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人選之人—造浪者》共同編劇簡莉穎:承認無知、問對問題,故事才能長出對的細節

2023-05-11 13:54 簡莉穎

本文選自《500輯》Issue82「做田野的人生學:田野調查,認識世界和自己的方法」

說到田野調查,可能會直覺想到地理學家上山下海的畫面,但田調也可以泛指走出已知、可控狀態,親身挖掘新知的方式。由於田野強調不帶預設框架的開放性,以及親臨現場的身體性,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或挫折),也被當作一種創作方式或生活態度。

在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仍有不少人仰賴做田野的累積,產出觸動人心的作品,並獲得持續下去的養分。此期500輯想談論的,不全然是學術定義的田野,而是希望透過不同領域「做田野」的故事,看見田野如何影響作品與生活,呈現這個讓作品與創作者之所以獨特的隱性過程。

簡莉穎|現任大慕影藝、大慕可可內容總監。近期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與厭世姬共...
簡莉穎|現任大慕影藝、大慕可可內容總監。近期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與厭世姬共同編劇),《直到夜色溫柔》漫畫原作,劇場編導演超過30部,著有簡莉穎劇本集《春眠》、《服妖之鑑》、《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圖/林予晞攝影

《人選之人—造浪者》是我從劇場到影視的第一個共同編劇作品,在劇場我就體認到,戲劇是一種文化累積,積累越厚越可以從中變化出各種類型敘事,因此不可能只靠著自己的經驗,需要做許多田野。台灣很多戲劇類型還沒被建立,除了帶著企及歐美日韓劇集的目標,還要捕捉台灣人的真實口語、反應、行為,以形成自己的「口語演劇」。畢竟語言是一種行動,行動來自所處的社會文化,這一切都會影響到劇本如何撰寫,是以,田野的「浸泡在裡面」很重要。

而真正感受到「田野」這個歷程對我和作品的影響,是申請到2015年兩廳院的藝術家駐館計畫,做舞台劇《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的過程,這是一齣關於同志與愛滋社群的作品,耗時一年多田調。在這之前的作品,比較多取材自我的生命經驗,或是去設想某個歷史的可能。以前最多就是在網路上和圖書館猛查資料,做寫實細節的確定,或是跟內容形式可能相關的作品欣賞。

回到做《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的過程,初始只抱著「想做台灣版《美國天使》」這個模模糊糊的天真想法,接著在李屏瑤跟陳以恩協助下,展開一連串超過20人的HIV感染者、同志社群訪談。

訪了好幾位,我都還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然後慢慢的,我初始的設定被動搖了。原本要跟著《美國天使》的設定,講台灣的80年代:HIV爆發的絕望感、恐慌、政策跟不上現實⋯⋯,但經過種種先行研究,覺得發生在「雞尾酒療法」出現前的類似作品已經很多了,再加上面對一個個「活著」的受訪者,他們的經驗又跟8、90年代差距甚遠,其實正常吃藥已經可以過得如同一般人,但提起感染的過去和未來,還是可以感覺到某種擔心——大部分人進入交往沒有必要交代自己身體狀況,但感染者會面對這個「交代」,而最終,身體的距離也可能造成心的距離;又或者,對未來的規劃,要到哪裡?跟不同親疏遠近的誰要說自己的事到什麼程度?公私領域要公開到什麼程度?

在訪談中,我感覺到,即便出現藥物可控,但在感染者那預期長如一般人的壽命中,許多困境是很細緻的。「絕症—抗爭/不抗爭—死亡」這個故事沒辦法包含他們的此刻。

於是,我決定把視角移到2000年上下,「雞尾酒療法剛出來,我們的命有救了,但人生真的有救嗎」,持續面對污名與人際關係變動,畢竟,生命只剩三個月,跟還可以活三十年,人跟人如何相處,會完全不同。

舞台劇《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是簡莉穎親身走入田野、創作劇本的開始。 圖/四把...
舞台劇《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是簡莉穎親身走入田野、創作劇本的開始。 圖/四把椅子劇團提供,秦大悲攝影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是一齣關於同志與愛滋社群的作品,耗時一年多田調,經歷超過...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是一齣關於同志與愛滋社群的作品,耗時一年多田調,經歷超過20人的HIV感染者、同志社群訪談。 圖/四把椅子劇團提供,秦大悲攝影

這就是田野教我的事,不是預設,而是抱著一個想探究的好奇,在過程中探索,你可能發現一開始你預設的問題很爛,你得重新提問,你會傷筋動骨的調整你的角色與切入點,然後最終,他們會去到一個你沒想過的地方。

田野不是我預設好一個故事框架,然後透過田野來服務原本的框架,那樣就是硬套,只有承認我們都是無知的,你問對問題了,才有可能長出對的細節。

某種程度上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也是如此,我們從2019年開始田調,一開始只定調一群文宣幕僚打總統大選,但那一刀要切在哪?怎樣叫贏?過程中這些人在經歷什麼?跟共同編劇厭世姬歷經很長的討論和訪談,挪動原本框架,從難以觸及的高階幕僚轉向一群文宣部,從超過40位田野對象中了解「假設遇到這些事,你們怎麼想、怎麼做?」,怎麼看待媒體放大了一件理應很小的事?有沒有曾經失去信念?「應該要這樣」跟「不得不這樣」衝突了怎麼辦?

當然也會就劇中設定去問更多具體問題,那是經過很多價值討論,一邊顧著戲劇主線,一邊將訪談對象的智慧與精華灌入這個劇本與這齣戲。「原來這些事都要思考這麼多啊」——如果讓人感受到這個工作的選擇和權衡就太好了,畢竟田調的時候,常常感受到的是,這個工作的本質就是各種溝通跟協商,就是得有這麼多為難,所以試圖把這為難放到戲裡吧。

《人選之人—造浪者》是文宣幕僚打總統大選的故事,建構劇本時訪談超過40位田野對象...
《人選之人—造浪者》是文宣幕僚打總統大選的故事,建構劇本時訪談超過40位田野對象。 圖/Netflix提供

《人選之人-造浪者》呈現文宣幕僚在工作上的選擇和權衡,充滿各種真實的為難。 圖/...
《人選之人-造浪者》呈現文宣幕僚在工作上的選擇和權衡,充滿各種真實的為難。 圖/Netflix提供

然後發現田調是一條無止盡的路,發現英雄旅程敘事,可能可以描述世界的其中一種面貌,但我們看到這世上許多事,其實不一定能被包含在這樣的敘事裡,真實可能是沒有解方的,可能也不會成功,但大腦期待一個成功的故事。如何平衡這兩邊,並保有探索的樂趣跟好奇心,我希望能在創作上繼續探究。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最新文章

由侍酒師精心選配的一套多杯、甚至每道菜配一杯的wine pairing佐搭酒單,...

飲食作家葉怡蘭/紛呈多端,餐酒佐搭新風向

2024/04/20
林子閎(左)、郭書瑤合作「完全省錢戀愛手冊」。圖/TVBS提供

雀雀劇評/「戀愛手冊」、「富貴發」台式人情味輸出 喜劇演出人間煙火氣

2024/04/20
吳慷仁在「但願人長久」演出暴躁、不負責任的老父親。圖/甲上提供

但願人長久/塗翔文影評:關於離散的電影,含蓄深情一如散文般的影像韻味

2024/04/15
傅孟柏在「商魂」中飾演林燈。圖/欣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商魂」/雀雀劇評:千萬俱樂部級台劇 描繪大時代庶民處境

2024/04/13
日本藝術家舟越桂的雕塑作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詩的雕塑:日本藝術家 舟越桂

2024/04/08
基隆塔上的橋樑成為眺望基隆港的最佳瞭望台。圖|基隆市文化局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基隆一日雙塔 古典與前衛的強烈對比

2024/04/06
金秀賢在「淚之女王」中入贅到豪門。圖/Netflix提供

淚之女王/雀雀劇評:整合劇本、演員、影視工業 韓劇不斷精進愛情童話配方

2024/04/06
《邪惡根本不存在》劇照。圖片提供/東昊

《邪惡根本不存在》濱口竜介的鏡頭下,誰在觀看、誰的凝視?

2024/04/02
音樂會電影「坂本龍一:OPUS」,以風格化的黑白影像呈現。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坂本龍一:OPUS/馬欣影評:在低谷中仍歌詠生命的感人絕唱

2024/04/01
郭書瑤(左起)、孫可芳、鍾瑶演出「何百芮的地獄毒白」。圖/HBO GO提供

何百芮的地獄毒白/雀雀劇評:另闢蹊徑沈浸式演出 台式喜劇節奏詮釋網紅人生

2024/03/30
若有一天Facebook或Instagram被禁,你的品牌與社群經營策略為何?圖...

Ying C. 陳穎/你的主力社群平台在哪?從TikTok禁令反思媒體平台經營策略

2024/03/28
「logy」侍酒師盧楷文(右)拿下「亞洲最佳侍酒師獎」榮耀。圖/陳慶華提供  ※...

陳慶華/2024亞洲50最佳餐廳揭曉 台北logy成最大贏家

2024/03/27
林宥嘉新專輯「王」。圖/華研國際提供

左光平樂評/《王Love, Lord》:林宥嘉以愛為「王」的自我實踐

2024/03/25
王意馨用色鉛筆描繪特色食物,填滿整個台灣。圖/王意馨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小吃的色彩:王意馨《巷仔口的美食家》

2024/03/23
「低谷醫生」劇照。圖/Netflix提供

低谷醫生/雀雀劇評:韓劇探討治癒自身課題 互相接住、打磨出承受悲傷與不幸的力量

2024/03/23
懂吃懂愛懂烹內臟,是一國一地飲食文化足夠精深博大的表現。圖/葉怡蘭提供

飲食作家葉怡蘭/台南小吃-內臟控天堂

2024/03/19
丁噹穿著豔紅特殊造型設計服拍攝新作「日與夜,跟自己說晚安」封面。圖/相信音樂提供

袁永興樂評/丁噹:「日與夜,跟自己說晚安」

2024/03/18
蔡昌憲(左起)、張耀仁、黃迪揚在「鹽水大飯店」中是三兄弟,戲外則都是奶爸。圖/公...

鹽水大飯店/雀雀劇評:刻畫台灣人樸實眾生相 震盪出強大戲劇後座力

2024/03/1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