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創作歌手柯泯薰:體內到底住著幾個比利不要緊,因為每個思想支線都會回到身上

2020-12-28 14:48 楊偉成

柯泯薰從一場又一場音樂節裡發跡,歌聲和創作都是她越來越受矚目的原因。 圖/吳致碩...
柯泯薰從一場又一場音樂節裡發跡,歌聲和創作都是她越來越受矚目的原因。 圖/吳致碩攝影

在動人作品之下,獨立或主流的強硬分類意義不大,甚至歌者的實際芳齡也不是值得探究的重點。柯泯薰用音樂誠實反映生活狀態和心境變化,樂壇裡的獨特存在,對她用上這樣的形容並不為過。

從一場又一場音樂節裡發跡的她,歌聲和創作都是她越來越受矚目的原因。從那個難以敞開心房的女孩,至今進化成願意把自己放上手術台觀察檢視的女聲,其實一路的轉變都有跡可循,跟著歲月誠實地走,是催生出全新專輯《畫話 Drawing Dialogue》的最大主因。《500輯》請來這位如今真正喜歡並接受一切不完美的創作歌手,聆聽屬於她的質青時代

500輯:請描述一下25歲的妳是什麼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柯泯薰(以下簡稱柯):25歲是我蠻關鍵的一年,當時的生活很混沌,不怎麼吃飯睡覺,是一種有點不知道在做什麼但又想要做什麼的狀態。簽約人生第一間唱片公司,但不到一年就解約了,整體來說挺憂鬱的,雖然很動盪不安,但這段日子卻也讓我茁壯。

我的憂鬱不光來自上述困難,更多是被過去的回憶困住,成長過程中發生的一切絆著我,選擇把這些事寫進歌裡的時候是有點痛的,但我好像也只能透過這種方式抒發。為何活在這個世界上?下一步應該往哪裡去?面對自我認同上的掙扎深深牽動了那時候的我。

500輯:那時候啟蒙妳的人事物為何?

柯:2013年之前我的啟蒙者是製作人陳君豪老師,我們合作完成了《遊︱樂》這張專輯,我和君豪對於作品的看待有共通和相左之處,很多時間都在溝通音樂要怎麼呈現,我也在與他共事的過程裡,逐漸摸索與更了解自己想要的音樂製作與創作方式是什麼。另外還有挖掘我和角頭音樂合作的推手陳志勇以及張四十三老闆,志勇偶然聽到我的現場演出,很喜歡〈這是我的地方〉這首歌,於是介紹給四十三老闆,之後我們有了進一步合作。因為角頭我得到了國外音樂節的演出機會,首次海外採樂團配置的表演是在香港的草根音樂節。

柯泯薰說,那些波濤洶湧、那些你原本以為不變最後卻被改變的道理都是必經之路,不要害...
柯泯薰說,那些波濤洶湧、那些你原本以為不變最後卻被改變的道理都是必經之路,不要害怕改變,繼續期待每一個明天。 圖/吳致碩攝影

500輯:現在的妳和從前看待挫折和失敗的方式可有不同?

柯:從前我是一個如果難過就會悲傷到谷底的狀態。當時個性上很極端,什麼事都非黑即白,挫折帶來的陰鬱是如影隨形的,想哭就大哭、要笑就大笑。現在比較能和自己的情緒相處,不再那麼容易失序了。

500輯:在那個時期,有沒有一句類似座右銘的話?

柯:那時候的座右銘是「所有悲傷都會過去的」,這是一位從事音樂企劃的朋友小襪和我說的,這句話當時成為支撐自己蠻大的力量。雖然至今低落的時候還是有點無法自拔,需要透過多種方式才能讓情緒好一點,但如今生活忙碌,嚴格說來沒有什麼悲傷的時間,我的難過必須很短暫,一旦遭遇會馬上告訴自己必須振作,調節呼吸、看天空或照鏡子都是走出來的方式。

500輯:是怎麼和現在所屬的音樂廠牌相遇的?

柯:其實2016年華研就有和我談合作的可能,我是很依賴感覺的人,那一年同時接觸了不同的唱片公司,每回洽談過後身體都會給我不同回應,例如明顯愉悅或是頓失自信。和華研溝通的過程讓我蠻安定的,但還是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那年獨立發行了攝影詩集《you stay here》。一段時間後華研有意成立子品牌,找來我現在的老闆陶婉玲統籌,她在2016年底和我聯繫,我們見了大概五、六次面。

相處一陣子之後才發現原來她好幾年前就曾寫信給我,但我可能是狀態不好沒有進一步回覆,直到2017年初我才正式成為音樂廠牌「洗耳恭聽」的第一位歌手。畢竟凡事都要謹慎,尤其簽約就像是交往一樣不敢大意。我心裡一直有著期待找到自己的team的想法,也希望這個team是來自新的牌子,宇宙的力量會讓你所想的事成真,而我現在真的在這條路上前進了。

「所有悲傷都會過去的」,這是一位從事音樂企劃的朋友小襪給柯泯薰的話,這句話當時成...
「所有悲傷都會過去的」,這是一位從事音樂企劃的朋友小襪給柯泯薰的話,這句話當時成為支撐她蠻大的力量。 圖/吳致碩攝影

500輯:妳在音樂創作上有沒有什麼奉行的原則?

柯:我想用音樂拉近距離,不只是和合作夥伴,還有和聽眾之間產生情感聯繫。一字一句和所思所想都必須有真實的連結,沒有辦法做違背內心的事情。以前的我的確會不想承認自己的心理狀態,躲躲藏藏或刻意和人保持距離,現在則覺得是時候抽絲剝繭了。一部分原因是當自己拉開的這種距離感有時容易讓我滋生猜測、妒忌或比較心等情緒,如果這種不舒服都來自我的決定,勢必要願意卸下包袱才有機會跨出障礙。

像前陣子MV上線的〈自戀的自虐〉這首歌,是我和詞人李格弟老師合作的作品,我必須和她講述內心的狀態,坦誠住在自己體內的好多種面向。無論是浮誇、委靡、傲氣、自戀和自卑……就算別人看起來很衝突,但每一個思想支線都會回到我身上,到底存在著幾個比利不要緊,願意接受自己的人格分裂。我的創作是跟著人在行進的,所以發行過的三張專輯聽眾或許覺得風格迥異,就是因為我的狀態一直在變化,我已經知道自己在世界上就是要這樣子活。


500輯:新專輯《畫話 Drawing Dialogue》想傳達的概念為何?籌備上最辛苦的地方是?

柯:雖然已經是第三張專輯,但不認識我的人還是很多,自己應該算是個資深的菜鳥。想要透過《畫話》講述每個人都可以在心中為生命畫上一道色彩,不要忘記與自己對話、和他人對話。作品裡幾首歌找來很喜歡的藝術家合作,像是李格弟老師、詩人陳昭淵和守夜人團長秦旭章,但音樂上還是從我開始出發的,這也是我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完成專輯。

有人說這張專輯的格局變大,其實我不太清楚大或小的差別,畢竟前兩張對我來說也是很完整的成果。我在發行首張專輯《遊︱樂》之後,計畫性想要接著做一張比較實驗性的作品;第二張結束以後,想再完成一張色彩比較繽紛的專輯。一切都是跟著人的狀態走,也很感謝公司給出的建議和資源,讓我更願意敞開心房。

籌製《畫話 Drawing Dialogue》的過程中最辛苦的是練習。一首歌真的會練習到好幾千次,無論彈奏或唱歌,針對錄音下的苦功也沒少。針對聲音我並未刻意開發什麼過往沒有使用的共鳴方式,但練習上真的很紮根,不斷唱錄聽調整,盡力達到我對於歌曲詮釋上的想像。

500輯:此刻的妳是否期待以某種姿態被聽眾辨識?

柯:我從小到大被貼標籤貼慣了,身上有超多的tag,〈自戀的自虐〉裡也在講這件事。柯泯薰就是很文青啊,有一點陳綺貞、張懸、魏如萱或王菲的影子,這些聲音我看得蠻平淡的,覺得終究會成為屬於自己的樣子,也不抱有要到達哪個位子才對得起自己的期待。誠實面對創作和生活,和聽眾產生情感交流,保持寫作和閱讀習慣,應該就不至於迷失自己吧。

標籤是一種外界快速認識你的方式,最終大家會看清楚這個人長什麼樣子,不過我想如果我們有過真實連結,相信有過的回憶是很難忘記的。所以很歡迎大家聽我的音樂或者真的來現場看我表演。

500輯:實踐理想的過程有付出什麼代價嗎?

柯:奉獻了所有的青春,甚至奉獻所有信任最後換來欺騙,但並沒有關係,相信人是良善的始終讓我的心情比較明朗。或許過去的我有點小題大作,只會看到相處的人身上好的一面,只要發現不完美就會覺得受傷,然後選擇躲回地洞裡。但我不認為這些逐夢過程裡挾帶的事件是遺憾,如果沒有走這一遭,根本不會知道自己是誰,可能會活得委靡不堪,甚至不在這個世界上。

500輯:身在這個時代,妳覺得究竟要為什麼而努力?

柯:為了走過真實的生命,好好感受這一切。人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腦袋可以去感受和思考,超美妙的,我要為了這些賜予而努力。偶爾會覺得放大感官讓思緒不斷流動很累,可能是自己的個性比較敏感,容易察覺對方在想什麼、沒有講出來的話是什麼,似乎也看得到未來是什麼模樣,但就算因此活得辛苦,依舊願意相信天地、自然還有自己。

500輯:會給正在努力實踐自我的青年什麼建議?

柯:那些波濤洶湧、那些你原本以為不變最後卻被改變的道理都是必經之路,不要害怕改變,繼續期待每一個明天。

為了走過真實的生命,好好感受這一切。人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腦袋可以去感受和思考,...
為了走過真實的生命,好好感受這一切。人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腦袋可以去感受和思考,超美妙的,柯泯薰要為了這些賜予而努力。 圖/吳致碩攝影

柯泯薰

高中時便離家前往北京學舞,更早甚至是一位田徑選手,最終選擇舉起吉他,以音樂和這個世界對話。連年在live house和各大音樂節裡穿梭,纖細卻直指人心的聲音與富含想像空間的創作拓展她的聽眾範圍。曾發行《遊︱樂》與《不能發出聲音》兩張專輯,日前發行籌備許久的新專輯《畫話 Drawing Dialogue》,細膩描繪毀壞與重建的生命狀態,成為個人音樂生涯上的代表作品。

柯泯薰 misi Ke《畫話》巡迴演唱會

2021. 01. 31 19:00 台北 Legacy Full Band 專場

網路購票連結請見 https://pse.is/38lr9e

◎ 責任編輯:翁家德/場地協力:豆手豆花 Dozo Tofu Pudding

最新文章

許茹芸《適合相愛的時辰》:乘風破浪之後 芸式唱腔再創事業新高度。圖/KKLIVE...

許茹芸《適合相愛的時辰》:乘風破浪之後 芸式唱腔再創事業新高度

2023/09/22
Fermi Pasta創辦人James Sharman,在「Pasta Bar」...

【質青創業】 Fermi Pasta創辦人、星級主廚James Sharman:供應「真食物」,讓我每天晚上睡得安穩

2023/07/13
林幼航性格開朗樂天,但面對工作卻又相當務實穩健。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

【質青創業】不只是喝酒 「米凱樂」共同創辦人林幼航:精釀啤酒教會我們生活

2023/05/26

祥雲龍吟後再出發 稗田良平要做出寫上自己名字的料理

2023/05/08
路由藝術創辦人洪緹婕。記者李政龍/攝影

【質青創業】創業沒在怕 只為人生開心 首位在台北、紐約兩地開畫廊的台灣女孩洪緹婕

2023/04/27
Nick有世界頂尖調酒大賽台灣區冠軍頭銜。記者王聰賢/攝影  ※ 提醒您:禁止酒...

【質青創業】調酒冠軍的Bar Mood Taipei Nick Wu不只站在吧台後

2023/04/26
黃婷寫過200多首華語歌曲,丁噹的「猜不透」便是出自她手。記者王聰賢/攝影

「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作詞人黃婷專訪:一切都是從追星開始

2023/04/15
潘貝寧2006年以永續理想出發,創立服裝品牌「DEPLOY」。攝影/吳致碩

永續的先行者 「DEPLOY」創辦人潘貝寧 為時尚產業掀起革命

2023/03/23
鴉先知(右)和粘為東期望能透過桌遊,讓更多人感受動腦樂趣,也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

好玩就是一切 鴉先知 粘為東 打造桌遊樂園 重燃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2023/01/31
睽違多年推出首張專輯《明室Silver Lining》,洪佩瑜整合過去幾年身心內...

歌手洪佩瑜:表演的瞬間,身體很誠實

2022/12/12
敏迪在2021年全職投入自媒體,那年他經歷了頻道的低潮與高峰到來震撼。圖/吳致碩...

「敏迪選讀」敏迪:最低谷時迎來高峰,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下篇)

2022/11/08
「敏迪選讀」平台創辦者敏迪。圖/吳致碩攝影

「敏迪選讀」敏迪:「害怕被丟掉」的不安全感,從小到大我是一個很需要掌聲的人(上篇)

2022/11/07
Willson在2016年創辦了Double V,展開義式冰淇淋的創業旅程。圖/...

【質青創業】Double V主廚暨創辦人Willson從理工男的甜蜜轉身:你所經歷的都不會白費

2022/11/02
設計師Peter Wu覺得「當衣服上放著自己的名字,這就是我生出來的小孩,當別人...

【質青創業】設計師Peter Wu堅持低調風格:當別人不同意你做的東西,或不感興趣,就要學會接受不同批判或質疑的聲音

2022/11/01
出身江蘇的鄭興,畢業後來台念研究所,追尋著音樂夢,邊讀邊創作了第一張專輯《忽然有...

創作歌手鄭興:清楚自己奮鬥的目標,本身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2022/10/11
越南新住民、烘焙老師卞柔勻。記者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卞柔勻:繽紛果凍花瓣中找到新世界

2022/10/10
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圖/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林峻丞:生命就像一塊麵包,要拿來追求價值而非價格

2022/10/10
曾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被譽為「設計教父」的陳俊良。記者王聰賢/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陳俊良:影響力是愈在地就愈國際

2022/10/1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