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地味手帖》主編董淨瑋:擁抱田野的不確定性,挖出珍麗瑰寶

2023-05-13 08:33 郭思妤

本文選自《500輯》Issue82「做田野的人生學:田野調查,認識世界和自己的方法」

說到田野調查,可能會直覺想到地理學家上山下海的畫面,但田調也可以泛指走出已知、可控狀態,親身挖掘新知的方式。由於田野強調不帶預設框架的開放性,以及親臨現場的身體性,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或挫折),也被當作一種創作方式或生活態度。

在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仍有不少人仰賴做田野的累積,產出觸動人心的作品,並獲得持續下去的養分。此期500輯想談論的,不全然是學術定義的田野,而是希望透過不同領域「做田野」的故事,看見田野如何影響作品與生活,呈現這個讓作品與創作者之所以獨特的隱性過程。

由董淨瑋主編的《地味手帖》,以不限於單一地域的「地方生活」為題,親切口吻搭配鮮活視覺,每期都像是一份好入口的田調成果報告;談論流動的二地居生活、地方兼業等話題,不僅將文史脈絡納入其中,更不避諱開拓生活可能需面對的種種挑戰。

因為喜愛地方和田野,由董淨瑋擔綱主編的一人出版社「裏路」於2020年登場,除固定頻率發行的《地味手帖》,也出版與地方相關的書籍與攝影集。

董淨瑋|裏路出版社、《地味手帖》主編,10多年編輯資歷。企劃雜誌書《地味手帖》,...
董淨瑋|裏路出版社、《地味手帖》主編,10多年編輯資歷。企劃雜誌書《地味手帖》,也主編與地方人事物相關的書籍、攝影集,田調足跡遍及全台多處與離島。 圖/林軒朗攝影

《地味手帖》,以不限於單一地域的「地方生活」為題,每期都像是一份好入口的田調成果...
《地味手帖》,以不限於單一地域的「地方生活」為題,每期都像是一份好入口的田調成果報告。 圖/林軒朗攝影

董淨瑋主編的林聰勝攝影集《旗津記憶》,與攝影師的緣分起於某次《地味手帖》採訪。 ...
董淨瑋主編的林聰勝攝影集《旗津記憶》,與攝影師的緣分起於某次《地味手帖》採訪。 圖/林軒朗攝影

做田野的人格:不知為不知的好奇心

兒時成長環境和與生俱來的「邊緣」性格,讓董淨瑋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敏銳觀察力。出身閩客融合的家庭,小時候頻繁於北中南部移動,與各地親友的互動間,彼此腔調、飲食和生活習慣的異同都引起她好奇,「明明我們是一家人,卻有這麼多不同的地方!」年紀漸長後,她發現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認知到這件事。

這些不同之處產生的疑問,讓她看見自己的「無知」:一種「不知為不知」的坦率意識,也是這份無知驅動她尋找答案。2012年,因著對田野工作的嚮往,董淨瑋加入《鄉間小路》雜誌,負責每期兩種農作物和一篇人物專訪。這是她初次貼近現場,帶著相機和錄音筆走進田地與農人互動。她希望除了傳遞產地與作物資訊外,還要建立起讀者與風土的連結,因此撰稿時必須查找資料佐證,並補充更多相關資訊。「這個過程引發了我對地方的熱愛,也練習了企畫和查找資料的基本功。」

田野力的養成:從前期規劃到與地方交陪

《鄉間小路》時期對於地方和產業差異的觀察,有時未能全面呈現於報導中,這些掉落的部分轉化為《地味手帖》的養分。身為《地味手帖》主編,董淨瑋掌舵企畫方向,進入現場的任務不再是寫稿,而是觀察地方和建立關係。「做一個新的媒體,必須把搜尋雷達開到最強,誠懇和專業特質也得大幅提升,讓受訪者願意信任和受訪。」

對董淨瑋而言,企畫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相似,資料爬梳和訪談是田野力的基礎,而她極細膩、積極地貫徹這兩大目標。早期在出版社工作時,她為查找資料曾翻閱100頁的網路搜尋結果;《地味手帖NO.11村之寫真》企畫階段,她向《攝影之聲》總編輯李威儀請教,在其引薦下邀請攝影史研究者陳佳琦撰寫攝影地方性的演變。因為清楚看見、意識自己的一知半解,董淨瑋總能並摸索出邁向真知灼見的小路。

對董淨瑋而言,企畫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相似,資料爬梳和訪談是田野力的基礎。 圖/...
對董淨瑋而言,企畫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相似,資料爬梳和訪談是田野力的基礎。 圖/林軒朗攝影

每次訂新題目總會先思考如何「定義」,看書是她找答案、幫助思考的方式。 圖/林軒朗...
每次訂新題目總會先思考如何「定義」,看書是她找答案、幫助思考的方式。 圖/林軒朗攝影

走路幫助她在思考之間放空,看到有趣有感的畫面會用手機拍下。 圖/林軒朗攝影
走路幫助她在思考之間放空,看到有趣有感的畫面會用手機拍下。 圖/林軒朗攝影

田野是:放下目標與效率,擁抱臨場感

但並非所有編輯工作都能用田野方式進行,董淨瑋說,當編輯在辦公室裡擬定企畫,取材後將資訊填入預設欄目當中,此類「企畫先決」的製作方式,講求效率與可控成果。反之,較少被採用的田野工作模式,因強調長期蹲點,雖然拉長時程與成本,獲得的見解更貼近真實。

而裏路近期將推出的新書系「誌村鑑」,製作過程與田野更接近了。和成大歷史系謝仕淵副教授帶領的學生團隊合作,董淨瑋拜訪了馬祖橋仔村、台東紅葉村等地。這次探訪僅列出概略方向,沒有事先擬定的訪綱,必須主動在村落裡找尋採訪對象,這讓她當下十分慌張。那次在紅葉村,團隊先是找到長輩們聚集的文化健康站,跟著阿嬤阿公們一起做早操,繪畫課時也要找機會幫忙、拉近關係,掌握適當時機攀談,才有進一步採訪的可能。做田野必須擁抱不確定性,全然接受現場突發狀況,也才能在其中挖出珍麗瑰寶。

在馬祖橋仔村田調時,在碼頭邊等待村內唯二的漁船回來,團隊上船詢問漁獲和工作習慣。...
在馬祖橋仔村田調時,在碼頭邊等待村內唯二的漁船回來,團隊上船詢問漁獲和工作習慣。 圖/董淨瑋攝影

到紅葉部落文健站,和部落長輩一起上課、做操。喜歡畫畫的長輩們,在自己的置物櫃貼上...
到紅葉部落文健站,和部落長輩一起上課、做操。喜歡畫畫的長輩們,在自己的置物櫃貼上自畫像。 圖/董淨瑋攝影

(左)為了更暸解受訪者的生活處境或創作背景,田調與訪談現場可能在任何地方,例如冬...
(左)為了更暸解受訪者的生活處境或創作背景,田調與訪談現場可能在任何地方,例如冬風強烈的西海岸。圖/施合峰攝影(右)取材時盡可能深入受訪者的生活場域與社群。 圖/盧昱瑞攝影

經歷一長串「田野力養成關卡」,董淨瑋如此註解「做田野」:「田野調查本身即是產生與發現新知識的方法」。她也引用《田野敲敲門》書中所寫的:「在田野調查的經歷是一種『沉浸式的探索學習模式』」,透過打開感官、參與受訪者生活的「做」田野,擁有更多彈性去挖掘真實。

一直以來渴望報考研究所進修的董淨瑋,為滿足內心對地方的種種提問,創造了一個永遠不需要也不能離開田野的工作。在她的世界裡,做田野沒有工作或日常的區別,這是她觀看的方式。

「田野調查本身即是產生與發現新知識的方法」,董淨瑋如此註解「做田野」。 圖/林軒...
「田野調查本身即是產生與發現新知識的方法」,董淨瑋如此註解「做田野」。 圖/林軒朗攝影

董淨瑋的田調書單

習慣透過參考書目認識學術理論、文史資訊和相關案例,以驗證或推翻現有的想法。兩本最...
習慣透過參考書目認識學術理論、文史資訊和相關案例,以驗證或推翻現有的想法。兩本最近看的書:《田野敲敲門》讓她更暸解做田野的概念和方法,《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對於前往馬祖田調、製作新書系很有幫助。 圖/林軒朗攝影

◎場地協力:Lightbox攝影圖書室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人選之人—造浪者》編劇簡莉穎:承認無知、問對問題,故事才能長出對的細節

最新文章

劉耕名|Bito創辦人暨創意總監。以金馬獎、金點獎和世大運的傑出視覺貢獻和亞洲原...

【最好的10副眼鏡】Bito創意總監劉耕名╳TVR 504:不完美也可以變成自己的標誌

2023/05/29
百年餅店「李亭香」與多肉植藝品牌「有肉」攜手合作端午聯名禮盒
。 圖/有肉 SU...

百年餅店「李亭香」x 植物品牌「有肉」打造雙層蒸籠端午聯名禮盒

2023/05/29
詹巽智|詹記麻辣火鍋二代經營者,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曾擔任平面設計師。20...

【最好的10副眼鏡】詹記麻辣鍋二代詹巽智╳MOSCOT LEMTOSH:我不想留太多符號在自己身上

2023/05/28
高翊峰|小說家,出版有長篇《2069》、《泡沫戰爭》、《幻艙》等等。戴眼鏡資歷3...

【最好的10副眼鏡】作家高翊峰╳EFFECTOR BOOSTER:粗與重,是重要感受

2023/05/27
許育華|專欄作家,寫作者,編輯,熱愛物件與旅行,著有《戀物絮語》。戴眼鏡資歷31...

【最好的10副眼鏡】作家許育華╳VIU Metropolitan:只要一毫米差距,臉的樣子就會不同

2023/05/27
周依|藝術創作、插畫、平面設計者,發表過多本Zine、藝術書與個展,創作養分和日...

【最好的10副眼鏡】藝術家周依╳TVR ARNEL PINK CRYSTAL:選戴眼鏡是娛樂自己的一種方式

2023/05/27
王宗欣|dosomething studio創意總監,新媒體藝術家。高中開始戴眼...

【最好的10副眼鏡】新媒體藝術家王宗欣╳丸山正宏 MM-0017:不對稱設計,打破對眼鏡的認知

2023/05/27
OATSIDE攜手好初早餐自5月26日至6月25日聯名推出「不速一般早餐」。 圖...

OATSIDE、好初早餐聯名!燕麥酸奶醬淋上炸肉餅,清爽滋味開啟一日早晨

2023/05/26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時空暗線」。圖|新北工務局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時空暗線」!吳忠勳獲得2023法國GRAND PRIX AFEX首獎肯定

2023/05/25
「週末炸雞漢堡部 WEEKEND SANDO」全新概念台中店正式開幕。 圖/週末...

台中「週末炸雞漢堡部」全新概念店:沉穩濃綠新視覺,聯名DRINKTOPIA打造炸雞酒吧

2023/05/25
CNFlower西恩全新據點「CNSalon火山口下的花茶店」於台北市中山北路開...

CNSalon火山口下的花茶店開幕!CNFlower西恩全新據點,攜手得獎茶莊研發獨家花草茶

2023/05/25
CHARLES & KEITH Round Frame Sunglasses|作...

【最好的10副眼鏡】歌手壞特 ?te╳CHARLES & KEITH墨鏡:舞台上的第一副,墨鏡就是我的表情

2023/05/25
入住「OMO7大阪」暢玩「環球影城」首支認證嚮導不藏私行程大公開。圖|星野集團

入住「OMO7大阪」暢玩「環球影城」!首支認證嚮導不藏私行程大公開

2023/05/25
2023 World Class 台灣區總決賽五強頒獎合影_高永霈、林思暐、劉冠...

2023 Diageo World Class世界頂尖調酒大賽由unDer lab 劉冠麟摘下台灣區冠軍

2023/05/24
self-portrait 2023早秋設計師Han Chong。圖/惇聚國際提...

倫敦Self-Portrait創辦人Han Chong專訪:從一人品牌到圈粉凱特王妃的商業創意

2023/05/24
「拿鐵風格節」將於 2023 年 6 月 9 至 6 月 11 日在高雄義享時尚...

高雄拿鐵風格節6月登場!近30間咖啡甜點品牌齊聚、職人引路一探奶咖風味

2023/05/24
徐孝晴彭巧如一家。兩人的家族都是從北台灣南遷至屏東的客家人,十年前念高雄師範大學...

繫本屋書店徐孝晴、彭巧如:全客語的家庭對話,用田野的眼睛,建構家的風景

2023/05/24
Apple WWDC23 6/6-6/10議程公佈,線上線下活動同步展開。圖|A...

Apple WWDC23 6/6-6/10議程公佈,線上線下活動同步展開

2023/05/2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