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地味手帖》主編董淨瑋:擁抱田野的不確定性,挖出珍麗瑰寶

2023/05/13 郭思妤

本文選自《500輯》Issue82「做田野的人生學:田野調查,認識世界和自己的方法」

說到田野調查,可能會直覺想到地理學家上山下海的畫面,但田調也可以泛指走出已知、可控狀態,親身挖掘新知的方式。由於田野強調不帶預設框架的開放性,以及親臨現場的身體性,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或挫折),也被當作一種創作方式或生活態度。

在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仍有不少人仰賴做田野的累積,產出觸動人心的作品,並獲得持續下去的養分。此期500輯想談論的,不全然是學術定義的田野,而是希望透過不同領域「做田野」的故事,看見田野如何影響作品與生活,呈現這個讓作品與創作者之所以獨特的隱性過程。

由董淨瑋主編的《地味手帖》,以不限於單一地域的「地方生活」為題,親切口吻搭配鮮活視覺,每期都像是一份好入口的田調成果報告;談論流動的二地居生活、地方兼業等話題,不僅將文史脈絡納入其中,更不避諱開拓生活可能需面對的種種挑戰。

因為喜愛地方和田野,由董淨瑋擔綱主編的一人出版社「裏路」於2020年登場,除固定頻率發行的《地味手帖》,也出版與地方相關的書籍與攝影集。

董淨瑋|裏路出版社、《地味手帖》主編,10多年編輯資歷。企劃雜誌書《地味手帖》,也主編與地方人事物相關的書籍、攝影集,田調足跡遍及全台多處與離島。 圖/林軒朗攝影
董淨瑋|裏路出版社、《地味手帖》主編,10多年編輯資歷。企劃雜誌書《地味手帖》,也主編與地方人事物相關的書籍、攝影集,田調足跡遍及全台多處與離島。 圖/林軒朗攝影

《地味手帖》,以不限於單一地域的「地方生活」為題,每期都像是一份好入口的田調成果報告。 圖/林軒朗攝影
《地味手帖》,以不限於單一地域的「地方生活」為題,每期都像是一份好入口的田調成果報告。 圖/林軒朗攝影

董淨瑋主編的林聰勝攝影集《旗津記憶》,與攝影師的緣分起於某次《地味手帖》採訪。 圖/林軒朗攝影
董淨瑋主編的林聰勝攝影集《旗津記憶》,與攝影師的緣分起於某次《地味手帖》採訪。 圖/林軒朗攝影

做田野的人格:不知為不知的好奇心

兒時成長環境和與生俱來的「邊緣」性格,讓董淨瑋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敏銳觀察力。出身閩客融合的家庭,小時候頻繁於北中南部移動,與各地親友的互動間,彼此腔調、飲食和生活習慣的異同都引起她好奇,「明明我們是一家人,卻有這麼多不同的地方!」年紀漸長後,她發現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認知到這件事。

這些不同之處產生的疑問,讓她看見自己的「無知」:一種「不知為不知」的坦率意識,也是這份無知驅動她尋找答案。2012年,因著對田野工作的嚮往,董淨瑋加入《鄉間小路》雜誌,負責每期兩種農作物和一篇人物專訪。這是她初次貼近現場,帶著相機和錄音筆走進田地與農人互動。她希望除了傳遞產地與作物資訊外,還要建立起讀者與風土的連結,因此撰稿時必須查找資料佐證,並補充更多相關資訊。「這個過程引發了我對地方的熱愛,也練習了企畫和查找資料的基本功。」

田野力的養成:從前期規劃到與地方交陪

《鄉間小路》時期對於地方和產業差異的觀察,有時未能全面呈現於報導中,這些掉落的部分轉化為《地味手帖》的養分。身為《地味手帖》主編,董淨瑋掌舵企畫方向,進入現場的任務不再是寫稿,而是觀察地方和建立關係。「做一個新的媒體,必須把搜尋雷達開到最強,誠懇和專業特質也得大幅提升,讓受訪者願意信任和受訪。」

對董淨瑋而言,企畫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相似,資料爬梳和訪談是田野力的基礎,而她極細膩、積極地貫徹這兩大目標。早期在出版社工作時,她為查找資料曾翻閱100頁的網路搜尋結果;《地味手帖NO.11村之寫真》企畫階段,她向《攝影之聲》總編輯李威儀請教,在其引薦下邀請攝影史研究者陳佳琦撰寫攝影地方性的演變。因為清楚看見、意識自己的一知半解,董淨瑋總能並摸索出邁向真知灼見的小路。

對董淨瑋而言,企畫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相似,資料爬梳和訪談是田野力的基礎。 圖/林軒朗攝影
對董淨瑋而言,企畫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相似,資料爬梳和訪談是田野力的基礎。 圖/林軒朗攝影

每次訂新題目總會先思考如何「定義」,看書是她找答案、幫助思考的方式。 圖/林軒朗攝影
每次訂新題目總會先思考如何「定義」,看書是她找答案、幫助思考的方式。 圖/林軒朗攝影

走路幫助她在思考之間放空,看到有趣有感的畫面會用手機拍下。 圖/林軒朗攝影
走路幫助她在思考之間放空,看到有趣有感的畫面會用手機拍下。 圖/林軒朗攝影

田野是:放下目標與效率,擁抱臨場感

但並非所有編輯工作都能用田野方式進行,董淨瑋說,當編輯在辦公室裡擬定企畫,取材後將資訊填入預設欄目當中,此類「企畫先決」的製作方式,講求效率與可控成果。反之,較少被採用的田野工作模式,因強調長期蹲點,雖然拉長時程與成本,獲得的見解更貼近真實。

而裏路近期將推出的新書系「誌村鑑」,製作過程與田野更接近了。和成大歷史系謝仕淵副教授帶領的學生團隊合作,董淨瑋拜訪了馬祖橋仔村、台東紅葉村等地。這次探訪僅列出概略方向,沒有事先擬定的訪綱,必須主動在村落裡找尋採訪對象,這讓她當下十分慌張。那次在紅葉村,團隊先是找到長輩們聚集的文化健康站,跟著阿嬤阿公們一起做早操,繪畫課時也要找機會幫忙、拉近關係,掌握適當時機攀談,才有進一步採訪的可能。做田野必須擁抱不確定性,全然接受現場突發狀況,也才能在其中挖出珍麗瑰寶。

在馬祖橋仔村田調時,在碼頭邊等待村內唯二的漁船回來,團隊上船詢問漁獲和工作習慣。 圖/董淨瑋攝影
在馬祖橋仔村田調時,在碼頭邊等待村內唯二的漁船回來,團隊上船詢問漁獲和工作習慣。 圖/董淨瑋攝影

到紅葉部落文健站,和部落長輩一起上課、做操。喜歡畫畫的長輩們,在自己的置物櫃貼上自畫像。 圖/董淨瑋攝影
到紅葉部落文健站,和部落長輩一起上課、做操。喜歡畫畫的長輩們,在自己的置物櫃貼上自畫像。 圖/董淨瑋攝影

(左)為了更暸解受訪者的生活處境或創作背景,田調與訪談現場可能在任何地方,例如冬風強烈的西海岸。圖/施合峰攝影(右)取材時盡可能深入受訪者的生活場域與社群。
 圖/盧昱瑞攝影
(左)為了更暸解受訪者的生活處境或創作背景,田調與訪談現場可能在任何地方,例如冬風強烈的西海岸。圖/施合峰攝影(右)取材時盡可能深入受訪者的生活場域與社群。 圖/盧昱瑞攝影

經歷一長串「田野力養成關卡」,董淨瑋如此註解「做田野」:「田野調查本身即是產生與發現新知識的方法」。她也引用《田野敲敲門》書中所寫的:「在田野調查的經歷是一種『沉浸式的探索學習模式』」,透過打開感官、參與受訪者生活的「做」田野,擁有更多彈性去挖掘真實。

一直以來渴望報考研究所進修的董淨瑋,為滿足內心對地方的種種提問,創造了一個永遠不需要也不能離開田野的工作。在她的世界裡,做田野沒有工作或日常的區別,這是她觀看的方式。

「田野調查本身即是產生與發現新知識的方法」,董淨瑋如此註解「做田野」。 圖/林軒朗攝影
「田野調查本身即是產生與發現新知識的方法」,董淨瑋如此註解「做田野」。 圖/林軒朗攝影

董淨瑋的田調書單

習慣透過參考書目認識學術理論、文史資訊和相關案例,以驗證或推翻現有的想法。兩本最近看的書:《田野敲敲門》讓她更暸解做田野的概念和方法,《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對於前往馬祖田調、製作新書系很有幫助。 圖/林軒朗攝影
習慣透過參考書目認識學術理論、文史資訊和相關案例,以驗證或推翻現有的想法。兩本最近看的書:《田野敲敲門》讓她更暸解做田野的概念和方法,《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對於前往馬祖田調、製作新書系很有幫助。 圖/林軒朗攝影

◎場地協力:Lightbox攝影圖書室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人選之人—造浪者》編劇簡莉穎:承認無知、問對問題,故事才能長出對的細節

Issue82

料理創作者林擠米:就地取材的野炊精神,把自己放進環境、真正理解料理脈絡

料理創作者林擠米:就地取材的野炊精神,把自己放進環境、真正理解料理脈絡

2023/05/14
陶藝家王怡方:閒晃拍照、與人聊天都成創作能量,將田野的身體感受放入陶作

陶藝家王怡方:閒晃拍照、與人聊天都成創作能量,將田野的身體感受放入陶作

2023/05/14
繫本屋書店徐孝晴、彭巧如:全客語的家庭對話,用田野的眼睛,建構家的風景

繫本屋書店徐孝晴、彭巧如:全客語的家庭對話,用田野的眼睛,建構家的風景

2023/05/24

最新文章

想逃離現實,來一場避世療癒之旅,不妨前往日本山口縣長門,體驗山海壯麗美景、療癒美...

走進日本山口縣長門!一探山海秘境神社、絕景溫泉旅宿、大啖在地美食

2025/07/18
Matiere Premiere濃香精!最有個性的小眾中性香水。圖|Matier...

Matiere Premiere濃香精!最有個性的小眾中性香水

2025/07/18

【本期發刊】臺灣自信,蔓延紐約——Taiwan, Bold in New York

2025/07/18
「POUYUENJI TAIPEI 寶元紀台北」藏茶外帶據點全新開幕!首波推出 ...

「寶元紀台北」首間外帶藏茶亮相!元茶師親自沏茶、平塚牧人推快閃甜點

2025/07/17
寫下奇蹟的日本三人樂團 Omoinotake 二度來台開唱挑戰兩千人Zepp舞台...

〈幾億光年〉日本人氣樂團 Omoinotake 二度來台!11月Zepp台北開唱

2025/07/17
袁悅苓進入家族企業,成為橘色集團執行長,繼續守護溫暖的好味道。記者沈昱嘉/攝影

橘色集團第二代 袁悅苓:始終保持味道與溫暖

2025/07/16

經典威士忌新喝法!格蘭花格攜手小尾巴,創作期間限定咖啡調酒

2025/07/16
招牌酥皮工藝注入牛奶糖靈魂!郭元益 × 森永攜手打造2025秋節送禮話題新品。
...

郭元益x森永牛奶糖推秋節限定口味!攜手插畫家子仙打造清新台式糕餅禮盒

2025/07/15
睽違20年來台!黑眼豆豆成軍30週年震撼開唱,「2025亞洲巡迴演唱會 台北站」...

黑眼豆豆睽違20年來台!2025亞洲巡迴台北站11月引爆超狂音樂盛宴

2025/07/1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