒體放大了一件理應很小的事?有沒有曾經失去信念?「應該要這樣」跟「不得不這樣」衝突了怎麼辦?

當然也會就劇中設定去問更多具體問題,那是經過很多價值討論,一邊顧著戲劇主線,一邊將訪談對象的智慧與精華灌入這個劇本與這齣戲。「原來這些事都要思考這麼多啊」——如果讓人感受到這個工作的選擇和權衡就太好了,畢竟田調的時候,常常感受到的是,這個工作的本質就是各種溝通跟協商,就是得有這麼多為難,所以試圖把這為難放到戲裡吧。

《人選之人—造浪者》是文宣幕僚打總統大選的故事,建構劇本時訪談超過40位田野對象...
《人選之人—造浪者》是文宣幕僚打總統大選的故事,建構劇本時訪談超過40位田野對象。 圖/Netflix提供

《人選之人-造浪者》呈現文宣幕僚在工作上的選擇和權衡,充滿各種真實的為難。 圖/...
《人選之人-造浪者》呈現文宣幕僚在工作上的選擇和權衡,充滿各種真實的為難。 圖/Netflix提供

然後發現田調是一條無止盡的路,發現英雄旅程敘事,可能可以描述世界的其中一種面貌,但我們看到這世上許多事,其實不一定能被包含在這樣的敘事裡,真實可能是沒有解方的,可能也不會成功,但大腦期待一個成功的故事。如何平衡這兩邊,並保有探索的樂趣跟好奇心,我希望能在創作上繼續探究。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最新文章

Annan Affotey的繪畫風格讓我感到一絲鬆弛,因為他描繪的總是生活中的朋...

藝術收藏家姚謙/人色:人物描繪,反應人們對自我認知的演變

2024/10/17
鵝舖子的翡麗鵝胸,肉質厚實、柔嫩多汁。圖/蔡英地提供

于國華/「靠鵝養大」返鄉創「鵝舖子」:餐桌上的向天歌

2024/10/14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多位世界級名廚參賽引爆話題。圖/Netflix提供

雀雀/「黑白大廚」:動人廚師故事與華麗對決 讓韓食文化推向國際

2024/10/12
法國歷史最悠久的美食品牌Dalloyau破產即將被收購,百年老店如今光環盡褪。圖...

Ying C. 陳穎/法國知名老店為何接連陷入困境?談體驗行銷與創造情感連結的重要

2024/10/10
黛咪摩爾在「懼裂」飾演過氣明星,慘遭羞辱。圖/Catchplay提供

馬欣影評/「懼裂」:當黛咪摩兒掉進了「富江」的增殖世界

2024/10/07
《黑白大廚》由80位具獨特烹飪見解的「黑湯匙」無名廚師對決20位「白湯匙」菁英主...

製作人詹仁雄/韓綜「黑白大廚」拆解:把事情「搞大」,就對了!

2024/10/07
北一女光復樓在校友們及建築師的努力下,整修這座老建築,重現昔日的光榮。圖/李清志...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成熟的社會 才懂得欣賞老房子

2024/10/05
「艾蜜莉在巴黎」第4季。圖/Netflix提供

雀雀/艾蜜莉在巴黎4:在對的時間問世「你的巴黎不是你的巴黎」

2024/10/05
「今夜一起為愛鼓掌」中,陳嘉樺(左)、楊祐寧飾演夫妻檔,網友讚火花十足。圖/壹壹...

雀雀/台劇「今夜一起為愛鼓掌」演技派掌舵 直面觀眾談性談心

2024/09/21
種種因素交錯衝擊,持續多年的餐飲榮景開始趨緩,餐飲「小」時代逐步來到。圖/葉怡蘭...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迎接,餐飲「小」時代

2024/09/16
「度華年」劇照。圖/摘自度華年官方微博

雀雀/大陸古裝偶像劇「度華年」 隱含當代既視感與警世意味

2024/09/14
在麵包業的龐大商機背後,獨立麵包店如何面對超市與超商夾擊?圖/Ying C. 陳...

Ying C. 陳穎/麵包產值巨大、商機無限?淺談獨立麵包店的危機與前景

2024/09/12
「國民老公」許光漢飾演冷血的反派殺手「Mr. Smile」,李光洙演技大變身。圖...

雀雀/戲劇性,是共通的國際語言:許光漢話題韓劇「無路可走:輪盤賭」

2024/09/07
楊旭文(左)、楊志剛主演「唐朝詭事錄」。圖/iQIYI國際站提供

潘光中/話題劇《唐朝詭事錄》 打破熱門IP與流量演員迷思

2024/08/31
呷米餐廳的食材,來自友善環境的農業生產者。圖/呷米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友善複利在人間:JIAMI呷米

2024/08/25
許光漢(左二)主演「正港分局」。圖/Netflix提供

正港分局/雀雀劇評:台劇豪華陣容同樂會 木曜4超玩認真演

2024/08/24
台灣咖啡風氣之盛、品味之高、能量之大,由得人從城到郊,走到哪喝到哪。圖╱葉怡蘭提...

飲食作家葉怡蘭/再偏遠也總能尋出一個所在:到處喝咖啡

2024/08/18
李璇(左)、金士傑在「Q18量子預言」劇中有段百歲人瑞愛情。圖/三立提供

雀雀劇評/科技來自人性 台劇「Q18」與觀眾一起歷經人生課題

2024/08/1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