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家李清志/公路旅行的魅惑:每趟旅程都可以找到人生的意義
最近看完日劇「葛蕾絲的履歷」,劇中男主角的妻子過世,留下一台紅色骨董車HONDA S800,並且從車上導航裝置所留下的紀錄,發現妻子過世前,曾經進行過一次秘密的公路旅行,為了探尋這次的旅行,男主角去考了駕照,然後開著這輛骨董跑車,踏上解謎般的人生旅途。
一部骨董車,一個人生的困境或迷霧,通常就是一部公路電影的基本架構,電影「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中的1966年福特雷鳥綠光(Greenlight),是兩位受暴婦女逃離困境的工具;電影「在車上」的Saab 900,讓主角與司機間培養信任關係,並重新去思考許多人生遭遇的問題;電影「雨人」中出現的1949年Buick Roadmaster Convertible,古典又有個性的老爺車,也是電影中重要的吸睛焦點,而電影「幸福綠皮書」中的1962年凱迪拉克DeVille,則成為種族問題辯論的重要舞台。
公路旅行是我非常喜愛的旅行方式,一個人開車在筆直的公路上奔馳,隨意去探尋不知名的小鎮,是深入瞭解一個國家的最佳方式。公路旅行源自於二十世紀汽車普及化,以及公路交通網絡建構完整之後,特別是以美國這個汽車國家最為明顯。
美國政府在三〇年代為了提振經濟,投入大量的公共建設,公路系統就是其中重要的建設項目之一;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人害怕日本人會從加州登陸,因此希望有完善的東西交通公路網,以便戰時可以將物資儘速運送到西部,更加速了公路網絡建設的完成。
戰後民生用品大量生產,汽車普及率達到最高點,五〇年代美國政府宣稱,大部分的中產階級家庭都擁有兩台車,一台車是男主人上班使用,另一台車是女主人買菜送小孩使用;基本上,每個成年美國人,只要駕著車,開上州際公路,就可以前往美國各個地方;因此開車上州際公路,前往大學唸書,或是到大城市去找工作,幾乎就是美國人的人生重要模式。
我在美國時,開著一輛二手的別克世紀型Buick Century的大車,當年想說大概只有在美國油價、汽車價格都便宜的地方,才有可能開這麼大的轎車。我利用周末到近郊或鄰近城市去探險;寒暑假則計畫長途的公路旅行,探索了底特律、紐約、芝加哥等大城市,也去了北密西根半島,看到了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裡的旅館。
公路旅行其實也有枯燥無味的時候,因為美國地大物博,常常開車許久,窗外還是一成不變的玉米田風景,有時候開車很無聊,就使用定速裝置,然後就把雙腳放在車窗上開車,這樣的開車經驗實在荒謬至極。
雖然在加州、中西部都進行過公路旅行,但是心目中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去走傳統的66號公路,這條昔日連結芝加哥到洛杉磯的公路,後來因為其他高速公路的建造,使得人們不再使用這條公路,也因此沿途的商店、旅店、餐廳,以及加油站等,從此業績一落千丈,甚至關門大吉。現在66號公路成為一條懷舊的公路,讓觀光客去緬懷過去公路旅行的記憶。
我很想去66號公路旅行的另一個私人原因,是因為美國建築大師萊特晚年,每到冬季來臨之前,總會與朋友學生們,開著好幾部車,好像西部時代的蓬車一般,浩浩蕩蕩地沿著66號公路南下,從芝加哥到亞歷桑那州去避寒,春暖花開時,才一票人循原路返回芝加哥。
每個年紀的人,都可以去進行公路旅行,不同的年紀去公路旅行,心境與理由都不盡相同;其實公路旅行更像是人生的旅程,每一趟的公路旅行都可以在旅程中,找到人生的意義。
最新文章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海風號甜點列車:一面看海,一面吃甜點的幸福旅程
2025/05/05 -
潘光中/《愛你》:細膩情感和治癒內涵 喚醒你沉睡已久的戀愛細胞
2025/05/03 -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