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週三讀書會】洪愛珠:人在異地與飲食遷徙構成的文化交響曲

2024-09-05 13:50 高婉珮

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行的「週三讀書會」進入第五屆,自9月11日起至10月2日,將由《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作者洪愛珠擔任講書人,以「也談食物也及人——人在異地,飲食遷徙」為主題,展開連續4週的系列講座。她將透過飲食文化的多元探索,帶領讀者穿越時間與空間,深刻理解飲食與文化遷徙的密切肌理。

洪愛珠將以「也談食物也及人——人在異地,飲食遷徙」為主題,於「週三讀書會」展開連...
洪愛珠將以「也談食物也及人——人在異地,飲食遷徙」為主題,於「週三讀書會」展開連續4週的系列講座。記者沈昱嘉/攝影

「『週三讀書會』的每一位講者,所帶來的一定是不一樣的角度;我自己好奇的角度一直都是人。我在閱讀的時候,常常看人家怎麼寫人、寫人跟食物之間連帶關係,這是我長期好奇的問題。」所以她挑的並不是典型的飲食文學,而是「以飲食作為一個田野的開展」。她指出,傑出的飲饌文章,也描述風土環境、時代流變與人的故事,所以她想與讀者一起閱讀幾部以飲食為主題的書寫。

洪愛珠表示,這次為期4週的系列講座所探討的4本書,有一個串連的共同主題,「這幾本書都關心人的移動、關心人怎麼樣把食物也帶到不同的地方;然後這個食物在異地、跟在他的原鄉,有什麼變化?一個人到了異鄉之後,他要怎麼融入那個地方的飲食?」由於這些書都不是傳統的飲食書,所以是「也談食物也及人」。

《燕食記》:以飲食文化為線索,呈現大時代的故事

作家葛亮的《燕食記》,以飲食文化為線索,呈現大時代的故事。記者沈昱嘉/攝影
作家葛亮的《燕食記》,以飲食文化為線索,呈現大時代的故事。記者沈昱嘉/攝影

這次的「也談食物也及人——人在異地,飲食遷徙」系列講座,就從作家葛亮的《燕食記》展開。「它是歷史小說,包裹著飲食的主題,一口氣串聯了一百多年前的廣州與一百年後的香港。雖然是42萬字的長篇,但是讀起來會完全沉浸進去。」洪愛珠說:「我想用一個好的故事小說,當成第一週的文本。」

《燕食記》從粵港茶點出發,描繪出葉鳳池、榮貽生、陳五舉、戴鳳行、露露等五代廚師的滄桑跌宕,以一對師徒——榮貽生、陳五舉之間的深厚情感與匠人的艱辛傳承,作為貫穿全書的軸線,巧妙地記錄了大時代背景下點心匠人的生活變遷,不僅還原了1960年代香港的茶樓文化、人物故事,更透過大量歷史資料,厚實了人情、文化的真實性。

「小說從香港開始,之後轉向廣州,再回到香港。其中包括師父榮貽生在遇到徒弟陳五舉之前的前半生、榮貽生與陳五舉相遇之後發生的事、以及徒弟陳五舉往後的生活,在時間軸上穿越非常長。」書中更勾勒出清末、抗戰、新中國誕生、改革開放等社會變遷,以及點心匠人的技藝傳承,出虛入實,耐人尋味。

「整本書更充滿很古典的東方情懷,以及非常東方式的人情義理。」比如說,陳五舉問榮貽生,怎樣的叉燒包才叫「好」?榮貽生的答案是,好的叉燒包,是好在一個「爆」字。陳五舉再問,叉燒包個個爆開了口,不是個個都是好的?榮貽生說,是個個爆開了口,可是爆得好不好,全看一分寸。

「你瞧這叉燒包,像不像一尊彌勒佛。為什麼人人都喜歡彌勒佛,因為他愛笑。可是呢,這笑要連牙齒都不露出點,總讓人覺得不實誠,收收埋埋。但要笑得太張揚,讓人連舌根兒都看得見,那又太狂妄無顧忌了。所以啊,好的叉燒包,就是要『爆』開了口,恰到好處。這香味出來了,可有沒全出來。讓人入口前,還有個想頭,這才是真的好。」

洪愛珠指出,這部作品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文化史詩,融合了歷史事實與小說家的創造力,以飲食文化為線索,呈現出一個大時代的故事。

《魚翅與花椒》、《尋味東西》:人在異地的跨文化飲食體驗

《魚翅與花椒》與《尋味東西》記錄了作者扶霞‧鄧洛普的跨文化飲食體驗。記者沈昱嘉/...
《魚翅與花椒》與《尋味東西》記錄了作者扶霞‧鄧洛普的跨文化飲食體驗。記者沈昱嘉/攝影

在第二週的講座中,洪愛珠以英國作家、也是世界公認的川菜專家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的《魚翅與花椒》與《尋味東西》為文本,透過英國女子書寫的中菜冒險,探討人在異地的跨文化飲食體驗。

「扶霞‧鄧洛普是一個在牛津長大的英國女生,她在劍橋大學取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然後在倫敦亞非學院獲得中國研究碩士學位。她拿了獎學金,到四川大學就讀一年,之後在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接受了三個月的專業廚師訓練。」洪愛珠說:「她就是那種超級聰明的女生來學廚,再加上學術訓練的背景,所以她可以非常系統化的、自川菜開始,用西方人可以接受的視角,向西方社會引介中菜。」

「但是她的書同時在亞洲又有很大的成就,是因為在中菜的系統裡面,很多會做菜的人不會說或不會寫,甚至連菜譜也未曾完整寫下來;但扶霞‧鄧洛普的作品,是連華人都服氣她把中菜寫得這麼好、這麼清楚、這麼有趣。」洪愛珠指出:「要在東西方都同樣受到肯定,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洪愛珠認為,傑出的飲饌文章,也描述風土環境、時代流變與人的故事。記者沈昱嘉/攝影
洪愛珠認為,傑出的飲饌文章,也描述風土環境、時代流變與人的故事。記者沈昱嘉/攝影

《魚翅與花椒》是扶霞‧鄧洛普帶有回憶錄性質的美食札記,她在序言中表示:「我在這本書裡和盤托出了過去15年裡,自己以西方人的身份研究中國飲食文化的經驗。所以我不只描寫了自己一開始對四川菜的心醉神迷,還講述了一些比較有挑戰性的個人經驗。」

《尋味東西》則是扶霞‧鄧洛普專欄文章的集結,她再次跨越東西飲食版圖,希望打破東西方飲食在舌尖上的偏見:「食物,往往是我們接觸某個異國文化的第一媒介,也是個完美的演武場,讓偏頗的成見接受挑戰,讓各類差異接受試煉,並讓我們嘗試從新的途徑去了解曾經視為陌生怪異的東西。」

洪愛珠表示,最重要的是,扶霞‧鄧洛普是非常欣賞中菜這個菜系、並且對東方的飲食文化,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因為如果她了解得不夠深刻,就會進入獵奇的角度。但是扶霞‧鄧洛普完全不是。她是非常欣賞這個菜系,而想要把這個菜系的傑出之處,引介給她的西方同儕。」洪愛珠指出:「對我來說,她的書非常精彩、文筆也很好。她真的是用一種很學術的、很有邏輯的條理的眼光來分析中菜,然後也很詩意、很美,非常引人入勝。」

《香料漂流記》:理解香料即理解世界

《香料漂流記:孜然、駱駝、旅行商隊的全球化之旅》,探索香料貿易與料理帝國主義、全...
《香料漂流記:孜然、駱駝、旅行商隊的全球化之旅》,探索香料貿易與料理帝國主義、全球化之間的關聯。記者沈昱嘉/攝影

到了第三週的講座,洪愛珠帶領讀者透過《香料漂流記:孜然、駱駝、旅行商隊的全球化之旅》,探索香料貿易與料理帝國主義、全球化之間的關聯。「我們講香料就很容易講到全球化,甚至在我們講全球化之前,香料已經與帝國主義、文化遷徙密不可分。」洪愛珠表示:「了解香料,就會了解世界;了解香料,你就了解全球貿易。」

洪愛珠指出,香料不僅僅影響著我們的味覺體驗,它們還攜帶著不同的地方歷史與文化遷徙的痕跡。比如在《香料漂流記:孜然、駱駝、旅行商隊的全球化之旅》書中提到的香草莢的歷史;「香草莢一開始的原產地是在墨西哥,後來被帶去西班牙,之後在猶太人的手中,成為一項重要的貿易商品。」

「在這本書裡面,也包括非常多作者自己料理的經驗;然後我自己也常常在料理的時候,因為運用到香料,而對香料產生好奇,然後你就會想要知道它背後的故事。」洪愛珠舉裡:「比如說,我剛剛才從中歐回來,經典菜餚『Goulash(匈牙利燉肉)』也因為各地不同的香料使用方式,而有不同版本。Goulash在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都有各自的版本,其中匈牙利的紅椒粉(Paprika)就成為這道菜的一個必備香料。」

「所以我覺得《香料漂流記:孜然、駱駝、旅行商隊的全球化之旅》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洪愛珠說:「了解香料背後的故事,我覺得會是一個很好的一個歷史觀念建立的開始。」

《唐人街飄香》:用無名小卒的故事勾勒時代

《唐人街飄香:廚神、美食筆記與海外中餐簡史》以報導文學紀錄了倫敦唐人街的故事。記...
《唐人街飄香:廚神、美食筆記與海外中餐簡史》以報導文學紀錄了倫敦唐人街的故事。記者沈昱嘉/攝影

在最後一週的講座,洪愛珠以《唐人街飄香:廚神、美食筆記與海外中餐簡史》來呼應《燕食記》,「《燕食記》是小說,《唐人街飄香:廚神、美食筆記與海外中餐簡史》是報導文學,但是同樣是以以飲食文化為線索,去呈現一個大時代的故事。」

作者楊猛原本在中國媒體圈工作,之後遷居英國倫敦。洪愛珠談到:「楊猛在四十幾歲的時候離開中國,來到英國,因為無法適應當地的飲食,吃東西完全不習慣,一開始陷入幾乎是憂鬱的狀態,於是他開始從倫敦唐人街裡的食物尋找慰藉。」

隨著楊猛對唐人街食物背後的人物故事產生興趣,《唐人街飄香:廚神、美食筆記與海外中餐簡史》這本書,便不僅停留在飲食層面,而是深入描寫了那些生活在唐人街的無名小卒的故事。洪愛珠指出:「這些人不是英雄,而是無名小卒,然而正是他們構成了唐人街的繽紛世界。」她強調這本書對於研究早期倫敦唐人街飲食文化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揭示了隨著中國移民的流動,粵菜如何逐漸被川菜、東北菜、甚至陝西菜等味道更重、更具侵略性的菜系取代。

洪愛珠對《唐人街飄香:廚神、美食筆記與海外中餐簡史》中的種種關於人的遷徙的觀察特別感興趣。「早期的倫敦唐人街裡面,許多粵菜餐廳的開設者,都是來自香港新界的一個村子。這些人最早是去當苦力的,後來開始開餐館,並且拉來更多的同鄉,直到新界的這個村子幾乎人都空了。」洪愛珠說:「但是其實新界算是香港的邊陲地帶。以港島的角度來看的話,新界基本上是荒郊野外。所以一整個倫敦唐人街粵菜系統的建立,並非來自粵菜的權力核心,而是邊純地帶;我覺得這個角度真的太有趣了。」

洪愛珠希望讀者能夠享受這次系列講座的書單。記者沈昱嘉/攝影
洪愛珠希望讀者能夠享受這次系列講座的書單。記者沈昱嘉/攝影

洪愛珠表示,《唐人街飄香:廚神、美食筆記與海外中餐簡史》與《燕食記》之間會產生迴響,「因為它們都是講粵菜的。當中我會講到很多飲食文化、茶樓文化,也會提到我搜集了許多茶樓的書。」比如說香港敘香園創始人後代李恩霖寫的《敘香園往事》,記錄了敘香園的歷史,許鞍華導演、劉德華與葉德嫻主演的電影《桃姐》,便是根據此書改編。

「《敘香園往事》就可以呼應到葛亮在《燕食記》當中提到的許多茶樓裡的術語。」比如老茶客要點茶,指指鼻子代表要點香片;指指嘴巴,就是要點水仙;指指耳朵,代表要點普洱;指指眉毛,表示要點壽眉。「所以4場講座連續聽下來,會非常有趣。雖然每週看起來是讀一本書,但其實是很多其他的書一起讀,那個趣味是一環接一環地出現的。」洪愛珠表示:「這次的系列講座,我沒有要講大道理,我希望大家能夠享受這個書單。」

最新文章

洪愛珠將以「也談食物也及人——人在異地,飲食遷徙」為主題,於「週三讀書會」展開連...

【週三讀書會】洪愛珠:人在異地與飲食遷徙構成的文化交響曲

2024/09/05
廖亨利原是第一代時尚部落客,如今領軍打造KOL王國。記者吳致碩/攝影

從初代時尚部落客到流量管理締造者 廖亨利打造時尚圈的網紅王國

2024/07/31
台中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楊双子登場一個台中作家的養成。攝影|陳佩芸、圖|楊双子提供

台中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楊双子登場 一個台中作家的養成

2024/07/23
羅柏麟於台北徠卡之家的《Ideal Type》個人攝影首展。圖|徠卡

攝影師羅柏麟:我想拍下人們想被記得的樣子

2024/04/30
Ivy是知名的攝影師,也是西恩CNFlower漂亮的老闆娘。記者吳致碩/攝影

陳沛緹|曾是岩井俊二劇照掌鏡人 Ivy Chen的攝影與花藝生活美學

2024/02/17
譚光磊創立光磊國際版權經紀公司,以文學、小說的版權代理打出名號。記者王聰賢/攝影

譚光磊|藏身在出版界的奇幻阿宅 眾多翻譯暢銷書背後的版權經紀

2024/02/06
子樂投資總裁詹偉立敢於突破框架。記者沈昱嘉/攝影

從華爾街回到台灣 詹偉立破框之舉 再造都市新天際

2024/01/12
擁有「曼谷餐飲界金童」封號的Chef Ton,今年還不到40歲。記者吳致碩/攝影

2023亞洲50最佳餐廳第一!Chef Ton以提升泰國菜地位為使命

2024/01/07
週三讀書會「2024年專場」集結了10位資深文化人(由左至右分別為)李惠貞、詹偉...

詹宏志領軍!10位講者齊聚【週三讀書會】2024年專場 哲思妙想「跨」讀2024

2023/12/28
蔣雅淇(後排左四)帶著兒子關義(後排右一),攜手國際名廚江振誠(後排左三)、「S...

蔣雅淇「暖廚家味」計畫助急難家庭 江振誠、陳耀訓、楊柏偉、彭天恩、魏幸怡響應

2023/11/13
對於斜槓人生,林逸心始終保持熱情。記者王聰賢/攝影

人工頭骨下的遠大夢想 林逸心斜槓出精彩人生

2023/11/07
林芸慧(中)成為高級酒店業裡少見的女性高階管理人才。圖/上海艾迪遜酒店提供  ※...

台灣女孩闖進國際酒店高管層 上海艾迪遜酒店總經理林芸慧:有熱情才能做得好

2023/10/26
許茹芸《適合相愛的時辰》:乘風破浪之後 芸式唱腔再創事業新高度。圖/KKLIVE...

許茹芸《適合相愛的時辰》:乘風破浪之後 芸式唱腔再創事業新高度

2023/09/22
Fermi Pasta創辦人James Sharman,在「Pasta Bar」...

【質青創業】 Fermi Pasta創辦人、星級主廚James Sharman:供應「真食物」,讓我每天晚上睡得安穩

2023/07/13
林幼航性格開朗樂天,但面對工作卻又相當務實穩健。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

【質青創業】不只是喝酒 「米凱樂」共同創辦人林幼航:精釀啤酒教會我們生活

2023/05/26

祥雲龍吟後再出發 稗田良平要做出寫上自己名字的料理

2023/05/08
路由藝術創辦人洪緹婕。記者李政龍/攝影

【質青創業】創業沒在怕 只為人生開心 首位在台北、紐約兩地開畫廊的台灣女孩洪緹婕

2023/04/27
Nick有世界頂尖調酒大賽台灣區冠軍頭銜。記者王聰賢/攝影  ※ 提醒您:禁止酒...

【質青創業】調酒冠軍的Bar Mood Taipei Nick Wu不只站在吧台後

2023/04/26

回應

Top