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塗翔文/「別叫我賭神」:類型電影原汁原味 重現昔日港片懷舊韻味
最近共有「命案」、「死屍死時四十四」與「別叫我賭神」三部港片在台上映中,都是原汁原味,沒有太多中國成色,十分難得。其中「別叫我賭神」最有昔日香港文藝片懷舊韻味,雖然故事本身還是很俗氣老套,但後段有些出乎意料的轉向,倒是有點意思。

以澳門為背景,久違演出文藝片的周潤發扮一個爛賭成性的理髮師,有天前女友帶著一個大男孩來認爸爸,要他幫忙照顧一個月,看在錢的份上,他勉強答應。故事就在自閉症男孩與素未謀面父親之間的相處,漸漸開展。乍看之下,這個老調重彈像極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雨人」。就在賭徒爸將兒子帶去賭場連勝皆捷之際,本以為故事大概就繞著親情與利用的賭戲主軸一路走到底,然後再用俗濫的親情大和解催淚做終,沒想到結果並非如此。
莊文強的劇本在本來其實俗套的基礎之下,確實並非只是舊瓶新酒,還是下了點功夫。因為欠債,黑道找碴是想得到的劇情安排,不過最後的解套並非只是賣弄悲情,還巧妙叩回當年他與女友的戀情原由;更有意思的是,父子和解同樣是絕對老梗的設定,但這並不是整部電影的收尾重點,他們反而是透過長跑來象徵最終父親選擇以此,貼近兒子謎樣的心。至於全片最後指向的真正主題,是一個浪蕩半生的男人,究竟如何「找到自己」,甚至還直接用了劉家昌的名曲「我找到自己」呼應這個母題。就算它的轉折還是太過簡單與一廂情願,但在這樣的類型電影架構之下,似乎一切也毋需苛求。
明星魅力永遠是類型電影成功的其中之一法則。周潤發重拾當年「流氓大亨」與「又見阿郎」把底層小人物演成平凡英雄的強項,風采依舊,但他的年紀畢竟不復當年,「找到自己」母題結合熱衷長跑的私下形象,似乎更符合如今六十八歲的發哥本人。就連袁詠儀的那條支線都不禁讓人想起她的成名作「新不了情」,只是步入中年的袁詠儀從形象到造型都比較像當年演她母親的馮寶寶。兩位影帝后的首度合作,加上方中信、已逝的廖啟智等老戲骨搭配,以及亮眼新人柯煒林的相襯,「別叫我賭神」題材拍法雖不新奇,看點仍有,除了整齊的演員,最關鍵是濃濃的懷舊港味。
最新文章
-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