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基隆一日雙塔 古典與前衛的強烈對比

2024/04/06 李清志

最近到基隆進行「一日雙塔」的旅行,目標是最近完工開放的基隆燈塔與基隆塔。兩座塔都是歷經多年建造、整修,最近才終於開放,成為基隆這座山海之城的重要地標建築;兩座塔一古一今,形成古典與前衛的強烈對比,也代表著基隆市的生生不息。

基隆塔上的橋樑成為眺望基隆港的最佳瞭望台。圖|基隆市文化局
基隆塔上的橋樑成為眺望基隆港的最佳瞭望台。圖|基隆市文化局

1900年基隆燈

基隆燈塔建於1900年,是日本人在台灣建造的第三座燈塔,最近終於開放民眾參觀,白色建築藍天襯托,非常漂亮!基隆港灣附近,原本還有一座山上的球子山燈塔,建於1956年,是戰後中華民國建造的第一座燈塔,造型有別於傳統圓塔燈塔的造型,呈現方型的建築外觀,可惜後來就停用了。

景觀一流的基隆塔

基隆燈塔過去因為算是重要機關用地,警備森嚴,並不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直到最近交通部整修古蹟工程完成,才開放大眾入內參訪。從基隆燈塔可以眺望基隆嶼,以及貨櫃碼頭,景觀一流;白色燈塔及周邊白色建築群,搭配藍天大海,整體建築景觀非常漂亮!

燈塔古蹟的開放的確會為港都城市帶來觀光效應,前幾年高雄燈塔的開放(編按:2022年9月高雄旗津高雄燈塔啟用),吸引眾多觀光客,不辭辛勞,徒步登山,來到山頂燈塔一探究竟,白色燈塔區還開設有冰淇淋店、咖啡店等,非常受歡迎,可惜基隆燈塔目前除了古蹟資料介紹之外,並無任何商業行為產生,有點可惜。

建築師邱文傑設計

建築師邱文傑所設計的基隆塔,則是這幾年基隆受人矚目的大型公共建設,鮮豔橘黃色的巨大結構體,令人不注意也很難!這座基隆塔建築,主要是針對基隆市腹地侷促,建築蔓延至山坡地的現象,希望利用升降機讓民眾可以克服市區高低差的交通問題。

其實建築師設計時,原本也想過許多不同的方案,例如運用類似香港島的戶外電扶梯等方式,將人們帶到山頂上,不過因為坡度太大與民宅建築密度過高等法規問題,設計方案無法實現,最後選擇了目前電梯塔的模式。

將防空洞翻轉為展覽空間。圖|基隆市文化局
將防空洞翻轉為展覽空間。圖|基隆市文化局

葡萄牙里斯本的聖胡斯塔升降機

基隆塔讓人想到葡萄牙里斯本的聖胡斯塔升降機(Elevator de Santa Justa),這座一百多年前建造的城市升降機,至今仍然在使用中,設計者是工程師Raul Mesnier de Ponsard,他正是法國巴黎鐵塔設計人艾菲爾的學生,當年這座鋼鐵巨獸升降機,是用蒸氣所驅動,讓城市空間從二度空間往三度空間來發展。

基隆市區原本就擁擠混亂,人們在其中穿梭移動,猶如一種「蟲的空間經驗」,但是當人們搭上基隆塔升降機之後,就如鷹展翅上騰,瞬間從市區雜亂建築群中脫離拔升,進入上空鳥瞰市區,是一種「鳥的空間經驗」。

基隆塔上的橋樑也成為眺望基隆港的最佳瞭望台,將來郵輪觀光客下船後,就可以步行往山坡走去,然後搭乘基隆塔電梯來到山上,很快就可以飽覽基隆的山海之美。

翻轉基隆城市發展困境

我一直覺得基隆這座城市,地理景觀與日本長崎多有相似,都是港灣城市,都與外國有許多歷史上的接觸,而且腹地都很狹小,因此市區建築多往山坡地發展,也因此有許多高聳的階梯,每次看到老人家步履蹣跚地爬上階梯,緩緩地走回山坡上老家時,都覺得十分不捨,深怕不小心就跌倒發生意外,特別是基隆地區多雨,階梯溼滑真的很容易跌倒。

基隆塔的出現,可說是翻轉了基隆城市發展的困境,這座塔不僅可以解決市民上山下山的不便,同時也為城市觀光開闢了一條新的動線,讓郵輪遊客可以在基隆停留,並且以步行的方式上山眺望整個基隆市區與港灣;配合下山步道、前往信二防空洞參觀,然後在市區漫遊,相信會對基隆留下深刻的印象。

推薦半日基隆遊

基隆雙塔之旅,嚴格來說,並不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只要交通接駁順利,半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假日抽空去基隆一遊,將可以讓你對基隆這座城市重新改觀。

基隆塔上的橋樑成為眺望基隆港的最佳瞭望台。圖|基隆市文化局
基隆塔上的橋樑成為眺望基隆港的最佳瞭望台。圖|基隆市文化局

❏ 責任編輯|elif chan

李清志

建築學者李清志/都市偵探帶路,品味台北6間老屋咖啡館

建築學者李清志/都市偵探帶路,品味台北6間老屋咖啡館

2020/07/27
彷若神隱少女,搭乘火車前往無人車站旁的秘境咖啡店

彷若神隱少女,搭乘火車前往無人車站旁的秘境咖啡店

2020/09/20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堂咖啡館」與「地獄咖啡館」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堂咖啡館」與「地獄咖啡館」

2020/12/23

最新文章

大班樓主理人葉一南(左)與已故作家、美食評論家蔡瀾先生(右)交情甚篤。圖/葉一南...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陳逸飛先生的作品「水鄉」。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劇照。圖/CATCHPLAY+ 提供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排隊問題是參觀世博會的一大試煉。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真人版「馴龍高手」劇照。圖/UIP提供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無赦之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你會在避難包中放入自己喜歡的零食點心嗎?又是哪些呢?圖/Ying C. 陳穎提供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鄭宜農。圖/邊走邊聽有限公司提供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莫子儀醉戲演得太逼真。圖/逆光電影提供   ※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

雀雀/台劇《喝酒吧!笨蛋》:故事和特調、調劑生命的滋味

2025/06/0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