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藝術收藏家姚謙/詩的雕塑:日本藝術家 舟越桂

2024/04/08 姚謙

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感嘆世界的變化,數天前,一場一生中最大的地震(二十五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我正在歐洲返回香港的路上,完全沒有經歷到),徬彿在搖晃著醉生夢醒的自己。

事實上,這一年來正陸續經歷了幾次生命震撼經驗,似乎是老天的提醒:誠實地去面對自己正走向老年的事實,同時也去接受自己的平庸與平順的半生,是幸運的。所有停留在身邊以為的擁有,其實就是有限的時間,「永遠」只是個人造創意詞。際遇是在人間行走,彼此都是對方過客的相對中,最珍貴的是當下若激起了某些思考的啟發,也因此對彼此的生命有了不再遺憾的記憶,似乎都像是在提醒自己思考存在的意義,當生命過半,所經歷的曾經在意和不在意的事物之總和,都是自己的,也對應出活至今日的價值思考,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日本藝術家舟越桂的雕塑作品。圖/姚謙提供
日本藝術家舟越桂的雕塑作品。圖/姚謙提供

藝術品的收藏最好的部分就是啟發思考。幾天前因為日本藝術家舟越桂的離世,激起了我重新思考著自己所收藏的他的作品,以及許多關於他的藝術創作的閱讀,有了提醒般的感慨;舟越桂有著少數內心開闊思考卻不形於表面的創作者,深讀他的創作,可以循線索看到,他常常會藉由歷史、神話去對照自己當下身邊人的隱藏、細膩觀察;作品緩慢不完全只因為工細,每件作品都是探索的過程,逐步由探索去形成最後的結果,像完成一首詩的過程。因此,完成一具似人似神的形象,接近夢幻般、不真實色彩的外表,和幾乎可以和你對望充滿人類情感的眼睛;最終再來建言自己存在和盼望的眼神。

多年前在拍紀錄片時,舟越桂在涉及到他工作之外,這位當時已經六十幾歲的老人,依然保持著滑板這少年的愛好;這看似與他嚴謹的創作彷彿很不相融,但也因此可以窺探出一個不拘且包容的藝術家性格。這位藉由不停地思考、觀察、實踐,把真實與虛幻、東方與西方借著創作,詩意般的作品讓相遇的人打開更開闊的思考。

之前我一直覺得舟越桂是世上最好的兩位立體創作者之一,另外一位則是Antony Gormley。兩位完全不同,但都有著開闊的思考;Antony越來越親近於當下,開始有一些小型的創作,更擴散地創作生產普及到群眾。而今舟越桂走完自己的人生,回望他留下的大量手稿與稀少的木雕作品,看得出他一輩子維持著大量地思考和不停地素描,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因此一生作品極為有限,但每件作品都讓人難忘而重複閱讀。

此文致舟越桂。

姚謙

作詞人姚謙談藝術收藏:關於音樂、關於繪畫

作詞人姚謙談藝術收藏:關於音樂、關於繪畫

2020/07/01
作詞人姚謙/談張愛玲:創作養分,與那一幅劉野珍愛的肖像畫

作詞人姚謙/談張愛玲:創作養分,與那一幅劉野珍愛的肖像畫

2020/08/12
音樂人姚謙:讀小說不是為了找人生答案,是放下自己

音樂人姚謙:讀小說不是為了找人生答案,是放下自己

2020/12/31
姚謙日本

最新文章

李一桐(左)與劉宇寧主演「書卷一夢」。圖/愛奇藝國際站提供

潘光中/書卷一夢:穿書題材破壞性創新 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活力

2025/08/16
「一念菩提」劇照。圖/好威映像提供

塗翔文/「一念菩提」:直擊世界另一個角落的掙扎與苦難

2025/08/11
豆奏會主人阿寶介紹羅山有機村,以及豐富的生態環保特產。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和土地立約:豆奏會

2025/08/10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圖/Netflix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摸索愛情的各種酸甜與翻車 貼近戀愛真相成長劇

2025/08/09
法國美食的全球王者地位雖面臨挑戰,但每年到訪的旅客中,仍有近半是為此而來。圖/Y...

Ying C. 陳穎/王座的焦慮:法國美食帝國的黃昏或黎明?

2025/08/06
修杰楷在「小娘惹之翡翠山」飾演開明的父親。圖/TVBS提供

雀雀/新加坡劇《小娘惹之翡翠山》通俗影像故事將娘惹文化帶出國際

2025/08/02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